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吧椅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特别是用于酒吧椅的底座。
背景技术:
传统吧椅的运输都是车俩统一运过来,然后一个一个的从车上搬下来,然后搬进酒吧中,但在搬运过程中,会因为吧椅比较大,经常发生擦碰,使上面的喷漆掉落。有时候我们在酒吧中会要移动吧椅,但在这种公众场合拿着吧椅来回走动,一是会打扰到其他人,二是有些吧椅比较重,来回搬动十分吃力。最好吧椅底座下能装个滚轮,这样移动起来就很简单,但吧椅底座平时是要支撑吧椅的,底面要平整,不能有滚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藏滚轮的吧椅底座。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包括支撑盘和连接座,所述支撑盘与连接座一体连接,所述支撑盘的底面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能够翻转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滚轮。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固定转动盘位置的定位装置。作为近一步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旋钮。旋钮使用起来比较简单,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为更近一步优选,所述支撑盘的底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转动盘的两边,所述旋钮设置在凹槽内。这样凹槽内的旋钮不会突出到支撑盘底面的外面,保证支撑盘底面的水平。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内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支撑盘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设置螺纹管。连接座通过螺纹管连接吧椅的支撑立柱。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为万向滚轮。这样可以任意转换角度,使推动吧椅的时候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撑盘底面设置可翻转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滚轮,我们在需要移动吧椅的时候,就松开定位装置,翻转转动盘,将滚轮从底座内部翻出,再固定好转动盘,这样就可以通过滚轮来移动吧椅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底面仰视图;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盘,2_连接座,21-螺纹管,3_滚轮,31-通孔,4_转动盘,41-转动轴,5-定位装置,51-旋钮,5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包括包括支撑盘I和连接座2,连接座2内设置螺纹管21,螺纹管21用于固定吧椅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盘I与连接座2 —体连接,内部成空腔,支撑盘I的底面开设矩形或者其他常用形状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设置能够翻转的转动盘4,转动盘4的形状与通孔31的形状一致,转动盘4内中心位置有一根转动轴41。转动轴41与支撑盘I转动连接。转动盘4的一面上固定连接一个万向滚轮3。万向滚轮3要与转动盘4垂直连接。转动盘4翻转的两侧设置凹槽52,凹槽52内设置定位装置5,定位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52底面的旋钮51,旋钮51的厚度加上转动盘4的厚度等于支撑盘I底板的厚度。要保证支撑盘底面的水平。实施例2,如图4所示,支撑盘I底部可以设置2个对称的凹槽52,凹槽52内设置有同样的转动盘4和滚轮3。这样吧椅移动起来更加稳当。同理,根据吧椅的大小,还可以设置3个滚轮3或4个滚轮3。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包括支撑盘(I)和连接座(2),所述支撑盘(I)与连接座(2) —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I)的底面开设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设置能够翻转的转动盘(4),转动盘(4)上连接滚轮(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转动盘(4)位置的定位装置(5)。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旋钮(51)。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I)的底面开设凹槽(52),所述凹槽(52)设置于转动盘(4)的两边,所述旋钮(51)设置在凹槽(52)内。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内设置转动轴(41),所述转动轴(41)与支撑盘(I)转动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螺纹管(21)。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为万向滚轮。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吧椅底座,属于家居用品领域,其包括支撑盘和连接座,所述支撑盘与连接座一体连接,所述支撑盘的底面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能够翻转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有效的解决吧椅移动麻烦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C7/00GK202858440SQ2012203546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崇斌 申请人:安吉艺维斯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