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及内锁止拉线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274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及内锁止拉线端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 件及内锁止拉线端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包括内锁止拉线本体 101、和与内锁止拉线本体101相连的端头102。其中,端头102包括连接 部111和折弯部112,连接部111沿止拉线本体10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 端与止拉线本体101相连;折弯部112沿垂直于止拉线本体101的延伸方向 延伸,且一端与连接部111另一端,即背向止拉线本体101的一端相连。乂人 图l中可看出,连"l妻部111和折弯部112组成了 "L"型端头102。
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内锁止拉部 件的"L"型端头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进行配合,从而完成内锁止拉部件的 安装,即,将"L"型端头102的折弯部112,沿如图l所示的竖直方向向 下穿透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从而将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连接起来。
但是,由于折弯部112仅仅是插入在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中、而没有固定, 因此,在汽车形式的过程中或者其他各种情况下,当汽车遇到剧烈的颠簸、 振动或者冲击时,"L"型端头102容易在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上产生跳 动,则折弯部112很容易脱离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从而造成内锁止功能的失 效,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及内 锁止拉线端头,能够防止内锁止拉部件的端头脱离内锁止按钮的通孔。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包括内锁止拉线本体、与所述内锁止拉线
本体相连并可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的端头,
所述端头包括与所述止拉线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并可穿
透内锁止按確丑通孔的折弯部;
所述端头还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自折弯部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
朝背向止拉线本体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沿所述止拉线本体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的截面最大尺寸小于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孔径。 还提供了 一种汽车门锁内锁止拉线的端头,该端头可与内锁止拉线本体相
连并可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
所述端头包括与所述止拉线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并可穿
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折弯部;
所述端头还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自折弯部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
朝背向止拉线本体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沿所述止拉线本体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的截面最大尺寸小于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内锁止拉线端头通过进一步设置用于卡持端头的卡
持部,可防止端头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中脱离,从而增强内锁止拉部件与内
锁止按钮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图1是现有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及内锁止拉 线端头,能够防止内锁止拉部件的端头脱离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从而增强内 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 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 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包括内锁止拉线本体201、与内 锁止拉线本体201相连、并可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未示出)的端头202。 其中,端头202包括连接部211和可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折弯部212,连 接部211沿止拉线本体20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端与止拉线本体201相连; 折弯部212沿垂直于止拉线本体20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一端与连接部211 另一端,即背向止拉线本体201的一端相连。
与现有的内锁止拉部件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锁止拉部件的端头 202还包括卡持部213,卡持部213自折弯部212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 朝背向止拉线本体201的方向延伸。优选地,卡持部213沿平行于止拉线本体 201的延伸方向、背向止拉线本体201延伸,且一端与折弯部212的一端、即 折弯部212的背向连接部211的一端相连。从图2中可看出,连接部211、折 弯部212和卡持部213组成了"Z"型端头20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的装配示 意图。如图3所示,内锁止按钮303具有供"Z"型端头302穿过的通孔311, 通过内锁止拉部件的"Z"型端头302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进行配合,从而 完成内锁止拉部件的安装。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内锁止拉部件的"Z,,
6型端头402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403进行配合,是将当"Z"型端头402插 入内锁止按4丑的通孔403,直至折弯部412位于通孔403内、而连4妄部411 和卡持部413则分别位于通孔403的两侧。显然,为了使连接部411和卡持 部413分别位于通孔403的两侧,折弯部412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通孔403 的深度,即折弯部412可穿透通孔403。
通过在折弯部412的两端设置分别垂直于折弯部412的连接部411和卡 持部413,可以限制端头402在沿如图4所示的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够在 端头402插入通孔403以后,防止端头402脱离通孔403。在端头402插入 通孔403以后,当端头402沿如图4所示的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卡持部 413接触通孔403周围的壁404时,由于卡持部413沿垂直于折弯部412延 伸的结构,而致使端头402不能继续向下运动,从而防止端头402脱离通孔 403。
优选地,折弯部412的长度可等于通孔403的深度,则连接部411和卡 持部413均可与壁404接触,从而使端头402在竖直方向上不产生运动,从 而进一步防止端头402与壁404之间的碰撞所造成的部件的磨损和损坏。
为了便于将端头402卡接在通孔403,折弯部412的截面最大尺寸应小 于通孔403的孔径。例如,通孔403的孔径比折弯部412的截面最大尺寸大 0.2mm。该差值可便于端头402能够卡接在通孔403,而在端头402插入通 孔403以后,卡持部413沿垂直于折弯部412延伸的结构仍可限制端头402 在沿如图4所示的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而不会脱离通孔403。
与现有的"L"型端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这种"Z,,型端头通过进一 步设置用于卡持端头的卡持部,可防止端头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中脱离,从 而增强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包括内锁止拉线本体、与所述内锁止拉线本体相连并可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与所述止拉线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并可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折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还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自折弯部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朝背向止拉线本体方向延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沿所述止拉线本体的延伸方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 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的截面最大尺寸小于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孔径。
5、 一种汽车门锁内锁止拉线的端头,该端头可与内锁止拉线本体相连并可 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所述端头包括与所述止拉线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并可穿 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折弯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还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自折弯部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 朝背向止拉线本体方向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沿所述止拉线本体的延伸方向。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 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8、 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锁内锁止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截面最大尺寸小于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孔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的内锁止拉部件及内锁止拉线端头,该内锁止拉部件包括内锁止拉线本体、与所述内锁止拉线本体相连并可卡接内锁止按钮通孔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与所述止拉线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并可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折弯部;所述端头还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自折弯部穿透内锁止按钮通孔的前端、朝背向止拉线本体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内锁止拉部件可防止其端头从内锁止按钮的通孔中脱离,从而增强内锁止拉部件与内锁止按钮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B15/12GK201386447SQ20092010724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翔 张, 章守成 申请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