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机动遮光装置的窗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98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机动遮光装置的窗户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窗户尤其是飞机窗户的机动遮光装置,该装置易于安装、 便于用户使用且操作安全可靠。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US6,186,211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对于机动遮光装置的改进结构,其 主要改进了当时此类机动遮光装置的其他装置,例如通过减少所需部件的数量以获得较 高的使用效率、提高可靠性能,以及使得该机构更符合用于飞机上的严格需求。虽然它具有许多优点,该产品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例如飞机窗户都具有舷窗 以使光进入机舱,除了通过一个驱动组件来驱动遮光帘向上或向下移动来控制光线阻挡量 外,遮光帘的宽度必须比舷窗的侧宽稍宽一些,使得遮光帘的侧边往舷窗的横向延伸,以阻 挡进入的光线。如果遮光帘侧边往舷窗的横向延伸得比较少,一些光线就会从遮光帘的边 缘漏出。因此,要求在制作遮光帘时,其宽度必须与舷窗宽度匹配。然而,由于每一架飞机 窗户组件的壳体宽度(Wshell)都是给定的尺寸,遮光帘的宽度(Wshade)受到驱动组件所 移动的竖向驱动槽宽度(Wdc)的限制(Wshade = Wshell - 2Wdc)。这个驱动槽越宽,遮光 帘则必须越窄。因此,正如专利号为US6,186,211所公开的,一个可能的改进方法是将机 动遮光装置的驱动槽制作得尽可能窄。美国专利US6,186,211中所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可以分别移动到某一 位置以阻挡光线的遮光帘,其中一个遮光帘是半透明的,而另一个是不透明的,每一个遮光 帘都具有自己的电动驱动机构,两个电动驱动装置都必须是小型的,以符合飞机窗户的限 制。为实现以上结构,美国专利US6,186,211所公开的电动窗户遮光装置具有插入杆的马 达,该杆与遮光帘底边相接触,由于当遮光帘伸展或压缩时,马达是沿着杆移动,随着马达 运动的一个弹性导电带要求供电给马达,该弹性导电带起到缆绳作用。当缆绳与马达一起 运动时,该缆绳要求在驱动槽中具有一定的空间。因此,省略该缆绳及其需要的空间成为必 要,事实上,这也是使得驱动槽更窄的一个方法,而且,在杆上安装马达的方式使得对马达 的尺寸限制更加严格,由于尺寸、工作性能和价格上的考虑,很难找到合适的马达;采用上 述结构的杆还占用了较大体积,从而增加了遮光装置的叠积高度,不利于使用。尽管在驱动马达不运动时机动遮光帘应当是静止状态,然而机动遮光帘也会执行 其他动作,例如非指令式的动作。这些非指令式的动作可以在如下情况发生时产生,即是 当马达停止工作时,由于遮光帘的重量和/或遮光帘的压缩力所引起的运动。因此,亟待需 要消除这类非指令式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动遮光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避免围绕遮光帘侧边的漏光现象。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简化机动遮光装置中马达的使用。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避免非指令动作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一个操作窗户遮光帘来控制通过窗户光线量的机动 装置来实现,该机动装置包括一个窗户遮光帘,该窗户遮光帘可以随着杆组件的运动在一 个壳体内相对于窗户伸缩,杆组件与所述窗户遮光帘的一端连接;一个马达,安装于壳体内 且与马达驱动第一转轮连接;一个缆绳,绕在所述马达驱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所述 第二转轮安装在壳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转轮的一端;一部件,其连接在所述杆组件的一端和 所述缆绳之间,该部件随着缆绳在壳体内的第一和第二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该窗户遮 光帘的伸缩,所述缆绳随所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为实现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操纵在窗户遮光装置的壳体中运动的机 动装置,该窗户遮光装置是为了控制通过窗户的光线量而设置的。该机动机构包括第一窗 户遮光帘和第二窗户遮光帘,所述第一窗户遮光帘具有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端和固定在第 一杆组件的第二端,第一杆组件可在壳体中移动,所述第二窗户遮光帘具有固定在所述第 一杆组件的第一端和固定在第二杆组件的第二端,第二杆组件可在壳体中移动,所述第一 窗户遮光帘和所述第二窗户遮光帘设置为可随着所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中至少一 个在壳体中的运动相对窗户作伸缩运动,第一马达固定在壳体内并与马达驱动第一转轮连 接,第一缆绳绕在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二转轮被固定在壳体内且远离所 述第一转轮的位置,第二马达固定在壳体内并与第三马达驱动转轮连接,第二缆绳绕在所 述马达驱动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所述第四转轮被固定在壳体内且远离所述第三转轮 的位置,一个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 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三部件与所述第二杆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第四部件与所述第二杆组 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缆绳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该第三部件随着所述第一缆绳在壳体内 的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第二窗户遮光帘的伸缩,该第一缆绳随所 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所述第二缆绳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该第二部件 随着第二缆绳在壳体内的所述第三转轮和所述第四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遮光帘的 伸缩,该第二缆绳随所述第三转轮的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涉及一种可操纵在窗户遮光装置在壳体中运动的机动装置, 该窗户遮光帘具有第一窗户遮光帘和第二窗户遮光帘以控制通过窗户的光线量。该机动装 置包括一个可在壳体中运动、分别与第一窗户遮光帘的第一端和第二窗户遮光帘的第一 端连接的第一杆组件;一个可在壳体中运动、与第二窗户遮光帘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杆组 件,第一窗户遮光帘的第二端被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窗户遮光帘和所述第二窗户遮光 帘被设置为可随着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至少一个在壳体中的运动而相对 于窗户伸缩。第一缆绳绕在马达驱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并沿第一路径运动,第二缆 绳绕在马达驱动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并沿着第二路径运动,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 第二杆组件的相应端处于所述第一路径中,且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其中之 一与第一缆绳连接,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另一端处于所述第二路径中,且所 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的未与第一缆绳连接的杆组件与第二缆绳连接。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具有机动遮光装置的窗户组件正视图。
图2是图1的窗户组件沿着2-2线的截面图。图3是图2中截面图所示端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飞机窗户相结合的爆炸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具有两个遮光帘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图7所示截面图临近区域的杆和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沿7-7线的截面图。图8是图1所示窗户组件沿8-8线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窗户组件的爆炸视图,除马达驱动装置15显示为侧面视图 以外,其它显示为剖面图。图10是驱动装置的两个遮光帘和特定组件的爆炸视图。图11是缆绳张紧组件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缆绳张紧组件的后视图。图13是缆绳保护件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缆绳保护件的侧视图。图15是图14中沿15-15线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16是电机和手动越控组件的平面视图。图17是图16中沿17-17线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18是图17中一部分的爆炸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窗户组件1 (以下简称“窗户”)具有舷窗3和设置为能展开以至少阻 止一些光从舷窗3通过的遮光帘5和7。遮光帘5和7中的每一个都由任意已知类型的通 常用于遮光帘的打褶材料制成,且能被相对紧密地压缩例如至低于半英寸的高度,从而其 在窗顶部占据最小的空间以提供无阻碍的视野允许光完全无阻碍地通过舷窗3。遮光帘5 由可允许一些光通过的半透明材料制成。每个遮光帘都能被伸展至任何所希望的位置。从 两个遮光帘都在窗顶部的完全压缩位置,首先遮光帘5可移动至所希望的位置,例如图1中 所示的部分伸展位置。在遮光帘5被伸展时遮光帘7保持完全压缩。当遮光帘5被完全伸 展时,遮光帘7能被移动至任何所希望的位置。以此种方式,对于允许多少光从窗通过,乘 客具有无限度的选择。尽管窗户1可为在任何环境中设置的任何类型的窗户,本发明披露为特别适用于 于飞机窗户。如图4和9所示,飞机窗户通常具有与将其安装至的特定机身的曲率相配合 的轮廓。窗户1具有内窗玻璃9和外窗玻璃11。马达驱动装置15 (参见图4、5和9)设置 为操作遮光帘5和7。装置15设置在外壳17内且由安装至后壳的面板19保持在适当位 置。内窗玻璃9由卡扣装配至面板19的槽(未示出)内的定位件21固定。外窗玻璃11被 卡扣装配至外壳凸缘的定位件23固定。因此,遮光帘5和7被设置在窗玻璃9和11之间 窗的内部空间内。遮光帘5和7和一些相关的驱动装置组件如图10所示。遮光帘显示为其完全压 缩形式。在遮光帘5的底部为由顶盖27、底盖29和管道31组成的杆25。顶盖27和底盖 29设置为能被卡扣装配至管道31上从而保证其处于适当的位置。底盖27由遮光帘5的底部褶穿过,然后卡扣装配至管道31上。这样褶被安装至杆25。因此,当杆25被移动时,其 移动产生遮光帘5的伸展或压缩。底盖29为装饰性的,用于美观地完成遮光帘杆的外观。轴(或转轴)33设置为插入至管道31的通孔内部。图3最优地示出了轴33 的端部从管道31突出使得其能承载齿轮35和37。当设置在承载体36内部时,齿轮35滑 动至轴33的其上具有平面39的端部。当轴33的端部通过开口 34至承载体36的轴套34a (参见图3、5、7和10)内以到达齿轮35时,承载体36与齿轮35同时地安装至轴33上。齿 轮35具有相对应的平面41使得其被锁定以与轴共同旋转。类似地,在齿轮37被设置在承 载体38内部时,其被锁定在轴的另一端以此可被旋转。因为下面将显示的原因,齿轮37是 主动齿轮,齿轮35是从动齿轮。当齿轮37被驱动时,其移动将与外壳17内的齿条43 (参 照图6和7在下文详述)配合以移动杆25向上和向下以压缩和伸展遮光帘5。因为从动的 齿轮35通过轴33与主动的齿轮37连接,两个齿轮将共同转动以产生杆25沿着窗的没有 任何杆扭曲或齿轮锁死在齿条上的平稳动作。遮光帘7具有相似的设置。特别地,杆45由顶盖47、底盖49和管道51组成。顶 盖47和底盖49设置为能被卡扣装配至管道51上从而保证其处于适当的位置。顶盖47由 遮光帘7的底部褶穿过,然后卡扣装配至管道51上。以这种方式褶被安装至杆45。因此, 当杆45被移动时,其移动产生遮光帘7的伸展或压缩。底盖49由遮光帘5的顶部褶穿过, 然后卡扣装配至管道51上。因此,遮光帘5被悬挂在杆25和45之间。轴53设置为插入至管道51的通孔内部。轴53的端部从管道51突出使得它们能 承载齿轮55和57。当设置在承载体56内部时,齿轮55套入轴53的端部,该端部具有平面 59。齿轮55具有相对应的平面61使得相互锁定以共同旋转。类似地,在齿轮57被设置在 承载体58内部时,其被可锁定安装在轴53的另一端以此可被旋转。因为下面将显示的原 因,齿轮55是主动齿轮,齿轮57是从动齿轮。当齿轮55被驱动时,其移动将与外壳17内 的齿条43配合以移动杆45向上和向下以压缩和伸展遮光帘5和7。因为从动齿轮57通过 轴53与主动齿轮55连接,两个齿轮将共同转动以使杆45产生平稳的运动,这与杆25的运 动情况类似。图3清楚地显示了缆绳63容纳在承载体36的通道75内部。缆绳从承载体36继 续下降至张紧组件67 (参见图5),然后在定位件77的另一侧成环状向上返回至转轮65。 定位件在外壳17 (参见图4)的侧面,如下文进一步详述。缆绳63和定位件77的并排在图 3中最优地显示,其显示出缆绳63位于定位件77和盖160 (参见图4)形成的凹陷内。当 然,在遮光帘的另一侧缆绳63a、定位件77a和盖160a显示出相似的设置。轴33和53由拉挤碳纤维制成。盖27、29、47和49由塑料制成,且其都可以彼此 相同。现在转至图5,其显示出马达驱动装置15以及遮光帘5和7。杆25被示出,承载体 36和38安装在轴33的端部,轴33容纳在杆25内。类似地,杆45被示出,承载体56和58 安装在轴53的端部,轴53容纳在杆25内。同步缆绳63构成的环经过承载体36和58,其 与马达驱动的转轮65配合作为同步缆绳驱动器的部分,这样的同步缆绳驱动器可由Stock Drive Products公司获得。同步缆绳63具有直的包裹在尼龙外皮内的不锈钢线编织形成 中心束的中心部分。围绕尼龙外皮螺旋缠绕的是由包裹在尼龙外皮内不锈钢线编织形成的 中心束制成的另一部分。当同步缆绳置于转轮65上时,螺旋缠绕缆绳部分装配至转轮内且与其内特别尺寸和配置的螺旋凹槽啮合,从而转轮的旋转产生缆绳的线性运动。缆绳63在马达驱动的转轮65和缆绳张紧组件67 (参照图11和12在下文详述) 之间被拉长。缆绳保护件105 (联系图13-15在下文详述)安装至邻近缆绳63和转轮65。 马达69驱动转轮65。因为缆绳63与转轮内的凹槽啮合,转轮65的旋转产生缆绳63的相 对应的线性运动。承载体56为主动承载体,因为其固定至缆绳63上且被其驱动。如图10所示,承 载体56在其端壁73内具有孔71。(参照图3中主动承载体38较佳地显示了孔71)。此孔 71完全地穿过承载体38至相对端壁的类似开口(未示出)。缆绳63通过这些开口中的一个 插入且通过另一个退出以完全地穿过承载体38。缆绳63通过插入至螺纹孔74内的固定螺 钉(未示出)附接至承载体56。不同地,承载体36具有加长的通道75完全地从一端至另一 端贯穿。缆绳63在通道75内自由地运动。通道75可为弯曲的,例如图10中所示的,可与 缆绳63的弧形相配合。操作时,马达69用于伸展和压缩遮光帘7。根据是否希望伸展或压缩遮光帘7,马 达69被控制至以特定方向转动,且根据所希望的遮光帘移动多少其驱动转轮65转动特定 的数量。依次地,转轮65产生缆绳63的线性运动。因为承载体56被安装至缆绳63,它们 都共同移动。当承载体56移动时,且因为其联系的齿轮55与齿条43配合,齿轮将与轴53 旋转。轴53的旋转将导致在轴的相对端部的齿轮57旋转。因为齿轮57与齿条43配合, 杆45的两端都将同步地移动以如所希望地平稳地放置遮光帘。因此,由于缆绳63被固定 至主动承载体56而不是从动承载体36,马达69只驱动遮光帘7而不是遮光帘5。类似地,在遮光组件的另一侧,缆绳63a在马达驱动的转轮65a和缆绳张紧组件之 间被拉伸。电机69a使转轮65a转动。因为缆绳63a与转轮65a内的凹槽啮合,转轮65a 的旋转产生相对应的缆绳63a的线性运动。缆绳63a被附接于主动承载体38。接着缆绳 63a继续通过从动承载体58,其与从动承载体36具有相同的结构。从动承载体58没有附 接至缆绳63a,缆绳63a可自由地移动穿过承载体58。在操作中,马达69a用于伸展和压缩遮光帘5,马达69a驱动转轮65a时,马达69a 受控制往某一方向旋转取决于遮光帘5是需要拉伸还是压缩,马达69a需要旋转多少圈数 还取决于遮光帘5需要多少的运动量。转轮65a的旋转使缆绳63a做线性运动。由于承载 体38安装在缆绳63a上,因此它们可以一起运动。随着承载体38的运动,由于它的关联齿 轮37与齿条43相啮合,该关联齿轮37将和轴33 —起转动,轴33的转动促使在轴另一端 上的齿轮35旋转。由于齿轮35与齿条43相啮合,杆25的两端将同步顺畅地移动,根据需 求来定位遮光帘。由于缆绳63a固定在主动的承载体38上,而没有固定在从动的承载体58 上,因此,马达69a只驱动遮光帘5,而不驱动遮光帘7。马达69和69a接收来自飞机上的电源(未示出)的电力,通过外壳17上的连接头 101把电力传给窗户组件。连接头101通过电线99向位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控制电路 103供电,该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外壳17上。马达驱动装置15通过外壳17侧边缘上的定位件77和77a (它们互为镜像)被固 定在窗户组件1中,如附图4,附图6和7更详细的显示了定位件。定位件77a具有一个在 其一侧凹入的槽79。槽79由前壁81和后壁83所限定。齿条43嵌入前壁81中并朝向槽 79。承载体38沿槽79移动并且齿轮37与齿条43啮合。缆绳63a在这些图中也是可以看见的,轴套34a的开口 34接纳轴33。如图11和图12所示,缆绳张紧组件67包括转轮85和86,转轮85和86可旋转地 安装在板87上,板87枢转地安装在轴台91上。板87绕支点94相对于轴台91旋转。一 个设定点调节螺钉93插入板87上的螺纹孔92中。如果螺钉93没有被拧紧,则可以在轴 台91的孔95中滑动,螺钉93在孔中的定位可以通过拧紧来实现。在操作中,缆绳63缠绕 在转轮65、85和86上。由于板87是围绕支点94枢转设置的,因此缆绳63上的张力可以 被调整。当达到所需的张力时,螺钉93被拧紧来保持其在板89上的位置。图13至图15显示了缆绳保护件105的详细情况。缆绳保护件105具有一个与转 轮65同心的曲面107,转轮65置于曲面107中。如图14与图15所示的,转轮65与曲面 107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缆绳63置于转轮65和曲面107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因马达给缆 绳65施加力的不同而导致缆绳63脱离转轮65情况的发生。这里有左、右两个缆绳保护件 105,两缆绳保护件互为镜像。如图16和17所示,窗户组件1还具有一个手动越控组件111。设置手动越控组 件111是为了在停电的时候仍可操作遮光帘。马达69具有一个六角型驱动轴113,驱动轴 113安装盒体中,该盒体由下盒体114a和上盒体114b组成。驱动轴113通过手动越控组 件111带动输出轴115旋转。输出轴115具有自身的转轮驱动端可驱动地与转轮65耦合。 输出轴115的另一端也是六角型。耦合器123可滑动地安装在轴113和115相互毗邻的六 角型端部。弹簧125在耦合器123的肩部127和下盒体的肩部129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因 此,弹簧125将耦合器123推压至耦合位置。耦合器123位于耦合位置时,马达驱动轴113 的旋转力将通过轴115传递给转轮65。手动越控组件111包括一个垂直轴117,垂直轴117的端部具有一个锥形齿轮 119,锥形齿轮119与输入轴115的锥形齿轮121相啮合。轴117的顶部具有一个开口 150 (参见图8),该开口用于接纳工具(未示出),该工具可以插入并手动地旋转垂直轴117。由于 垂直轴117和锥形齿轮119 一起旋转,因此锥形齿轮121可以带动轴115转动。然而,由于 轴113和115相互耦合,马达69将对手动地旋转轴115造成妨碍。为了避免这种阻碍,需 要设置了一个滑动盖131。盖131鼓起的两侧152可在杆154和上盒体114b的上表面155 滑动。从图18中可以看出,两侧152的直底边156啮合在杆154的下面,而顶部158在表 面155上。盖131具有一个底边缘133,底边缘133具有轴115能够通过的半开口 135。边缘 133的壁限定的开口 135顶住耦合器123。如图16和17所示,盖131处于静止位置时,弹 簧125向右推动耦合器123,耦合器123同样向右推压该边缘。盖131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 壁137作为手指的抓握部。手指勾住壁137往抵抗弹簧125压力的方向推动盖子131,盖子 131可以被手动地向左移动。轴117的开口 150被打开,以便工具插入。工具插入开口后, 盖131在弹簧125的作用下不能回到初始位置。因此,盖131将一直处于偏离位置,直至转 动工具的被拔出。由于盖131移动到偏离位置,边缘133推动耦合器123至滑动离开输出轴115,因 此驱动轴113和输出轴115相互分离。这使输出输出轴115可以在轴117和齿轮119、112 提供的旋转力下旋转而不受马达干扰。为了防止遮光帘发生误动,马达69和69a各自具有一个电磁制动器165,当遮光帘到达预定位置时,电磁制动器165被电子控制装置激活。马达同时也设置有齿轮头 (gearhead) 170。马达69和69a可以采用福尔哈伯(Faulhaber)的编号为2232V0085部 件。电磁制动器165可以采用惯性动力有限责任公司(Inertia Dynamics LLC)的编号为 M1701-0005部件。机器头可以采用福尔哈伯(Faulhaber)的编号为104250的部件。尽管机动装置15仅披露了马达驱动的方案,其余不采用马达的装置15也是非常 有用的。马达69和69a可以由一个手动驱动装置所取代,例如类似于本文所揭示的手动越 控组件111,此时其作为一个常态的驱动器而不是作为越控装置。然而,其他手动驱动装置 也可以作用于转动转轮65并移动缆绳63,以便于产生线性运动来实现遮光帘的伸缩。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体现在每一个新特征和每个特征 的组合,包括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是特征的组合并没有明 确记载在实施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操作遮光帘的机动装置,所述遮光帘用于控制穿过窗户的光量,该机动装 置包括遮光帘,其可随杆组件在壳体内的运动而相对于所述窗户伸缩,所述杆组件与所述遮 光帘的一端连接;马达,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与由马达驱动的第一转轮连接;缆绳,其绕在所述马达驱动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二转轮安装于所述壳 体且远离所述第一转轮;以及连接在所述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缆绳之间的部件,所述部件随所述缆绳在所述壳体内 的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遮光帘的伸缩,所述缆绳随所述 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组件具有从所述杆组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轴; 所述部件具有一个齿轮;另一所述部件与所述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每一所述部件的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轴的两端,且分别与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齿条啮 合,以便两个所述齿轮随所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沿所述壳体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通过一个缆绳张紧组 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一个承载体,所述承载 体设有与所述承载体旋转连接的齿轮,且所述缆绳固定于所述承载体。
5.—种用于驱动在一个壳体内运动的遮光装置的机动装置,所述遮光装置用于控制穿 过窗户的光量,该机动装置包括第一遮光帘和第二遮光帘,所述第一遮光帘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以及固定在 第一杆组件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杆组件可在所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二遮光帘具有固定 在所述第一杆组件上的第一端以及固定在第二杆组件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组件可在所 述壳体内运动,所述第一遮光帘和所述第二遮光帘随所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中的至 少一个在所述壳体内的运动而相对于所述窗户作伸缩运动;第一马达,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马达与马达驱动的第一转轮连接; 第一缆绳,其绕在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二转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远 离所述第一转轮的位置;第二马达,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马达与马达驱动的第三转轮连接; 第二缆绳,其绕在所述马达驱动的第三转轮与第四转轮之间,所述第四转轮固定于所 述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三转轮的位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与 所述第一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第二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部件与 所述第二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缆绳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所述第三部件随所述第一缆绳在所述壳体 内的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遮光帘的伸缩,所述第一缆绳随所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缆绳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第二部件随所述第二缆绳在所述壳体 内的所述第三转轮与所述第四转轮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遮光帘的伸缩,所述第二 缆绳随所述第三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绳在所述第一转轮与所 述第二转轮之间沿第一路径运动,且所述第二缆绳在所述第三转轮与所述第四转轮之间沿 第二路径运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路径上,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 第四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绳与所述第一部件非驱 动地配合,且所述第二缆绳与所述第四部件非驱动地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设有一个齿轮,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 部件的所述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的两端,且与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齿条啮合,以 便两个所述齿轮随所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沿所述壳体运动;所述第二杆组件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从所述第二杆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三部件和所述第四部件均设有一个齿轮,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齿轮与所述第四 部件的所述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轴的两端,且分别与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齿条啮合,以 便两个所述齿轮随所述第三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沿所述壳体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通过一个第一缆绳张 紧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四转轮通过一个第二缆绳张紧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件具有第三承载体,所 述第三承载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承载体旋转连接的齿轮,且所述第一缆绳固定在所述第三 承载体上,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承载体,所述第二承载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承载体 旋转连接的齿轮,且所述第二缆绳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一个第一承载 体,所述第一承载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体旋转连接的齿轮,其中,所述第一缆线与所 述第一承载体非驱动地配合,其中所述第四部件包括一个第四承载体,所述第四承载体上 设有与所述第四承载体旋转连接的齿轮,其中所述第二缆绳与所述第四承载体非驱动地配合 O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一端驱动所述第一转轮,另一端通过第一耦合器与所 述第一马达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时所述第一耦合器位于耦合 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可移动地安装且通过弹簧加载地位于所述耦合位置,第一手动 分离装置可移动地推动所述弹簧,使所述第一耦合器位于分离位置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与 所述第一马达的驱动轴分离,所述第一耦合器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输出轴可由 第一手动转动装置转动;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驱动所述第三转轮,另一端通过第二耦合器与所述第二马达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时所述第二耦合器位于耦合 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器可移动地安装且通过弹簧加载地位于所述耦合位置,第二手动 分离装置可移动地推动所述弹簧,使所述第二耦合器位于分离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输出轴 与所述第二马达的驱动轴分离,所述第二耦合器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输出轴可由第 二手动转动装置转动。
13.一种用于驱动一个在壳体内运动的遮光装置的机动装置,所述遮光装置用于控制 穿过窗户的光量,所述遮光装置具有第一遮光帘及第二遮光帘,该机动装置包括可在所述壳体内运动的第一杆组件,所述第一杆组件与所述第一遮光帘的第一端及所 述第二遮光帘的第一端连接;可在所述壳体内运动的第二杆组件,所述第二杆组件与所述 第二遮光帘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遮光帘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遮光帘与 所述第二遮光帘随所述第一杆组件与第二杆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壳体内的运动而相 对于所述窗户作伸缩运动;第一缆绳,其绕在马达驱动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并沿第一路径运动; 第二缆绳,其绕在马达驱动第三转轮与第四转轮之间,并沿第二路径运动; 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一侧的对应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路径上,且所述第 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只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缆绳连接;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另一侧的对应端部位于所述第二路径上,且只有 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没有与所述第一缆绳连接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缆绳连 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通过第一缆绳张紧 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第四转轮通过第二缆绳张紧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 述第一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齿条啮合,以便两个 所述齿轮随所述第一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沿所述壳体运动;所述第二杆组件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从所述第二杆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 述第二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齿条啮合,以便两个 所述齿轮随所述第三转轮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而沿所述壳体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在壳体内运动的遮光装置的机动装置,遮光装置具有第一及第二遮光帘,该机动装置包括可在壳体内运动的第一杆组件,第一杆组件与第一遮光帘的第一端及第二遮光帘的第一端连接,可在壳体内运动的第二杆组件,第二杆组件与第二遮光帘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遮光帘的第二端固定在壳体上,第一及第二遮光帘随第一及第二杆组件的至少一个的运动伸缩;第一缆绳绕在第一与第二转轮之间,并沿第一路径运动;第二缆绳绕在第三与第四转轮之间,并沿第二路径运动;第一及第二杆组件的对应一端位于第一路径,且第一及第二杆组件中只有一个与第一缆绳连接;第一及第二杆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路径,且只有未与第一缆绳连接的杆组件与第二缆绳连接。
文档编号E06B9/68GK102108832SQ20101054265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拜伦·R·诺尔斯, 约翰·Y·卡明 申请人:航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