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及豆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41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及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盖、下料组件、红外检测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料仓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相邻设置于料仓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7cm,红外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接收物料或料仓反射后的红外信号,在下料装置上采用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相邻设置,红外接收端接收反射后的红外信号的设计后,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料仓内物料的余量,方便用户了解料仓内物料情况,并提醒用户加料,相比两端布局的对射型红外检测组件,连线更加方便,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方便检测组件与控制装置间连线。
【专利说明】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及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豆浆机等食品加工机,进行豆浆、米糊、果汁等的制备过程中,物料的加减和水的加减都需要人工进行,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而且对于量的控制也不能很精确。
[0003]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小家电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应该起到释放人类双手的作用,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豆浆机应运而生。但是现有豆浆机的自动下料系统都没有对物料进行测量的装置,这样就会导致储料仓物料较少无法完成一次豆浆的制作,用户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而无法完成豆浆制作的情况。
[0004]此外,现有自动下料豆浆机绝大部分是单个料仓的设计,而为了迎合多样化的用户体验,一个料仓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办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多料仓才是首选,而在多料仓的选择中,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传统的物料检测装置无法满足模块的布局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性能可靠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以及豆浆机。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盖、下料组件、红外检测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料仓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相邻设置于料仓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7cm,红外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接收物料或料仓反射后的红外信号。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对应红外发射端开设有发射孔,所述安装架对应红外接收端开设有接收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隔离板,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置在隔离板的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隔光部件,所述隔光部件设置在安装架与料仓之间,所述隔光部件对应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有隔光部件透光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料仓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料仓侧壁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透光部,或者,料仓侧壁为透光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料仓盖上,料仓盖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盖透光部,或者料仓盖为透光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组件为回归反射型检测。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盖合下料口的下料盖以及驱动下料盖打开的驱动部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螺杆、过渡料仓以及驱动部件,所述下料螺杆毗邻下料口设置在料仓下方,该过渡料仓位于下料螺杆下方,所述驱动部件驱动下料螺杆旋转带动物料从料仓下料至过渡料仓,所述过渡料仓开设有出料口。
[0015]进一步的,一种豆浆机,包括容器、粉碎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粉碎装置设置在容器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在下料装置上采用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相邻设置,红外接收端接收反射后的红外信号的设计后,相比两端布局的对射型红外检测组件,连线更加方便,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方便检测组件与控制装置间连线。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7cm,这是因为随两者的间距不断增大,反射后的红外信号会逐渐衰减,两者间的间距大于7cm的话红外接收端接受的信号强度太低,可能会导致红外检测组件无法动作,而导致检测失效。
[0018]2、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置在安装架上,如此的设计使得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成为模组化,对于生产、安装、拆卸、更换等都较为便利,适合工业化的生产。
[0019]3、由于红外发射端发射的红外光有一个扩散角,在两者相距较近时,红外发射端发射的红外光可能会直接扩散至红外接收端,而使得红外检测组件产生误动作,照成不必要的提示,在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设置隔离板,这样可以阻断红外发射端对红外接收端的干扰,从而防止红外检测组件误动作。
[0020]4、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隔光部件,所述隔光部件设置在安装架与料仓之间,所述隔光部件对应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有隔光部件透光部。在料仓与安装架之间可以增加一吸光的隔光部件,能够防止外部的光线过多的干扰,同时保证发射接收口路径稳定。
[0021]5、所述料仓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料仓侧壁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透光部,或者,料仓侧壁为透光材料制成。在侧壁设置安装槽后,红外检测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在料仓侧壁上,方便安装,侧壁可以开设透光部,可以是直接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样使得红外检测组件射出的光可以进入料仓内部,被内部物料反射后由红外接收端接收。
[0022]6、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料仓盖上,料仓盖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盖透光部,或者料仓盖为透光材料制成。在料仓盖上方设置红外检测组件,还能够通过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判断反射距离从而判断出物料在料仓内部的深浅情况从而更精确的确定料仓内部的物料情况。
[0023]7、所述红外检测组件为扩散反射型检测。扩散反射型检测无需增加其他的检测部件可直接进行检测,且发出的光是扩散装的光源,反射回的红外光也面积较大,红外接收端较容易接收。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物料充足时的检测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物料不足时的检测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红外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物料不足时的检测示意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现有的对射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方式一:
[0036]如图1至图4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包括料仓11、料仓盖12、红外检测组件14以及控制装置,料仓11开设下料口 111,红外检测组件14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37]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红外检测组件14包括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相邻设置位于料仓11的同一侧。参照图2工作过程中当物料充足时,由红外发射端141发射的红外信号碰到物料后,向回反射被红外接收端142接收,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向控制装置反馈,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息指示物料充足,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所绘制的光线反射路径只是示意形式,并不是代表红外发射端只发送单束光照射物料进行反射,后面的附图中如出现光线反射路径也是如此,将不再赘述。参照图3当物料不足时,由红外发射端141所发射的红外信号在发射及反射过程中被消耗,无法反射到红外接收端142处或者红外接收端142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够,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向控制装置反馈,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息指示物料不足,并向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蜂鸣器、指示灯闪烁、振动等方式。采用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相邻设置于料仓11 一侧的方式后,相比两端布局的对射型红外检测组件,连线更加方便,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本实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7cm,这是因为随两者的间距不断增大,反射后的红外信号会逐渐衰减,两者间的间距大于7cm的话红外接收端142接受的信号强度可能太低,可能会导致红外检测组件14无法动作,而导致检测失效,两者的间距可以是0.lcm、0.5cm、lcm、1.5cm、2cm、2.5cm、3cm、3.5cm、4cm、4.5cm、5cm、5.5cm、6cm、6.5cm 等等,优选的两者间的间距米用 0.5cm 至3cm,这个范围内红外接收端142接受到的发射红外光强度较强,一般不容易发生检测失效的情况,而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之间的间距也不至于太近,避免红外发射端141发出的红外光直接扩散至红外接收端142处,而使得红外检测组件14产生误动作,照成不必要的提示。本实例中红外检测组件14采用的是扩散反射型检测,当目标产生漫反射,只要有足够的光返回红外接收端142,检测组件其就能产生作用,无需增加其他的检测部件可直接进行检测,且发出的光是扩散装的光源,反射回的红外光也面积较大,红外接收端较容易接收。
[0038]参照图4,所述红外检测组件14还包括安装架41,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都固定在安装架41上,安装架41对应红外发射端141开设有发射孔42,安装架41对应红外接收端142开设有接收孔43,发射孔42与接收孔43可以是直接的通孔,当然也可以设有通光板等透光材料使得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直接封装在安装架41内,安装架41上还设有隔离板44,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分别设置在隔离板44的两侦牝由于红外发射端141发射的红外光有一个扩散角,在两者相距较近时,红外发射端141发射的红外光可能会直接扩散至红外接收端142,而使得红外检测组件14产生误动作,照成不必要的提示,设置隔离板44可以阻断红外发射端141对红外接收端142的干扰,从而防止红外检测组件14误动作,采用上述结构后,红外检测组件14成为模组化,安装架41可以包括一块PCB板红外发射端141与红外接收端142都焊接在一块PCB板上,可以由安装架41直接做一段排线与控制装置连接做输入输出,并对红外检测组件14进行供电,这样一来对于红外检测组件14的生产、安装、拆卸、更换等都较为便利,适合工业化的生产。
[0039]参照图4,所述料仓11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45,所述红外检测组件14设置在安装槽45内,料仓11的侧壁为透光材料制成,红外检测组件14发射的红外光束可以透过侧壁射入料仓11内,安装架41与料仓11之间还设有隔光部件46,在料仓11与安装架41之间可以增加一吸光的隔光部件46,能够防止外部的光线过多的干扰,同时保证红外发射和接收的路径稳定,隔光部件46与安装架41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圈47,以满足密封要求,密封圈47对应红外检测组件14的发射和接受端设置通孔。
[0040]可以理解的,所述料仓也可以只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置料仓透光部,而不是整个侧壁由透光材料制成。
[0041]可以理解的,料仓的形状不仅限于附图中给出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空间几何形状,例如圆柱形、长方体、椎体等等,或者是其他空间几何形状的组合形式。
[0042]实施方式二:
[0043]如图5至图6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14设置在料仓盖12上,料仓盖12为透光材料制成,在料仓盖12的上方设置红外检测组件14,不仅能够检测料仓11内物料的有无,还能够通过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判断出光反射的距离,从而判断出物料在料仓11内部的深浅情况从而更精确的确定料仓11内部的物料情况。
[0044]所述红外检测组件14优选安装在对准下料口 111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红外检测组件14较为准确的反应出料仓11内部的物料情况,防止料仓11内部的物料部分倾斜而使得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参照图5当物料充足时,红外发射端141所发射的红外信号碰到物料后,将会被反射折回,并被红外接收端142所接收,红外接收端142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向控制装置反馈,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息指示物料充足。参照图6当物料不足时,红外发射端141所发射的红外信号将无法及时触碰到物料进行反射,红外接收端142将无法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或者红外接收端142所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强度不足,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向控制装置反馈,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息指示物料不足,并向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蜂鸣器、指示灯闪烁、振动等方式,从而促使用户向料仓11内进行加料。
[0045]可以理解的,所述料仓盖可以只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置料仓盖透光部,而不是整个料仓盖由透光材料制成。
[0046]本实例其余结构与有益效果均与实施方式--致,这里不再赘述。
[0047]实施方式三:
[0048]如图7至图8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料仓11有多个储料区域,本实例中是4个,71、72、73、74这4个储料区域分别可以放置不同的原料,而控制各个储料区域进行分别下料可以迎合用户多样化的体验。
[0049]参照图7所述71、72、73、74四个储料区域中每个储料区域均对应布置有红外检测组件14,这样每个红外检测组件14都能够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有物料,而同样是设置4对检测装置,图8中是多个储料区域采用对射型检测装置的情况,但是这种检测装置显然无法完成检测任务,例如当只有左上的储料区域81和右下的储料区域83存有物料时,4对检测装置85的接收端均无法接收到发射端所发射的光源信号,而当81、82、83,84四个储料区域都存有物料是,4对检测装置85的接收端也均无法接收到发射端所发射的光源信号,因此检测装置虽然会判断料仓11内是否存有物料,但是却不能判断哪些料仓内存有物料,所以方案中的红外检测组件14比常用的对射检测物料装置有更好的适应性,能适合更多种检测情况。
[0050]本实例其余结构与有益效果均与实施方式--致,这里不再赘述。
[0051]实施方式四:
[0052]如图9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91、容器92、粉碎刀具93、驱动电机94以及下料装置95,所述驱动电机94设置在机头91内,驱动电机94驱动粉碎刀具93旋转,机头91扣置在容器92的容器开口处,驱动电机94的电机轴伸入容器92内并与粉碎刀具93相连接,本实例中下料装置95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例所提供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95可以想图中所述安装在机头91内,也可以安装豆浆机的其他位置例如杯体内或者机头上方等等,下料装置95的下料口处设有盖合下料口的下料盖951以及驱动下料盖951打开的驱动部件。
[0053]使用时,用户可以事先将原料加入下料装置95的料仓内,并将水加入容器92内,或者,如实施方式三那样设有多个储料区域的,也可以加入相应储料区域,然后启动豆浆机,用户可以直接操作豆浆机进行豆浆制作,也可以进行预约处理,操作过程中下料装置95的红外检测组件就会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检查,一旦检查结果发现料仓内的原料量不足以完成用户设定的工作时,豆浆机就会向用户进行提醒,提示用户对料仓加料。
[0054]可以理解的,所述下料装置不仅限于应用在本实例所述的豆浆机中,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豆浆机上,例如电机下置型豆浆机、电机侧置型豆浆机、小空间粉碎型豆浆机等机型上。
[0055]实施方式五:
[0056]如图10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下料装置13包括料仓131、红外检测组件、电机132、下料螺杆133及过渡料仓134,该料仓131包括下料口 1311,该下料螺杆133经支架135固定安装在料仓131下方且毗邻下料口 1311设置,该过渡料仓134位于下料螺杆133下方,该电机13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电机132带动下料螺杆133旋转带动物料从料仓131下料至过渡料仓134,该过渡料仓134设有出料口 1341。
[005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料仓131及过渡料仓134内部底壁呈圆锥体结构,该下料口1311开设在料仓131底壁的正中心,该出料口 1341开设在过渡料仓134底壁的正中心,如此,过渡料仓134具备精确控制物料量的同时,还具有聚料的作用,过渡料仓134不会积物料,使得抽料更加彻底,料仓131也具有聚料的作用且不会积存物料。
[0058]可以理解的,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例所提供的红外检测组件。
[0059]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盖、下料组件、红外检测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料仓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相邻设置于料仓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7cm,红外接收端接收反射后的红外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对应红外发射端开设有发射孔,所述安装架对应红外接收端开设有接收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隔离板,所述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置在隔离板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还包括隔光部件,所述隔光部件设置在安装架与料仓之间,所述隔光部件对应红外发射端与红外接收端设有隔光部件透光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料仓侧壁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透光部,或者,料仓侧壁为透光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置在料仓盖上,料仓盖对应红外检测组件设有料仓盖透光部,或者料仓盖为透光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为扩散反射型检测。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盖合下料口的下料盖以及驱动下料盖打开的驱动部件。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螺杆、过渡料仓以及驱动部件,所述下料螺杆毗邻下料口设置在料仓下方,该过渡料仓位于下料螺杆下方,所述驱动部件驱动下料螺杆旋转带动物料从料仓下料至过渡料仓,所述过渡料仓开设有出料口。10.一种豆浆机,包括容器、粉碎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粉碎装置设置在容器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料残量的下料装置。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4292933SQ201420625944
【发明者】王旭宁, 夏立国, 杨卫波, 黄建峰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