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93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转轴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过程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的笔记本计算机或薄形显示装置上所使用的转轴构件,必须提供适当的扭力,以支撑显示屏幕的重量,如所提供的扭力不足,则不能有效地支撑显示屏幕,造成显示屏幕的下垂。如在扭力过大的情况下,调整显示屏幕角度时,将变得十分费力。以笔记本计算机为例来说明,因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业者会在外观类似的同一机型笔记本计算机中,搭配尺寸大小、重量不同的显示装置以供选择。在制造过程中,为对应重量不同的显示装置,业者通常需准备数种外观、尺寸大小相似而扭力不同的转轴构件,以制造出扭力不同的电子装置。然而,公知转轴构件都提供单一不可变更的扭力,又因外观、尺寸大小相似不易辨识,成为物料管理时的负担,生产作业也会有取料、用料错误,造成废品率提高,严重影响生产成本。
新型内容因此,本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对外观相同但需不同扭力的转轴构件,仅通过是否插入销体即可简单的提供不同的扭力切换值。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使物料管理单纯化,用标准化的零件改善物料管理。
本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扭力值的切换调整是在生产时以插入销体来决定,不易发生因混料而装错转轴构件的情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包括一圆柱体、一主轴以及一销体。圆柱体包括一轴套。主轴与圆柱体以同一轴心互相耦合,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作为该转轴构件的扭力。主轴至少包括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第一轴部的以轴周缘与轴套内壁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第一轴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以偏离轴心的方式位于第一轴部。第二轴部以轴周缘与轴套内壁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第二轴部包括一第二耦合部,第二耦合部与第一耦合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地位于第二轴部。当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位于同一延伸方向时,销体插入第一耦合部和第二耦合部,耦合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插入销体耦合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时,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由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提供,未插入销体时,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仅由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两者之一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提供。因此,以销体插入与否来切换和调整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
为了使本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元件组合后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A是本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6A是本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新型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新型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新型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以及图10是本新型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轴心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和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新型的构思,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后,可由本新型所教导的技术加以改变和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新型的构思和范围。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新型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包括一圆柱体100、一主轴200以及一销体300。圆柱体100与主轴200是同一轴心,即以转轴构件的轴心互相耦合。
圆柱体100包括一轴套110以及一转轴120。轴套110为一轴对称的套筒构造,优选实施例的套筒构造的底面与转轴构件轴心垂直,转轴120同轴心地耦合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外侧底面,从转轴构件向外延伸,转轴120转动时,可与轴套110一体转动。对应于装设不同转轴构件的情况,本新型也可将转轴120偏离轴心地与轴套110耦合,转轴120用以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或者也可以直接用轴套110与设备耦合等。(图中未表示)主轴200包括一第一轴部211、一第二轴部212以及一转轴220。第一轴部211呈一轴对称的短轴构造,其以轴周缘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壁互相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第一轴部211包括一耦合部231,耦合部231以偏离转轴构件轴心的方式位于第一轴部211中,并在第一轴部211相对于第二轴部212的面上形成开口。
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轴部211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底面接触的面,是一与转轴构件轴心垂直的平面,以避免第一轴部211在轴套110内转动时,套筒构造的底面与第一轴部211的接触面互相干涉。
第二轴部212是一轴对称的短轴构造,其以轴周缘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壁互相接触的方式耦合在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第二轴部212包括一耦合部232,耦合部232位于第二轴部212,其方向与第一轴部211的耦合部231的延伸方向相同,并在第二轴部212上形成开口。
转轴220同轴心地耦合于第二轴部212,从转轴构件向外延伸,转轴220转动时,第二轴部212随之作一体的转动。对应于不同装设转轴构件的情况,本新型也可将转轴220偏离轴心地与第二轴部212耦合,转轴220用以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或者也可以直接用第二轴部212与设备耦合等。(未图示)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耦合轴套110时,因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的耦合未干涉,转动转轴220仅连动第二轴部212转动,使耦合部231与耦合部232对准而位于同一延伸方向。此时,销体300即可通过位于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上的开口,插入耦合部232和耦合部231中。
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的接触面,是与转轴构件轴心垂直的平面,即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接触面互相平行,避免在销体300未插入的情况下,第二轴部212在轴套110内转动时,与第一轴部211接触面互相干涉。
如图3所示,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耦合轴套110,并且在销体300插入第二轴部212的耦合部232和第一轴部211的耦合部231时,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通过销体300互相耦合。当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产生相对转动时,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一体地以转轴构件的轴心为轴转动。此时,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之间的扭力,主要由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的轴周缘与轴套110套筒构造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来控制。第一轴部211与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侧底部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虽然也提供扭力,但为使转轴构件转动顺畅,将其接触面制成平整平面以减少转轴构件转动时的互相干扰。
当未插入销体300时,因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未耦合,圆柱体100和主轴200相对转动时,仅连动第二轴部212转动,因此,仅以第二轴部212轴周缘与轴套110套筒构造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供作为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之间的扭力,此时扭力较小。而当销体300插入耦合部231和耦合部232时,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的轴周缘均提供轴套110套筒构造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作为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之间的扭力,此时扭力较大。因此,本新型可通过销体300是否插入耦合部231和耦合部232,是否将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互相耦合,来调整转轴构件的扭力大小。
本新型在技术构思范围内可进行各式各样的应用实施,例如,轴套110的开口处包括一束口构造(未图示),以防止耦合于轴套110套筒构造内的主轴200脱落滑出。
对应于设备调整扭力的需要,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是直径不同的构造。第一轴部211的耦合部231是位于第一轴部211轴周缘表面的槽状构造,未插入销体300时,以第二轴部212与轴套110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之间的扭力。销体插入耦合部232和耦合部231时,除了第二轴部212与轴套110之间的摩擦力之外,还加上了第一轴部211与轴套110之间的摩擦力等,增加圆柱体100与主轴200之间的扭力。
对应于装设转轴构件的空间等各种情况,如图4A所示,轴套110外侧的棱线用圆弧修饰,或者如图5所示,将轴套110制成轴纵剖面呈‘V’的形状,与其相对应,将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制成轴纵剖面为梯形、或锥形(未图示)的形状,耦合部231和耦合部232相对于转轴构件轴心倾斜地位于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同样也可发挥以销体300的插入与否改变转轴构件扭力的效果。另外,为避免销体300在未插入的情况下,第二轴部212在轴套110内转动时,与第一轴部211接触面互相干涉,利用其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壁的斜面,使第一轴部211与第二轴部212不能接触,则两者间即不会造成仅第二轴部212转动时的干涉。
如图6A和图6B所示,先将耦合转轴220的第二轴部212与轴套110耦合后,再将第一轴部211置入第二轴部212外侧,与轴套110耦合。此时,第一轴部211轴心部分形成一通孔221,以容纳耦合于第二轴部212的转轴220,耦合部231是位于通孔221一侧的槽状构造。销体300插通耦合部231和耦合部232,同样也可发挥以销体300的插入与否改变转轴构件扭力的效果。
对应于各种调整扭力的情况,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可由相同材料构成,也可由不同材料构成。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的轴周缘表面摩擦系数(表面光洁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同的轴套110的套筒构造内壁与第一轴部211及第二轴部212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表面光洁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实施例都是用轴心长度相同的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进行说明,但如图7所示,也可使用轴心长度不同的第一轴部211和第二轴部212来调整转轴构件的扭力。
上述的各实施例都以将主轴200与轴套110耦合的部分区分为二段的第一轴部私第二轴部进行说明,但为了对应于更多段的扭力调整,也可将主轴200与轴套110耦合的部分区分为二段以上的多个段相同或不同的第一轴部211、第二轴部212...第n轴部21n,而以长度不同的销体300、301...30n来调整主轴200与轴套110耦合的段数,产生多个段的摩擦力,以调整多个段的扭力,如图8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轴套110套筒底面、第一轴部211、第二轴部212之间互相接触(接近)的面都是以垂直于转轴构件轴心的面进行说明,但轴套110套筒底面、第一轴部211、第二轴部212之间互相接触(接近)的面也可以是轴对称、并且不会相互干涉转动的形状,如图9所示的突起锥形构造和凹陷锥形构造,或者是其它轴对称的形状。
另外,如图10所示,本新型的转轴构件也可包括一衬垫400,其位于主轴与圆柱体之间,以避免主轴与圆柱体直接摩擦造成耗损,延长转轴构件的寿命。诸如此类的应用实施也应包括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上述的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可知,应用本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外观相同的转轴构件,仅以销体的插入与否即可变更不同的扭力。
2.物料管理单纯化,以标准化的零件改善物料管理。
3.扭力值的调整是在生产时用插入销体来决定,不会发生因混料而装错转轴构件的情形。
虽然本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构思和范围情况下,可作出更动和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圆柱体,包括至少一轴套;一主轴,该主轴与该圆柱体以同一轴心互相耦合,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作为转轴构件的扭力,该主轴至少包括一第一轴部,该第一轴部以轴周缘表面与轴套内壁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第一轴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以偏离轴心的方式位于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该第二轴部以轴周缘表面与轴套内壁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第二轴部包括一第二耦合部,该第二耦合部与第一耦合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地位于第二轴部;以及一销体,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位于同一延伸方向时,该销体插入第一耦合部和第二耦合部,耦合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以销体插入与否来切换和调整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由相同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由不同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具有相同的表面摩擦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具有不同的表面摩擦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直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直径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轴心长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轴心长度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包括一转轴,耦合于轴套,和轴套一体转动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一转轴,耦合于第二轴部,和第二轴部一体转动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开口部包括一束口,防止主轴脱落分离。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衬垫,位于主轴与圆柱体之间,避免主轴与圆柱体直接摩擦造成耗损。
14.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圆柱体,包括至少一轴套;一主轴,该主轴与该圆柱体以同一轴心互相耦合,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作为转轴构件的扭力,该主轴至少包括多个轴部,轴部以轴周缘表面与轴套内壁接触的方式耦合于轴套,轴部分别包括一耦合部,其偏离轴心且延伸方向相同地分别位于轴部;以及一销体,耦合部位于同一延伸方向时,该销体插入耦合部耦合轴部,以插入销体耦合轴部的数量,切换和调整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由相同材料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由不同材料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具有相同的表面摩擦系数。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具有不同的表面摩擦系数。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直径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直径不同。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轴心长度相同。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轴心长度不同。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包括一转轴,耦合于轴套,和轴套一体转动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一转轴,耦合于轴部其中之一,并和互相耦合的轴部一体转动与欲装设转轴构件的设备耦合。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开口部包括一束口,防止主轴脱落分离。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衬垫,位于主轴与圆柱体之间,避免主轴与圆柱体直接摩擦造成耗损。
专利摘要一种可变扭力的转轴构件,至少包括一圆柱体、一主轴以及一销体。圆柱体包括一轴套。主轴至少包括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第一轴部的轴周缘表面与轴套内壁接触,第一轴部还包括一第一耦合部,其偏离轴心地位于第一轴部。第二轴部的轴周缘表面与轴套内壁接触,第二轴部还包括一第二耦合部,第二耦合部与第一耦合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地位于第二轴部。当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位于同一延伸方向时,通过插入销体耦合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以销体插入与否来调整主轴与圆柱体之间的扭力。
文档编号E05D11/02GK2781727SQ20052001210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2日
发明者蔡文基, 张荣文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