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19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致动器。
背景技术
车辆用门锁致动器 通过驱动电动机来使配设在车辆的门上的门锁装置的锁定杆向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转动。在专利文献I及2所记载那样的现有的门锁致动器中,在驱动锁定杆时,若向电动机通电后经过规定时间,则由计时器停止向电动机的通电。为了使锁定杆可靠地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移动,向电动机的通电时间需要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富裕而设定得稍长一些。然而,当锁定杆到达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时,锁定杆的摆动被机械地限制,因此虽然为通电状态也无法使电动机旋转,电动机产生轰鸣声。另外,若在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处对电动机通电,则最坏的情况下电动机会烧损。因此,在现有的门锁致动器中,由于需要设置PTC热敏电阻等保护元件或保护电路来防止电动机的烧损,因此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3-742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810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机械地限制动作的状态下不向电动机通电的门锁致动器。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门锁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朝向与被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对应的方向旋转的电动机;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向锁定方向或解锁方向转动,且被施力为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消失时向中立位置复位的凸轮构件;具备与门锁装置的锁定杆连结的臂部,且设置成能够从锁定位置至解锁位置摆动的锁定构件;配设成能够摆动,且保持可动触点的开关构件;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以及能够与电源连接且经由所述可动触点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电连接的第二固定触点及第三固定触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形成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且不与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解锁驱动区域;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抵接且不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抵接的锁定驱动区域;位于所述解锁驱动区域与所述锁定驱动区域之间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过渡区域,所述凸轮构件具备摆动引导部,其能够在所述中立位置处使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摆动至所述解锁位置,且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锁定方向旋转至规定角度的锁定完成角度期间逐渐缩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解锁方向的可摆动范围,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解锁方向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解锁完成角度期间逐渐缩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锁定方向上的可摆动范围;第一操作部,其通过从所述锁定完成角度进一步向所述锁定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开关构件向所述解锁驱动区域摆动;第二操作部,其通过从所述解锁完成角度进一步向所述解锁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开关构件向所述锁定驱动区域摆动,所述锁定构件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能够与所述开关构件抵接,通过摆动至所述锁定位置而使位于所述锁定驱动区域的所述开关构件摆动至所述过渡区域,且通过摆动至所述解锁位置而使位于所述解锁驱动区域的所述开关构件摆动至所述过渡区域。根据该结构,在通过电动机来驱动锁定构件的情况下,凸轮构件在使锁定构件完全移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后,使开关构件摆动而停止向电动机通电。由此,能够避免在向电动机通电的同时机械地停止电动机的旋转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轰鸣声的产生或电动机的烧损。因此,不需要电动机的保护电路,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在通过手动操作来使锁定构件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摆动时,锁定构件使开关构件摆动,由此能够闭合电路 而向电动机通电,因此保证接下来的供电时的适当的动作。另外,本发明的门锁致动器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沿所述锁定构件的摆动的轴向错开设置,所述开关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操作部抵接但不能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抵接的第一被操作部;不能与所述第一操作部抵接但能够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抵接的第二被操作部。根据该结构,能够独立地设计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开关构件摆动的时机。另外,本发明的门锁致动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凸轮构件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刚刚消失后通过惯性力来维持旋转。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切断电动机的通电后,也能够使开关构件进一步摆动,因此能够完全地切断电路,不会产生振动。另外,本发明的门锁致动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开关构件能够与所述锁定构件同轴地摆动,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开关构件相互限制彼此的相对摆动角度。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通过锁定构件的摆动来使开关构件向过渡区域移动。另外,本发明的门锁致动器可以构成为,所述摆动引导部具备以夹入设置在所述锁定构件上的凸轮从动件的方式形成,且限制凸轮从动件的摆动范围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凸轮面及第二凸轮面。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不发生干涉,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锁定构件锁定方向的摆动的轮廓和解锁方向的摆动的轮廓。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而使锁定构件摆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后,使开关构件摆动来断开向电动机供电的电路,因此不会在机械地限制锁定构件的摆动的同时向电动机通电。由此,能够防止电动机的烧损,因此不需要保护电路。


图I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3表示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凸轮构件,(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图4表示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锁定构件,(A)是俯视图,⑶是侧视图。图5表示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开关构件,(A)是俯视图,⑶是侧视图。图6是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可动触点的俯视图。图7是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壳体的俯视图。图8是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电路图。图9是表示图I的门锁致动器的解锁状态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开始的锁定操作中途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开始的锁定完成时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从图11的状态开始使凸轮构件进一步转动了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从图12的状态开始开关构件摆动至解锁驱动区域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从图13的状态开始凸轮构件进一步转动了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状态开始凸轮构件复位到中立位置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开始的解锁操作的中途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开始的解锁操作完成时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从图17的状态开始凸轮构件进一步转动了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从图18的状态开始凸轮构件进一步转动了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从图19的状态开始凸轮构件进一步转动了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开始通过手动而成为锁定状态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开始通过手动而成为解锁状态的门锁致动器的结构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符号说明I…壳体2…电动机4…凸轮构件5…臂部6…锁定构件
7…开关构件8…复位弹簧9…凸轮从动件10…摆动引导部11…第一凸轮面12…第二凸轮面13…第一操作部14…第二操作部 15…第一限制部16…第二限制部17…第一被操作部18…第二被操作部19…被限制部20…可动触点 27…第一固定触点28…第二固定触点29…第三固定触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至此,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该门锁致动器是驱动搭载在车辆的门上的门锁装置来进行上锁或解锁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中,在壳体I中收容有电动机2 ;在电动机2的作用下旋转的蜗杆3 ;被蜗杆3驱动而以轴4a为中心旋转的作为蜗轮的凸轮构件4 ;具有与切换门锁装置的锁定、解锁状态的锁定杆(未图示)连结的臂部5,且被轴6a枢轴支承为能够在凸轮构件4上摆动的锁定构件6 ;被枢轴支承为能够与锁定构件6同轴地摆动的开关构件7。锁定构件6能够在对门锁装置上锁的锁定位置与对门锁装置进行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摆动,图I中实线所图示的摆动位置为解锁位置,双点划线所图示的摆动位置为锁定位置。另外,锁定构件6经由线缆等与设置在车辆的门上的锁定旋钮(未图示)连结,根据锁定旋钮的操作而能够通过手动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如图2所示,凸轮构件4被复位弹簧8以向图I所示的中立位置复位的方式施力而进行旋转。另外,凸轮构件4在被电动机2驱动而旋转的情况下,在电动机2的驱动力刚刚消失后,通过自身的惯性力而克服复位弹簧8的作用力,从而能够维持稍向同一方向旋转的状态。而且,如图3中详细示出的那样,凸轮构件4在其上表面设有摆动引导部10,该摆动引导部10构成收纳突出设置在锁定构件6上的凸轮从动件9并对其进行引导的面凸轮。摆动引导部10具有夹入凸轮从动件9的第一凸轮面11和第二凸轮面12。第一凸轮面11确定锁定构件6的可摆动范围内的解锁位置侧的界限位置,第二凸轮面12确定锁定构件6的可摆动范围内的锁定位置侧的界限位置。图3中,在由复位弹簧8确定的凸轮构件4的中立位置处,将凸轮从动件9所在的角度位置(原点)以中立角度NP表示。摆动引导部10在该中立角度NP处能够将锁定构件6在从锁定位置至解锁位置的整个范围内摆动。摆动引导部10中,随着从中立角度NP朝向图示的规定的锁定完成角度LK第一凸轮面11的位置向径向内侧变化,随着从中立角度NP朝向图示的规定的解锁完成角度UL第二凸轮面12的位置向径向外侧变化。当凸轮从动件9的位置从中立角度NP朝向锁定完成角度LK移动,S卩,凸轮构件4向顺时针方向(锁定方向)转动时,第一凸轮面11向凸轮构件4的径向内侧移动,因此锁定构件6的解锁位置侧的可摆动范围逐渐变窄,锁定构件6朝向锁定位置摆动。第一凸轮面11形成为,当凸轮构件4转动至锁定完成角度LK时锁定构件6到达锁定位置。另外,当凸轮从动件9的位置从中立角度NP朝向解锁完成角度UL移动,S卩,凸轮构件4向逆时针方向(解锁方向)转动时,第二凸轮面12向解锁方向移动,因此锁定构件 6在锁定方向上的可摆动范围逐渐变窄,锁定构件6朝向解锁位置摆动。第二凸轮面12形成为,当凸轮构件4转动至解锁完成角度UL时锁定构件6到达解锁位置。摆动引导部10从锁定完成角度LK进一步至规定的过锁定角度OL为止及从解锁完成角度UL进一步至规定的过解锁角度OU为止分别以第一凸轮面11及第二凸轮面12在径向上的位置不变化的方式延伸。从而,凸轮构件4从锁定完成角度LK至过锁定角度OL为止能够在不使锁定构件6摆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向锁定方向转动,且从解锁完成角度UL至过解锁角度OU为止能够在不使锁定构件6摆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向解锁方向转动。另外,凸轮构件4进而在向下方呈圆筒形突出的部分的外周突出设置有第一操作部13及第二操作部14,该第一操作部13及第二操作部14沿轴4a的轴向错开而突出设置在不同的角度位置处。如图4所示,锁定构件6具有在开关构件7的两侧上方向径向突出地形成的第一限制部15及第二限制部16。如图5所示,开关构件7具有在不同的角度位置处沿轴6a的轴向错开而向凸轮构件4侧突出地形成的第一被操作部17及第二被操作部18。第一被操作部17虽能够与凸轮构件4的第一操作部13抵接,但无法与第二操作部14抵接,另外,第二被操作部18无法与凸轮构件4的第一操作部13抵接,但能够与第二操作部14抵接。另外,开关构件7具有以位于锁定构件6的第一限制部15与第二限制部16之间的方式突出地形成的被限制部19。由此,锁定构件6与开关构件7相互限制彼此的相对的摆动角度。而且,开关构件7在向凸轮构件4的相反侧延伸的部分的下表面上保持具有图6所示的三个触点部20a、20b、20c的可动触点20。图7表示壳体I的内表面。壳体I通过将树脂模制成型而成,并在成型时镶嵌设置如下构件与电动机2的输入端子连接的一对电动机端子21、22 ;与外部的电路连接的三个输入端子23、24、25 ;分别由金属板构成,连接电动机端子21与输入端子23的电路26 ;与电动机端子22连接且与由开关构件7保持的可动触点20的触点部20a接触的第一固定触点27 ;与输入端子24连接且与可动触点20的触点部20b接触的第二固定触点28 ;及与输入端子25连接且与可动触点20的触点部20c接触的第三固定触点29。第一固定触点27在触点部20a的摆动范围整体内呈圆弧状延伸,由此即使开关构件7摆动也始终与可动触点20的触点部20a接触。第二固定触点28在触点部20b的摆动范围的图中仅上侧部分呈圆弧状延伸。另外,第三固定触点29在触点部20c的摆动范围的图中仅下侧部分呈圆弧状延伸。由此,形成可动触点20虽与第一固定触点27及第二固定触点28接触但不与第三固定触点29的解锁驱动区域AU ;可动触点20虽与第一固定触点27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但不与第二固定触点28接触的锁定驱动区域AL ;位于解锁驱动区域AU与锁定驱动区域AL之间、可动触点20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全都接触的过渡区域AN。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在电气上构成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另外,在对门锁装置上锁(解锁一锁定)时及对门锁装置解锁(锁定一解锁)时,通过对输入端子23、24、25进行图示那样的组合,由此输入正电压、负电压及不输入电压。 图9至图22按顺序详细地对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中的门锁装置的上锁及解锁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与图I同样地表示通常的解锁状态。在通常的解锁状态下,作为后述的解锁操作的结果,可动触点20如图示那样位于锁定驱动区域AL。在利用该门锁致动器进行上锁时,如图8所示那样,向输入端子23施加负电压,不向输入端子24施加电压,且向输入端子25施加正电压,且施加认为以下所说明的上锁动作所必须的时间加上充分的富裕时间而得到的规定时间。电动机2构成为,在施加了这样组合的电压时,使蜗杆3正转,而使凸轮构件4向顺时针方向(锁定方向)转动。当凸轮构件4向锁定方向转动时,第一凸轮面11使凸轮从动件9向凸轮构件4的径向内侧移动,因此锁定构件6朝向锁定位置摆动。当锁定构件6某种程度上摆动时,如图10所示,锁定构件6的第一限制部15与开关构件7的被限制部19抵接。于是,锁定构件6的进一步摆动因第一限制部15按压被限制部19而产生使开关构件7 —体地摆动的结果。如图11所示,当凸轮构件4转动至锁定完成角度LK时,锁定构件6摆动至锁定位置,通过该锁定构件6的转动,而使开关构件7的可动触点20摆动至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过渡区域。如图12所示,当凸轮构件4从锁定完成角度LK朝向过锁定角度OL进一步转动时,锁定构件6不进行这以上的摆动,但凸轮构件4的第一操作部13与开关构件7的第一被操作部17抵接而仅使开关构件7进一步摆动。如图13所示,当通过第一操作部13按压第一被操作部17而使开关构件7摆动,从而可动触点20到达不与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解锁驱动区域AU时,施加到第三固定触点29上的电压无法向与电动机2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27传递,因此电动机2的驱动力消失。然而,凸轮构件4在其惯性力的作用下,在短暂的时间内克服复位弹簧8而继续向锁定方向转动,如图14所示,使开关构件7进一步摆动,而使可动触点20移动至完全从第三固定触点29隔离的解锁驱动区域AU的内部。由此,即使向输入端子25继续供电,也能够间歇性地防止可动触点20与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振动。之后,如图15所示,凸轮构件4通过复位弹簧8复位到中立角度NP。然而,该凸轮构件4向中立角度NP的复位不会引起锁定构件6及开关构件7发生摆动。即,第二凸轮面12形成为在从过锁定角度OL至中立角度NP的范围内能够使凸轮从动件9移动至与锁定构件6的解锁位置对应的位置。在从该锁定状态开始利用该门锁致动器进行解锁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那样,向输入端子23施加正电压,向输入端子24施加负电压,且不向输入端子25施加电压。此时,固定触点20位于解锁驱动区域AU,固定触点20与第一固定触点27及第二固定触点28导通,因此电动机2使蜗杆3反转而使凸轮构件4向逆时针方向(解锁方向)转动。凸轮构件4的第二凸轮面12从中立角度NP至解锁完成角度UL逐渐向径向外侧移动,凸轮从动件9的锁定方向上的可摆动范围变窄。由此,使锁定构件6随着凸轮构件4向解锁方向的转动而朝向解锁位置摆动。如图16所示,当锁定构件6摆动时,首先锁定构件6的第二限制部16与开关构件7的被限制部19抵接。S卩,凸轮构件4的进一步转动使锁定构件6与开关构件7 —体地摆 动。如图17所示,当凸轮构件4转动至解锁完成角度UL而锁定构件6摆动至解锁位置时,开关构件7摆动至使可动触点20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过渡区域。而且,当凸轮构件4从解锁完成角度UL朝向过解锁角度OU转动时,锁定构件6不进行这以上的摆动,但如图18所示,凸轮构件4的第二操作部14与开关构件7的第二被操作部18抵接而使开关构件7进一步摆动。通过凸轮构件4的进一步转动,如图19所示,使开关构件7摆动至可动触点20不与第二固定触点28接触的锁定驱动区域AL。由此,停止向电动机2的供电,但如图20所示,凸轮构件4的基于惯性力的转动使得开关构件7进一步摆动,而使可动触点20完全位于锁定驱动区域AL的内部。之后,通过复位弹簧8使凸轮构件4向中立角度NP复位时,返回图9所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中,除利用上述的电动机2的驱动外,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即通过使用者对门锁装置进行操作,而使锁定构件6在外力下摆动。例如,当使用者对门锁装置进行钥匙操作时,门锁装置的锁定杆摆动,与此连动地锁定构件6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摆动。另外,当使用者对车辆的锁定旋钮(未图示)进行手动操作时,经由线缆等与锁定旋钮连结的锁定构件6与此联动地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摆动。如图21所示,在从图9的状态开始手动对锁定构件6进行操作,而使双点划线所示的解锁位置处的锁定构件6摆动至实线所示的锁定位置时,与因凸轮构件4的转动引起的锁定构件6的摆动的情况同样地,在此过程中,锁定构件6的第一限制部15与开关构件7的被限制部19抵接而使开关构件7摆动。因此,当使锁定构件6摆动至锁定位置时,使可动触点20移动至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过渡区域AN0另外,如图22所示,在从图15的状态开始手动对锁定构件6进行操作而使双点划线所示的锁定位置处的锁定构件6摆动至实线所示的解锁位置时,锁定构件6的第二限制部16与开关构件7的被限制部19抵接而使开关构件7摆动,由此使可动触点20移动至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过渡区域AN。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致动器中,在手动对臂部5进行操作而使锁定构件6摆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可动触点20均处于与第一固定触点27、第二固定触点28及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状态。由此,即使在对输入端子23、24、25施加用于图8所示的锁定动作的电压的组合或用于解锁动作的电压的组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动机2向规定的方向驱动,而使锁定构件6摆动。本发明的门锁致动器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的变形。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连结锁定构件6与门锁装置的锁定杆(未图示)的结构,但也可以经由其它中间构件来将锁定构件6与锁定杆连结,还可以将锁定构件6作为门锁装置的锁定杆。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构件6移动至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后,切断电动机2的 通电,但也可以在锁定构件6移动至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的同时或这之前切断电动机2的通电。这种情况下,在电动机2及凸轮构件4的惯性力的作用下,电动机2停止后仍能使凸轮构件4继续旋转,由此能够使锁定构件6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朝向与被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对应的方向旋转的电动机; 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向锁定方向或解锁方向转动,且被施力为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消失时向中立位置复位的凸轮构件; 具备与门锁装置的锁定杆连结的臂部,且设置成能够从锁定位置至解锁位置摆动的锁定构件; 配设成能够摆动,且保持可动触点的开关构件; 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以及能够与电源连接且经由所述可动触点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电连接的第二固定触点及第三固定触点,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形成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且不与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解锁驱动区域;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抵接且不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抵接的锁定驱动区域;位于所述解锁驱动区域与所述锁定驱动区域之间且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过渡区域, 所述凸轮构件具备摆动引导部,其能够在所述中立位置处使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摆动至所述解锁位置,且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锁定方向旋转至规定角度的锁定完成角度期间逐渐缩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解锁方向的可摆动范围,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解锁方向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解锁完成角度期间逐渐缩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锁定方向上的可摆动范围;第一操作部,其通过从所述锁定完成角度进一步向所述锁定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开关构件向所述解锁驱动区域摆动;第二操作部,其通过从所述解锁完成角度进一步向所述解锁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开关构件向所述锁定驱动区域摆动, 所述锁定构件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能够与所述开关构件抵接,通过摆动至所述锁定位置而使位于所述锁定驱动区域的所述开关构件摆动至所述过渡区域,且通过摆动至所述解锁位置而使位于所述解锁驱动区域的所述开关构件摆动至所述过渡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沿所述锁定构件的摆动的轴向错开设置, 所述开关构件具备能够与所述第一操作部抵接但不能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抵接的第一被操作部;不能与所述第一操作部抵接但能够与所述第二操作部抵接的第二被操作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构件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刚刚消失后通过惯性力来维持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构件能够与所述锁定构件同轴地摆动, 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开关构件相互限制彼此的相对摆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 求I所述的门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引导部具备以夹入设置在所述锁定构件上的凸轮从动件的方式形成,且限制所述凸轮从动件的摆动范围的两端的第一凸轮面及第二凸轮面。
全文摘要
一种在机械地限制动作的状态下不向电动机通电的门锁致动器,在凸轮构件(4)上设有第一操作部(13)和第二操作部(14),第一操作部(13)通过从锁定完成角度进一步转动而使开关构件(7)向可动触点(20)与第一固定触点(27)及第二固定触点(28)接触且不与第三固定触点(29)接触的解锁驱动区域摆动,第二操作部(14)通过从解锁完成角度进一步向解锁方向转动而使开关构件(7)向可动触点(20)与第一固定触点(27)及第三固定触点(29)抵接且不与第二固定触点(28)抵接的锁定驱动区域摆动,通过使锁定构件(6)摆动至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而能够使开关构件(7)摆动至可动触点(20)与全部的固定触点(27、28、29)接触的过渡区域。
文档编号E05B65/20GK102797392SQ2012101269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山形干雄, 赤木伸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有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