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12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避免该门被复位弹簧瞬间快速拉回,而避免门体结构损坏,不会击伤进出门体人员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横拉门或以一转轴枢接于门框的推门,在该门上借助安装一复位装置,使该门开启后,可自动复位成关门状态。该复位装置如


图14所示,包括有一汽缸体91,该汽缸体91内滑设一活塞杆92及装设在活塞杆92末端的活塞95,并令该活塞杆92与该汽缸体91间,连接一复位弹簧93,以便用该复位弹簧93平时将活塞杆92缩入该汽缸体91中。由于上述的汽缸体91的底端装置有一空气流量调节阀94,使该活塞杆92向外拉出时,可将外界空气抽入汽缸体91中,使该复位弹簧93在复位、拉回活塞杆92进行关门操作时,由于汽缸体91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向外排出的流量,受到空气流量调节阀94的限制,而使汽缸体91内的空气产生高于外界的瞬时「正压力」,而其作用于活塞95瞬时总净正压力则对复位弹簧93的回复作用形成阻尼的效果,可使该复位的拉回动作,随汽缸体91内部的空气向外排出而缓慢完成,从而使关门动作能够和缓、平顺的进行。
然而事实上,由于门被拉开时,复位弹簧93的变形量最大,其复位弹力也最大。因此当开门的手放开门扇时,由于活塞95的初期回复行程对汽缸体91内部空气压缩作用所产生的净正压力较小,不足以充分抵挡复位弹簧93初放时的较大复位弹力,所以活塞95就被复位弹簧93『快速地拉回』,而导致初期关门速度过快的问题,常发生瞬间的震动现象,除易造成门体结构损坏外,也极易击伤进出门体的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推拉门复位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可有效避免该门被复位弹簧瞬间快速拉回,而避免门体结构损坏,不会击伤进出门体的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包括汽缸体;活塞杆,其第一杆端连设一活塞,吻合地滑置于该汽缸体内部,并将该汽缸体内部界定分隔成第一瞬时气室及第二瞬时气室;复位弹簧,联接于该汽缸体与活塞杆之间,平时弹性地使该活塞杆在汽缸体中保持极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体的第一端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一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该汽缸体的第二端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二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汽缸体的中央轴向穿设汽缸内孔,供活塞杆第一端的活塞吻合地滑套装置在该汽缸体的汽缸内孔的内部,该汽缸内孔的第一端缘中,嵌置第一座体,使该汽缸体位于第一座体、活塞及汽缸内孔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一瞬时气室,该第一座体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以调节进、出该第一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该汽缸内孔的第二端缘密接嵌置第二座体,该第二座体的中央穿设有穿孔,并在其孔壁上,环套防漏垫圈,以气密地滑套该活塞杆的杆体,该汽缸体位于第二座体、活塞及汽缸内孔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二瞬时气室,另于该第二座体内部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以调节进、出该第二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活塞杆的活塞中央轴向凹设套孔,以套接该杆体第一杆端,该套孔的周缘,径向凹设多个定位槽,以便在该杆体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杆体与该活塞,相互铆接、固连。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令其第一簧端勾接于该汽缸体第一端的第一座体上,其第二簧端勾接于该活塞杆的联接座上。
前述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活塞杆的活塞端面上突设有多个固定扣件,该活塞杆向外滑动一距离后,该固定扣件对应地弹性卡扣一装置于汽缸体第二端的定位扣臂。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定位扣臂是一体连设于固接于汽缸体第二端的第二座体端面上。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活塞杆与汽缸体间进一步轴向地滑套至少一节中间汽缸体,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一端连接一活塞,该活塞的周缘环套一防漏垫圈,以密贴于该汽缸体的汽缸内孔中,轴向滑移,使该中间汽缸体的外缘,气密地滑置于该汽缸体的第二端中,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二端气密地固接一座体,并在该座体中央穿设套穴,以气密地套接该活塞杆的杆体在其内滑移。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各中间汽缸体,其第二端分别装设空气流量调整阀。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各中间汽缸体,其第一端的活塞上突设有一固定扣件,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定位扣臂。
前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中各中间汽缸体第一端的活塞的中央轴向凹设一套孔,以套接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一端,该套孔的周缘径向凹设多个定位槽,以于该中间汽缸体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中间汽缸体与该活塞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避免该门被复位弹簧瞬间快速拉回,而避免门体结构损坏,不会击伤进出门体的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圈示区域3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圈示区域4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圈示区域5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向外拉出活塞杆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圈示区域7的放大示意图(汽缸体与活塞杆呈卡扣状态)。
图8是图3所示拉回活塞杆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复位弹簧不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多节)。
图11是显示活塞杆的杆体与活塞相互铆接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2是中间汽缸体与活塞相互铆接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于横拉门的示意图。
图14是现有复位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汽缸体10a第一端 10b第二端10c汽缸内孔 11第一瞬时气室 12第二瞬时气室13第一流量调节阀14第二流量调节阀15第一座体 16第二座体 161穿孔162防漏垫圈 17定位扣臂 20活塞杆201联接座 21杆体 22活塞221防漏垫圈 220套孔222定位槽23固定扣件 24联接头 30复位弹簧31第一簧端 32第二簧端 40中间汽缸体41活塞 412固定扣件413套孔414定位槽 42座体 421套穴43空气流量调整阀45定位扣臂50拉门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汽缸体10、活塞杆20、活塞22及复位弹簧30。活塞杆20的第一杆端吻合地滑置于汽缸体10中,并将汽缸体10内部界定地分隔成第一瞬时气室11及第二瞬时气室12,并利用复位弹簧30,平时弹性地使该活塞杆20复位退入该汽缸体10中。当然复位弹簧30也可以使活塞杆20平时保持于最大伸展长度〔图中未示〕。
当上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用于关门时,汽缸体10可固定或枢装于固定物,而活塞杆20的第二杆端可联接于拉门50〔如
图13所示〕或以转轴枢接于门框的推门〔图中未示〕上。这样,当门被开启后,可借助复位装置的复位弹簧30使活塞杆20复位缩回至汽缸体10中,以进行自动关门的操作。

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汽缸体10的第一端10a是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13,以调整进、出第一瞬时气室11中的空气流量;而在汽缸体10的第二端10b则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14,以调整进、出第二瞬时气室12中的空气流量。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在进行开门40操作而联动该活塞杆20向外拉出时,除将操作者施加于门扇的能量储存于复位弹簧30外,也同时经第一流量调节阀13自外界抽入空气,使空气进入汽缸体10的第一瞬时气室11中。当使用者不再推动门时,如图8所示,活塞杆20受复位弹簧3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退回汽缸体10中,在退回的同时,也同时必须经第二流量调节阀14,自外界将等体积的空气,抽入汽缸体10的第二瞬时气室12中。而此一拉回过程,是一缓慢且平稳的过程。因为活塞杆20受复位弹簧30拉回汽缸体10内部的行程中,第一瞬时气室11内部的容积由于受到活塞22的移位变小而呈现「正压力」;但此时,第二瞬时气室12内部的容积则因为受到活塞22的移位变大而呈现「负压力」。活塞杆20同时受到「正压力」与「负压力」的双重作用力,因此可以有效阻挡该复位弹簧30瞬间过快拉回门板的不良状况发生,从而使在全部的关门过程中,可以自始至终都保持平稳的关门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其中汽缸体10的中央是轴向地穿设一汽缸内孔10c,以吻合地滑套装置在活塞杆20第一端的活塞22,并在该汽缸内孔10c的第一端缘内部嵌置一第一座体15,使该汽缸体10位于第一座体15、活塞22及汽缸内孔10c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一瞬时气室11,并在该第一座体15中,装置一第一流量调节阀13,以调节进、出该第一瞬时气室11中的空气流速。
上述的汽缸体10,在其汽缸内孔10c的第二端缘,是密接地嵌置一第二座体16,该第二座体16的中央穿设有一穿孔161,并在其孔壁上环套一防漏垫圈162,以气密地在该穿孔161内滑套该活塞杆20的杆体21,并使该汽缸体10位于第二座体16、活塞22及汽缸内孔10c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二瞬时气室12。另在该第二座体15内部装置一第二流量调节阀13,以调节进、出该第二瞬时气室12中的空气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20包括一杆体21,该杆体21的第一杆端底缘连接一活塞22,该活塞22的周缘环套一防漏垫圈221,以密贴于该汽缸体10的汽缸内孔10c的孔壁周缘、滑行。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20,其中活塞22可与该杆体21一体成型,或如
图11所示,令该活塞22的中央轴向凹设一套孔220,以套接该杆体21,并令该套孔220的周缘,径向凹设多个定位槽222,以便在该杆体21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杆体21与该活塞22相互铆接、固结,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杆体21与该活塞22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中的复位弹簧30,采用拉伸弹簧,其第一簧端31勾接于该汽缸体10第一端的第一座体15上,其第二簧端32是勾接于该活塞杆20的一联接座201上,以便在开门操作,向外拉出活塞杆20时,一并向外拉伸该复位弹簧30,以储存其复位的弹性能。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该活塞杆20的活塞22端面上,可突设有多个固定扣件23,该活塞杆20向外滑动一距离后,如图7所示,该固定扣件23在汽缸体10第二端的定位扣臂17是对应地弹性卡扣一装置,以挡阻该活塞杆20被该复位弹簧30拉回,使活塞杆20第二端所联接的门,暂时停置于开启状态,待使用者施力,推回门的同时,才使该固定扣件23与该定位扣臂17解扣,并被复位弹簧30联动地拉回,呈一关门状态。
上述的定位扣臂17,可一体连设于该第二座体16的端面上。
如图8至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该活塞杆20在该汽缸体10间,还轴向滑套一节〔或多节〕中间汽缸体40,令该中间汽缸体40的第一端连接一活塞22,该活塞22的周缘环套一防漏垫圈221,以密贴于该汽缸体10的汽缸内孔10c中轴向滑移〔或气密地在另一中间汽缸体40中轴向滑移〕,并使在该中间汽缸体40的外缘,气密地滑置于该汽缸体10的第二端中〔或气密地在另一中间汽缸体40的第二端中〕,且使该中间汽缸体40的第二端气密固接一座体42,该座体42中央穿设一套穴421,以气密地套接该另一中间汽缸体或该活塞杆20的杆体21在该套穴421内滑移。上述的中间汽缸体40的节数,本实用新型并不予以限制。
上述各中间汽缸体40第二端,还分别装设一空气流量调整阀43,以调节进入各中间汽缸体40间或中间汽缸体40与活塞杆20间的空气流速。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活塞杆20,其杆体21的第一杆端,是连接一联接头24〔联接头24可为图中所示具有环槽的形状,或是如另外一端所示的穿孔〕,联接于一横拉门或推门上,该联接头的型式是依所安装场合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并不予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汽缸体40的第一端的活塞41上,突设有一固定扣件412,以随该中间汽缸体40向外伸出时,对应地弹性扣接该汽缸体10的一定位扣臂17,另在该中间汽缸体40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定位扣臂45,以对应地扣接活塞杆20的固定扣件23〔或另一中间汽缸体40的固定扣件412〕,使被推开的门可暂时停置于开启外位置,待使用者施力推回门时,才解扣各固定扣件412、23与定位扣臂17、45,使该活塞杆20与各节中间汽缸体40可拉回、复位。
上述连接于中间汽缸体40第一端的活塞41中央,轴向地凹设一套孔413,以在使该套孔413套接该中间汽缸体40的第一端,活塞41的周缘环套一防漏垫圈411,而在套孔413的周缘径向地凹设多个定位槽414,以在该中间汽缸体40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中间汽缸体40与该活塞41相互铆接、固连,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该中间汽缸体40与该活塞41的连接方式。活塞41端面上亦可突设有〔也可不设有〕多个固定扣件412,以便对应地弹性卡扣定位扣臂45。

图1至图9所示,均为双节伸缩的单组汽缸及活塞。请参阅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多节伸缩的多组汽缸及活塞上。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由于借助汽缸体10或中间汽缸体40的第二端所装设的空气流量调整阀,以在复位弹簧30拉回活塞杆20〔即自动关门行程〕时,在一侧产生与该复位弹簧30拉回作用力相反的作用力,以克服现有的门扇在瞬间开启后,复位装置会在拉回方向产生一负压,即产生与复位弹簧拉回作用力相同方向的作用力,导致复位弹簧瞬间大行程的拉回门扇,不会产生剧烈震动现象,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包括汽缸体;活塞杆,其第一杆端连设一活塞,吻合地滑置于该汽缸体内部,并将该汽缸体内部界定分隔成第一瞬时气室及第二瞬时气室;复位弹簧,联接于该汽缸体与活塞杆之间,平时弹性地使该活塞杆在汽缸体中保持极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体的第一端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一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该汽缸体的第二端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二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体的中央轴向穿设汽缸内孔,供活塞杆第一端的活塞吻合地滑套装置在该汽缸体的汽缸内孔的内部,该汽缸内孔的第一端缘中,嵌置第一座体,使该汽缸体位于第一座体、活塞及汽缸内孔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一瞬时气室,该第一座体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以调节进、出该第一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该汽缸内孔的第二端缘密接嵌置第二座体,该第二座体的中央穿设有穿孔,并在其孔壁上,环套防漏垫圈,以气密地滑套该活塞杆的杆体,该汽缸体位于第二座体、活塞及汽缸内孔间的区域,界定形成第二瞬时气室,另于该第二座体内部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以调节进、出该第二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活塞中央轴向凹设套孔,以套接该杆体第一杆端,该套孔的周缘,径向凹设多个定位槽,以便在该杆体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杆体与该活塞,相互铆接、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令其第一簧端勾接于该汽缸体第一端的第一座体上,其第二簧端勾接于该活塞杆的联接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面上突设有多个固定扣件,该活塞杆向外滑动一距离后,该固定扣件对应地弹性卡扣一装置于汽缸体第二端的定位扣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扣臂是一体连设于固接于汽缸体第二端的第二座体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汽缸体间进一步轴向地滑套至少一节中间汽缸体,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一端连接一活塞,该活塞的周缘环套一防漏垫圈,以密贴于该汽缸体的汽缸内孔中,轴向滑移,使该中间汽缸体的外缘,气密地滑置于该汽缸体的第二端中,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二端气密地固接一座体,并在该座体中央穿设套穴,以气密地套接该活塞杆的杆体在其内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间汽缸体,其第二端分别装设空气流量调整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间汽缸体,其第一端的活塞上突设有一固定扣件,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定位扣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间汽缸体第一端的活塞的中央轴向凹设一套孔,以套接该中间汽缸体的第一端,该套孔的周缘径向凹设多个定位槽,以于该中间汽缸体的对应处,施予冲压、变形,使该中间汽缸体与该活塞相互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正负压调整阻尼效果的空气阻尼器,包括汽缸体;活塞杆,其第一杆端连设一活塞,吻合地滑置于该汽缸体内部,并将该汽缸体内部界定分隔成第一瞬时气室及第二瞬时气室;复位弹簧,联接于该汽缸体与活塞杆之间,平时弹性地使该活塞杆在汽缸体中保持极限位置;汽缸体的第一端装置第一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一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该汽缸体的第二端装置第二流量调节阀,以调整进、出第二瞬时气室中的空气流量。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该门被复位弹簧瞬间快速拉回,而避免门体结构损坏,不会击伤进出门体的人员。
文档编号E05F3/02GK2697253SQ20042002855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8日
发明者王明进 申请人:王明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