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锁的开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81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执手锁的开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属于防盗门上的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执手锁中的斜舌,一般都是通过两组推杆和拨片来实现开启与锁合的,在该结构中,套杆的两端均为圆形状,两根拨片分别通过其中部的圆孔外套于套杆的两圆形端部,拨片一端与斜舌相抵顶,另一端与推杆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执手带动其中一组推杆和拨片来控制斜舌的动作进而开合斜舌,通过钥匙带动另一组推杆和拨片同样可以控制斜舌的动作,达到开合斜舌的目的。然而该结构存在如下缺点零件众多,结构复杂, 一方面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执手锁的体积,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也会给工人的安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安装方便并能减小体积的执手锁的开合机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斜舌、套杆、一
推杆和一拨片,斜舌的后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套杆一端设有腰形凸起,所述锁体其中一侧
面板上设有与腰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不规则孔,所述拨片一端与斜舌相抵顶,另一端与所
述推杆相连接,所述拨片上还开有第二不规则孔,所述第二不规则孔外套于所述腰形凸起
的外周,其由两段相向的弧形边、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连接而成,
其中两段直边贴于所述腰形凸起的两长边外表面,两段斜边与所述腰形凸起的两长边之间
形成活动夹角,所述第一不规则孔的形状与水平翻转后的第二不规则孔相同,所述第一不
规则孔包括两段相向的弧形边、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套杆另一端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套杆的中心开有执手插入孔,所述锁体另一侧面板上设有与环形凸起间隙配合的圆孔。 所述斜舌后方套设有一滑片和一定位片,所述滑片位于定位片之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设置在定位片前端的第一弹簧和设置在滑片后端的第二弹簧,所述拨片一端卡于滑片与定位片之间。 所述锁体的面板上设有供所述滑片滑动的滑槽以及与所述定位片相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推杆之间为活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执手锁的开合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0011]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套杆的一端设计成了腰形凸起状,并在与之配合的拨片与锁体面板上分别设置了第一不规则孔和第二不规则孔,且第一不规则孔与水平翻转后的第二不规则孔形状相同,即两者交叉设置,从而一方面当通过钥匙来推动推杆时,拨片在推杆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并控制斜舌相应动作;另一方面当通过执手来带动套杆时,套杆转动后将带动拨片转动,并进而控制斜舌作相应动作。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一组推杆和拨片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执手锁可以通过钥匙与执手两种方式来开合斜舌的目的,因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但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安装、拆卸方便,而且执手锁的体积也能得到控制,使其变得更为轻巧灵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执手锁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杆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体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执手锁开合机构,包括锁体l,锁体1上设有斜舌2、套杆3、一推杆4和一拨片5,斜舌2的后方设有复位弹簧6。套杆3 —端设有腰形凸起32,锁体1其中一侧面板11上设有与腰形凸起32配合的第一不规则孔14,拨片5一端与斜舌2相抵顶,另一端与推杆4活动连接。拨片5上还开有第二不规则孔51,第二不规则孔51外套于腰形凸起32的外周,其由两段相向的弧形边7、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71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72连接而成,其中两段直边71分别贴于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外表面一侧(即面接触),两段斜边72与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之间形成活动夹角,从而使得拨片5可以在活动夹角的范围内转动。第一不规则孔14的形状与水平翻转后的第二不规则孔51相同,即第一不规则孔14也包括两段相向的弧形边141、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142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143。其中,两直边142与两直边71位置相反且贴于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外表面另一侧,从而使得套杆3正常情况不发生转动,而只有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才会转动,两斜边143则可以限制套杆3的转动幅度。 所述套杆3另一端设有环形凸起31,套杆3的中心开有执手插入孔33,锁体1另一侧面板13上设有与环形凸起31间隙配合的圆孔12,因此通过圆孔12与环形凸起31的配合、第一不则孔14及第二不规则孔51与腰形凸起32的配合,在执手插入孔33内安装执手后,转动执手即可带动套杆3转动。 所述斜舌2后方套设有一滑片21和一定位片22,滑片21位于定位片22之后,所述复位弹簧6包括设置在定位片22前端的第一弹簧61和设置在滑片21后端的第二弹簧62,所述拨片5 —端卡于滑片21与定位片22之间。所述锁体1的面板上设有供滑片21滑动的滑槽16以及与定位片22相配合的定位孔17。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当使用钥匙来开合所述斜舌2时,转动钥匙即可推动推杆4,由于拨片5上的第二不规则孔51与套杆3的一端存有活动间隙,因此拨片5在推杆4的带动下将相对于套杆3顺时针转动,并通过拨片5另一端与滑片21的配合,带动斜舌2向后运动,以实现斜舌的开启,反之,斜舌2将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向前复位,实现斜舌的锁合,在此过程中,由于套杆3被两直边71和两直边142所限位,因而不发生转动。当使用执手来开合所述斜舌2时,顺时针转动执手,套杆3随之转动,由于第二不规则孔51的两段直边71分别贴于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外表面一侧,因此套杆3转动后将带动拨片5顺时针转动,拨片5通过其一端与滑片21的配合,带动斜舌2向后运动,以实现斜舌的开启,反之,松开执手,斜舌2将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向前复位,实现斜舌的锁合。[0021]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包括锁体(1),锁体上设有斜舌(2)、套杆(3)、一推杆(4)和一拨片(5),斜舌(2)的后方设有复位弹簧(6),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3)一端设有腰形凸起(32),所述锁体(1)其中一侧面板(11)上设有与腰形凸起(32)相配合的第一不规则孔(14),所述拨片(5)一端与斜舌(2)相抵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4)相连接,所述拨片(5)上还开有第二不规则孔(51),所述第二不规则孔(51)外套于所述腰形凸起(32)的外周,其由两段相向的弧形边(7)、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71)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72)连接而成,其中两段直边(71)贴于所述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外表面,两段斜边(72)与所述腰形凸起(32)的两长边(321)之间形成活动夹角,所述第一不规则孔(14)的形状与水平翻转后的第二不规则孔(51)相同,所述第一不规则孔(14)包括两段相向的弧形边(141)、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142)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14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3)另一端设有环形 凸起(31),所述套杆(3)的中心开有执手插入孔(33),所述锁体(1)另一侧面板(13)上设 有与环形凸起(31)间隙配合的圆孔(12)。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2)后方套设有 一滑片(21)和一定位片(22),所述滑片(21)位于定位片(22)之后,所述复位弹簧(6)包 括设置在定位片(22)前端的第一弹簧(61)和设置在滑片(21)后端的第二弹簧(62),所述 拨片(5) —端卡于滑片(21)与定位片(22)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面板上设有供 所述滑片(21)滑动的滑槽(16)以及与所述定位片(22)相配合的定位孔(17)。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5)的一端与所述推 杆(4)之间为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执手锁的开合机构,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斜舌、套杆、一推杆和一拨片,套杆一端设有腰形凸起,锁体其中一侧面板上设有与腰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不规则孔,拨片一端与斜舌相抵顶,另一端与推杆相连接,拨片上还开有第二不规则孔,第二不规则孔外套于腰形凸起的外周,其由两段相向的弧形边、两段交错设置的直边以及两段交错设置的斜边连接而成,其中两段直边贴于腰形凸起的两长边外表面,两段斜边与腰形凸起的两长边之间形成活动夹角,第一不规则孔的形状与水平翻转后的第二不规则孔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一组拨片和拨杆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执手锁可以通过钥匙与执手两种方式来开合斜舌的目的,因而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E05B15/10GK201486265SQ20092014483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日
发明者舒朝晖 申请人:胡卢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