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2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
在本创作人不断地加以研究下,发觉前述的创作仍有些许设计上的缺陷及使用时的不便利性,致使产品特性无法完备地展现,而其缺点大致在于收合百叶窗的叶片时,其布帘会有夹置于叶片与叶片间的情形发生,致使布帘在收合时的平整度及平衡性皆不甚理想,且布帘在受夹压折后会有折痕产生,使得原本用以增加美观的效果因而大打折扣,且创作人发现现有市面上的布帘百叶窗,在长久的使用及日照下,其布帘的周缘极易有翘曲的情形发生,不仅失去整体的美感,更使用以遮蔽光线透入的功效大幅降低。
有鉴于上述的缺失,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累积多年从事百叶窗制造及研究开发的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可避免叶片收合时有压夹布帘的情形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可避免布帘的周缘发生翘曲。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包含有一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主要是由一上框、一下框、多数的叶片及一拉绳组件所组成;拉绳组件是用以将上框、下框及各叶片连结,并使各叶片可置位于上框与下框间;若干的布帘,各布帘是分别连结于适当的一叶片上,并使其至少一侧边自叶片外垂置;各布帘垂置的侧边上设有至少一配重件,用以使布帘的垂置效果稳定。
其中各布帘具有呈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可用以与叶片连结,及呈相对的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而用以设置配重件并垂置于叶片之外。
其中布帘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有一穿置空间,是用以分别供叶片的二端穿置,以达成布帘与叶片间的连结。
其中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是分别往内弯折而加以缝合其外侧,使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中段处可因未受缝合而形成穿置空间。
其中各布帘垂置的侧边末端上形成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供配重件容置。
其中容置空间的深度与布帘垂置侧边的长度为等长;配重件是为一与容置空间等长的杆体。
其中容置空间形成有一与外界连通的通口,用以供配重件穿入。
其中各布帘侧边所垂置的长度至少大于垂置起点至下一个布帘置设的叶片距离。
其中各布帘上形成有相对于拉绳组件位置的穿孔,可用以供拉绳组件穿置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布帘制作流程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于收合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加设装饰布帘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由于上述结构属习知技艺,在此便不再多加赘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布帘20的数量仅为百叶窗结构10叶片13数量的一半,各布帘20具有一由纱、绵或尼龙…等其一材质所制成的布面21,并于布面21相对拉绳组件14的位置上设有一穿孔22(如图2A所示),而可供拉绳组件14穿设,布面21更可界定出互呈相对的一第一侧边21a及一第二侧边21b,与互呈相对的一第三侧边21c及一第四侧边21d,且第一侧边21a与第二侧边21b的周缘,并分别先往内弯折一预定的距离后,再将其周缘二侧分别加以缝合,使未受缝合之处(即其周缘的中段处)分别自然形成有一穿置空间23(如图2B所示),而二穿置空间23间的距离约等于各叶片13长轴向的距离,且各穿置空间23的宽度约略等于叶片13短轴向的距离,布面21第三侧边21c及第四侧边21d的周缘末端,则分别往内弯折一预定的距离后加以整段缝合,使其第三、四侧边21c、21d的周缘末端受缝合而分别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4(如图2C所示),且容置空间24的深度约与叶片13的长度(长轴向长度)相等,并且容置空间24的至少一端形成有一连通外界的通口25。
如图3所示,各配重件30是为一具有相当质量的长条状杆体,且杆体的长度与布帘20的容置空间24深度约略等长,即约与叶片13长轴向的距离等长,而可自布帘20的通口25穿入并置于各容置空间24中,使布帘10的第三、四侧边21c、21d皆设置有与其周缘等长的配重件30。
是以,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部构件介绍,接着再将其组装方式及各部构件间的位置关系介绍如后首先在百叶窗结构10组装前,先将拉绳组件14穿置于各布帘20的穿孔22中,并使各布帘20依序由上而下置位于奇数片(由上而下第一、三、五…片)的叶片13上,且将奇数片的叶片13两端,分别套入布帘20第一侧边21a与第二侧边21b所形成的穿置空间23中,使各布面21可借各穿置空间23与各叶片13二端间套合,而限制定位于叶片13上,并使各布面21的第三侧边21c与第四侧边21d,可自然借其配重件30的重力而自然由所设置的叶片13侧缘外往下垂置,且当各叶片13呈水平的状态时,布帘20第三侧边21c与第四侧边21d所垂置的长度,分别是至少大于所垂置的起点至下一个布帘20所置设叶片间的距离,以本实施例而言,布帘20第三、四侧边21c、21d垂置的距离分别大于三片叶片13间的长度(以第一叶片13上的布面21而言,其第三、四侧边21c、21d所垂置的长度是略超过于第三叶片13的位置),使各布面21的第三、四侧边21c、21d可借其配重件30的重量,而有往下拉引的现象,并可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垂置;如图4所示,于此,不仅可借由布帘20垂置的部份加以遮蔽叶片13与叶片13间的空隙,以防止光线的透入,并可借由布帘20上所配置的配重件30,使布帘20所垂置的部份更加稳定,较不易受风的影响而产生随风摇摆的状况,且其叶片13的二侧均具有垂置的布面21加以阻光,不仅阻光的效果更佳,且整体的平衡性亦可更佳,并由于配重件30的长度分别与布面21第三及第四侧边21c、21d的长度等长,使可借由配重件30重量平均整个落于布帘20的侧边末端上,使整体的稳定性更佳。
籍此,利用配重件30的设置,使得拉绳组件14将各叶片13及下框12上拉收合时,各叶片13的间距变动而缩小,而在间距变动过程中,配重件30的设置使得各布帘20的第三、四侧边21c、21d未端稳定恒置于下一叶片13的外侧,因此布帘20不会轻易受风力、变动力而被久压折于叶片间,而可呈自然的层迭状态(如图5所示)。
另,上框11相对有垂置布帘20的一侧或与另一侧外,亦可借由一装饰布帘26的贴覆(如图5所示),而将生硬的上框11及上框11至下一叶片13间的间隙同时遮蔽,以达用布质材料增加整体美感的设计,且此一装饰布帘26亦可同样设置配重件30。
其次,百叶窗结构是可为外露式拉绳的百叶窗(拉绳组件具有外露的拉绳),或为无外露拉绳的百叶窗(拉绳组件不具有外露的拉绳),皆当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一、叶片收合状态较佳由于各叶片的布帘上,皆配置有相当重量的配重件,可使布帘稳定地呈自然下垂状态,可避免叶片收合时,会有因布帘过轻而摆动并受夹于叶片间的情形发生,进而减少布帘有因受压而产生折痕的现象。
二,避免布帘挠曲
由于布帘垂置的周缘上设置有相当质量的配重件,可适度地借由配重件本身的重量将布帘往下拉引,不仅可使布帘下垂的状态较为稳定,更可避免布帘的周缘因受日照的影响而有发生挠曲的情形,不仅可增加布帘的使用寿命,更可增添整体的美感。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200,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揭露有一百叶窗结构10、多数的布帘40及若干数量的配重件30,惟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各布帘40仅具有一侧边(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侧边或第四侧边其一)垂置于叶片13外,当然亦仅能就其垂置的一侧边设置有配重件30,同样可达成阻蔽光线的功效,更可加以节省布帘40的材料及所需配重件30的数量,以达制造成本的降低。
请参阅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300,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揭露有一百叶窗结构10、多数的布帘50及若干数量的配重件30,惟其主要的差异在于布帘50的数量与叶片13的数量相等,而可将各布帘50分别与各叶片13加以套接,使每一叶片13上皆具有垂置的布面51及装设于布面51上的配重件30,且各布帘50所垂置的长度仅略大于至下一叶片13间的距离,而使每一布帘50皆可遮蔽至下一叶片13间的空隙。
当然,如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亦可将布帘50垂置侧边的长度加长,使所能遮蔽的长度增加至四片叶片或五、六、七…片等叶片,且由于布帘50遮蔽的长度增加,使所需装设布帘50的数量可酌量减少。
请参阅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400,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揭露有一百叶窗结构(图中未示)、多数的布帘60及若干数量的配重件70,惟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布帘60布面61第三、四侧边61c、61d的末端周缘上,分别形成有二容置空间64a、64b,二容置空间64a、64b是分别位于布面61周缘的两外侧,且呈不连通的状态;各配重件70的长度是略等于各容置空间64a、64b的深度,而可分别穿置于各容置空间64a、64b中。
其次,在此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布帘亦可不设置其容置空间,而仅就布面上的穿孔周缘对拉绳组件作适度的限位,可同样达成使布帘与各叶片呈连结的功效。
另,更可利用如双面胶、魔鬼粘、粘胶…等粘结物,将布帘与叶片间作更稳固的粘结。
再者,如图11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中,亦可于布帘80上设置多数个分别与各叶片(图中未示)位置相对的容置空间84供以配重件穿置,可增加整体的美观效果。
此外,亦可在布帘的容置空间未缝合形成前,先将配重件置放于布帘的周缘后再行缝合,于此便可同样将配重件装设于布帘上,且不需加以设置通口。
权利要求1.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包含有一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主要是由一上框、一下框、多数的叶片及一拉绳组件所组成;拉绳组件是用以将上框、下框及各叶片连结,并使各叶片可置位于上框与下框间;若干的布帘,各布帘是分别连结于适当的一叶片上,并使其至少一侧边自叶片外垂置;其特征在于,各布帘垂置的侧边上设有至少一配重件,用以使布帘的垂置效果稳定。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布帘具有呈相对的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可用以与叶片连结,及呈相对的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而用以设置配重件并垂置于叶片之外。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布帘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有一穿置空间,是用以分别供叶片的二端穿置,以达成布帘与叶片间的连结。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是分别往内弯折而加以缝合其外侧,使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中段处可因未受缝合而形成穿置空间。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布帘垂置的侧边末端上形成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供配重件容置。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容置空问的深度与布帘垂置侧边的长度为等长;配重件是为一与容置空问等长的杆体。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容置空间形成有一与外界连通的通口,用以供配重件穿入。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布帘侧边所垂置的长度至少大于垂置起点至下一个布帘置设的叶片距离。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布帘上形成有相对于拉绳组件位置的穿孔,可用以供拉绳组件穿置于其中。
专利摘要一种具配重布帘的横式百叶窗,包含有一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主要是由一上框、一下框、多数的叶片及一拉绳组件所组成,拉绳组件是用以将上框、下框及各叶片连结,并使各叶片可置位于上框与下框间;若干的布帘,该各布帘是分别连结于适当的一叶片上,并使其至少一侧边自叶片外垂置;各布帘垂置的侧边上设有至少一配重件,用以使布帘的垂直效果稳定。
文档编号E06B9/28GK2545342SQ0223652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7日
发明者粘铭 申请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