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码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密码锁。
背景技术:
密码锁以其不需要实物钥匙开锁,非常受到大家欢迎;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转动密码锁上的密码轮就可以实现解锁或上锁状态,省去了携带钥匙,使用便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牢记密码,一旦密码忘记,或是掌管密码的人联系不上,则需要破坏解锁;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密码锁,该复合密码锁既可以通过密码解锁,也可以通过实物钥匙解锁,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复合密码锁,包括由面壳和底壳组合而成的壳体,所述底壳的左上端设有与底壳一体成型的锁钩,底壳的右上端设有与锁钩的钩部相配合的锁杆,锁杆的下端部与底壳铰接,所述锁杆的左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面壳和底壳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右上部设有用于控制锁杆的限位部旋转的锁块,锁块的上端部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所述锁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右侧设有锁芯组件,锁芯组件与锁块的下端铰接,锁芯组件开锁时,锁芯组件带动锁块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左侧设有密码组件,密码组件包括用于阻止锁块旋转的传动块,传动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传动块的右端与锁块的左端相抵,密码调制正确时,锁块的上端部可以推动传动块移动,且锁块可旋转至第二开锁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锁芯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右下方,锁芯的上方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下端与锁芯连接,传动机构的上端与锁块的下端铰接,当锁芯旋转开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向下移动,锁块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当锁芯旋转上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向上移动并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螺纹齿的连杆,连杆的下端与锁芯的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下端设有内螺纹孔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上端与锁块的下端铰接,连杆的上端与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连接块,连杆的下端与锁芯的上端连接,连接块的下端设有T形孔,连杆的上端套入形孔内,且连杆的上端设有凸块,凸块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将连接块下推的斜面,所述连接块与锁芯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锁芯相抵。进一步地,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调码轮、轮轴和弹簧,所述密码轮的内侧面的下端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凸块,凸块之间形成凹孔;所述调码轮包括一体成型的三个同轴的圆环,分别为外径依次减小的上圆环、中圆环和下圆环,上圆环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有至少一个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凹孔相配合,所述轮轴的侧面设有多个呈竖直分布的卡块,所述调码轮的轴孔内设有同轴的且与轮轴相配合的内圆环,内圆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密码轮套于调码轮的中圆环外,且调码轮的插块插入密码轮的凹孔内,所述轮轴的下端依次插入弹簧以及调码轮的内圆环,轮轴与调码轮的内圆环套接,且卡块位于相应的卡槽的上方;所述轮轴的上端设有顶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块和调码轮相抵;所述顶块的右端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右斜面,所述传动块的左端面为左端向下倾斜的左斜面,所述右斜面与左斜面相对或贴合设置,传动块的右端与锁块的上端部搭接,所述底壳和面壳的左端均设有调码轮安装孔以及用于密码轮外露的密码轮通孔。进一步,所述传动块的右侧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斜面。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块的前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前凸起的前导向块,所述底壳设有与前导向块相配合的且呈横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前导向块插入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设有弹片以及用于安装弹片的安装槽,所述弹片
包括固定片和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固定片之间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槽设有与密码轮通孔相通的缺口,所述固定片设置于安装槽内,弹性片穿过缺口与密码轮相抵。进一步地,所述锁杆的下端部设有轴孔,所述底壳或面壳设有与轴孔相配合的定轴,所述轴孔套于定轴外,所述定轴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锁钩和底壳相抵。进一步地,所述锁钩的钩部的下端设有台阶,所述锁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台阶相配合的右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下端设有调码块和调码块安装孔,调码块固定于最下方的调码轮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面壳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本申请中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均以图2为参考,方位名词旨在帮助理解,并不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使得具有钥匙开锁和密码开锁功能,使用更为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去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调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调码块2-调码轮3-密码轮4——弹片5——传动块6——弹簧7——轮轴8——锁钩9——锁杆10——锁块11——定轴12——连接块 13——连杆14——底壳15——锁芯131-固定块132-螺纹齿81-台阶141——定位柱142——挡块 143——调码块安装孔151——连接孔91——轴孔911——前轴孔912——后轴孔92——右缺口31——凸块32-凹孔24-内圆环241-卡槽21-上圆环22-中圆环22-下圆环211——插块41——固定片42——弹性片71——卡块72——顶块73——右斜面16——面壳161——定位孔51——左斜面52-前导向块53-后导向块54-斜面82——钩部93——限位部144——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见图I、图2、图4, 一种复合密码锁,包括由面壳16和底壳14组合而成的壳体,所述底壳14的左上端设有与底壳14 一体成型的锁钩8,底壳14的右上端设有与锁钩8的钩部82相配合的锁杆9,锁杆9的下端部与底壳14铰接,所述锁杆9的左端设有限位部93,所述面壳16和底壳14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右上部设有用于控制锁杆9的限位部93旋转的锁块10,锁块10的上端部与所述限位部93相抵,所述锁块10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右侧设有锁芯组件,锁芯组件与锁块10的下端铰接,锁芯组件开锁时,锁芯组件带动锁块10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左侧设有密码组件,密码组件包括用于阻止锁块10旋转的传动块5,传动块5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传动块5的右端与锁块10的左端相抵,密码调制正确时,锁块10的上端部可以推动传动块5移动,且锁块10可旋转至第二开锁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部设置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都可以对用于控制锁杆9转动的锁块10进行控制,因此可以分别通过钥匙和密码进行开锁。钥匙开锁时,通过带动锁块10至第一开锁位置,锁杆9便可以相对底壳14自由旋转。密码开锁时,传动块5可以在容置空间内移动,因此锁杆9可以旋转,锁杆9的限位部93推动锁块10的上端旋转,锁块10旋转时,推动传动块5向右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15,锁芯15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右下方,锁芯15的上方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下端与锁芯15连接,传动机构的上端与锁块10的下端铰接,当锁芯15旋转开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10向下移动,锁块10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当锁芯15旋转上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10向上移动并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螺纹齿132的连杆13,参见图3,本实施例采用螺纹齿132的结构,连杆13的下端与锁芯15的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下端设有内螺纹孔的连接块12,参见图5,连接块12的上端与锁块10的下端铰接,连杆13的上端与连接块12螺纹·连接。通过连杆13和连接块12螺纹连接,使得连杆13伴随锁芯15转动时,连杆13与连接块12之间发生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块12带动锁块10上下移动。本技术方案中,连杆13可以与锁芯15卡接或套接,也可以在连杆13的下端设置固定块131,锁芯15的上端设有连接孔151,固定块131插入连接孔内,通过固定块131与连接孔151的配合,锁芯15带动连杆13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等同变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13和连接块12,连杆13的下端与锁芯15的上端连接,连接块12的下端设有T形孔,连杆13的上端套入形孔内,且连杆13的上端设有凸块,凸块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将连接块12下推的斜面,所述连接块12与锁芯15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12和锁芯15相抵。开锁时,通过锁芯15带动连杆13转动,连杆13转动时,连杆13的上端的凸块的下推斜面与连接块12的T形孔的内部相抵,并将连接块12向下压,同时改变弹性件的形状;连接块12带动锁块10向下移动。上锁时,凸块的下推斜面逐渐离开T形孔,连接块12在弹性件的推力下向移动,进而推动锁块10复位。从而实现连接块12带动锁块10的上下移动过程。进一步地,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3、调码轮2、轮轴7和弹簧6,参见图8、图9、图10,所述密码轮3的内侧面的下端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凸块31,凸块31之间形成凹孔32;所述调码轮2包括一体成型的三个同轴的圆环,分别为外径依次减小的上圆环21、中圆环22和下圆环23,上圆环2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有至少一个插块211,所述插块211与所述凹孔32相配合,所述轮轴7的侧面设有多个呈竖直分布的卡块71,参见附图12,所述调码轮2的轴孔内设有同轴的且与轮轴7相配合的内圆环24,内圆环24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块71相配合的卡槽241,所述密码轮3套于调码轮2的中圆环22外,且调码轮2的插块211插入密码轮3的凹孔32内,所述轮轴7的下端依次插入弹簧6以及调码轮2的内圆环24,轮轴7与调码轮2的内圆环24套接,且卡块71位于相应的卡槽241的上方;所述轮轴7的上端设有顶块72,见图12,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顶块72和调码轮2相抵;所述顶块72的右端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右斜面73,所述传动块5的左端面为左端向下倾斜的左斜面51,见图14,所述右斜面73与左斜面51相对或贴合设置,传动块5的右端与锁块10的上端部搭接,所述底壳14和面壳16的左端均设有调码轮安装孔以及用于密码轮3外露的密码轮通孔。当需要密码开锁时,将所有密码轮3均调制正确,此时所有调码轮2的内圆环24的卡槽241均处在一条竖直直线上,且与轮轴7的卡块71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这时向左拨动锁杆9,锁杆9的限位部93向左推传动块5,传动块5的左斜面51与轮轴7的顶块72的右斜面73相抵,并将轮轴7向下压,由于此时,轮轴7侧面的卡块71与调码轮2的内圆环24的卡槽241处在一条竖直直线上,轮轴7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锁杆9向右旋转,达到开锁目的。上锁时,将锁杆9复位,锁杆9的上端与锁钩8的钩部82相抵或锁杆9的上端靠近锁钩8的钩部82,此时顶块72在弹簧6的推力下向上运动,轮轴7侧面的卡块71离开密码轮3的内圆环24的卡槽241且卡块71位于相应的卡槽241的上方。顶块72向上运动时,其右斜面73推动传动块5的左斜面51,并推动传动块5向右移动。传动块5向右移动时推动锁块10的上端部向右旋转至与锁钩8的限位部93相抵。这时,旋转密码轮3 ;密码轮3带动调码轮2转动,使得调码轮2的内圆环24的卡槽241与相应的卡块71不相对应;即轮轴7不能向下移动,这时便完成上锁。进一步,所述传动块5的右侧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斜面54。将传动块5的右侧面设计呈斜面,在锁块10的上端部向传动块5推动时,便于将传动块5向左推动。进一步地,见图14,所述传动块5的前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前凸起的前导向块52,所述底壳14设有与前导向块52相配合的且呈横向设置的导向槽144,所述前导向块52插入 导向槽144。通过设置前导向块52和导向槽144,使得传动块5在移动时,沿着导向槽144移动;防止在受到锁块10的推力时,传动块5向左下移动,造成传动块5的左端位于顶块72的右端的下方,从而使得密码组件失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等同变形,在传动块5的后侧面的中部也可以设有向后凸起的后导向块53,在面壳16上设置与后导向块53相配合的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设有弹片4以及用于安装弹片4的安装槽,所述弹片4包括固定片41和弹性片42,见图2、图11,所述弹性片42与固定片41之间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槽设有与密码轮通孔相通的缺口,所述固定片41设置于安装槽内,弹性片42穿过缺口与密码轮3相抵。通过设置弹片4,密码轮3在使用时受到弹性片42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密码轮3旋转速度过快不易受控,增加旋转手感。进一步地,所述锁杆9的下端部设有轴孔91,所述底壳14或面壳16设有与轴孔91相配合的定轴11,所述轴孔91套于定轴11外,所述定轴11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锁钩8和底壳14相抵,参见图7。锁杆9通过轴孔91与定轴11配合而与壳体铰接,同时在定轴11上套设扭簧,使得锁杆9保持上锁状态,本实施例中,在底壳14上设有挡块142,所述轴孔91包括前轴孔911和后轴孔912,扭黃位于套在定轴11上且位于如轴孔911和后轴孔912之间,扭黃的两端分别与锁杆9和挡块142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锁钩8的钩部82的下端设有台阶81,所述锁杆9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台阶81相配合的右缺口 92,参见图4、图7。通过在钩部82的下端设置台阶81,锁杆9的上端设置右缺口 92,所述台阶81伸入右缺口 92内,使得锁钩8和锁杆9配合后之间没有缝隙。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下端设有调码块I和调码块安装孔143,调码块I固定于最下方的调码轮2的下端,见图2。通过设置调码块1,可以对密码组件进行密码调节。具体如下在每个密码调制正确时,向上推动调码块1,调码块I将所有的调码轮2向上推同时弹簧6受力压缩,使得调码轮2的插块211离开密码轮3的凹孔32,此时可以旋转密码轮3,更换密码;更换密码后,松开调码块1,调码轮2在弹簧6的推力下向下移动,使得调码轮2向下移动复位,调码轮2的插块211插入密码轮3的凹孔32内,从而完成密码调整。进一步地,所述底壳14设有多个定位柱141,所述面壳16设有与定位柱141相配合的定位孔161,所述定位柱141插入定位孔161,参见图4、图13。通过定位柱141插入定位孔161,将底壳14和面壳16固定连接。为将面壳16和底壳14紧固在一起,将定位柱141与定位孔161铆接。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密码锁,包括由面壳和底壳组合而成的壳体,所述底壳的左上端设有与底壳一体成型的锁钩,底壳的右上端设有与锁钩的钩部相配合的锁杆,锁杆的下端部与底壳铰接,所述锁杆的左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面壳和底壳围设形成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右上部设有用于控制锁杆的限位部旋转的锁块,锁块的上端部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所述锁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右侧设有锁芯组件,锁芯组件与锁块的下端铰接,锁芯组件开锁时,锁芯组件带动锁块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左侧设 有密码组件,密码组件包括用于阻止锁块旋转的传动块,传动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传动块的右端与锁块的左端相抵,密码调制正确时,锁块的上端部可以推动传动块移动,且锁块可旋转至第二开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锁芯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右下方,锁芯的上方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下端与锁芯连接,传动机构的上端与锁块的下端铰接,当锁芯旋转开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向下移动,锁块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当锁芯旋转上锁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向上移动并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螺纹齿的连杆,连杆的下端与锁芯的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下端设有内螺纹孔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上端与锁块的下端铰接,连杆的上端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调码轮、轮轴和弹簧,所述密码轮的内侧面的下端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凸块,凸块之间形成凹孔;所述调码轮包括一体成型的三个同轴的圆环,分别为外径依次减小的上圆环、中圆环和下圆环,上圆环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有至少一个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凹孔相配合,所述轮轴的侧面设有多个呈竖直分布的卡块,所述调码轮的轴孔内设有同轴的且与轮轴相配合的内圆环,内圆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密码轮套于调码轮的中圆环夕卜,且调码轮的插块插入密码轮的凹孔内,所述轮轴的下端依次插入弹簧以及调码轮的内圆环,轮轴与调码轮的内圆环套接,且卡块位于相应的卡槽的上方;所述轮轴的上端设有顶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块和调码轮相抵;所述顶块的右端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右斜面,所述传动块的左端面为左端向下倾斜的左斜面,所述右斜面与左斜面相对或贴合设置,传动块的右端与锁块的上端部搭接,所述底壳和面壳的左端均设有调码轮安装孔以及用于密码轮外露的密码轮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的右侧面为右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传动块的前侧面的中部设有向前凸起的前导向块,所述底壳设有与前导向块相配合的且呈横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前导向块插入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设有弹片以及用于安装弹片的安装槽,所述弹片包括固定片和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固定片之间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槽设有与密码轮通孔相通的缺口,所述固定片设置于安装槽内,弹性片穿过缺口与密码轮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的下端部设有轴孔,所述底壳或面壳设有与轴孔相配合的定轴,所述轴孔套于定轴外,所述定轴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锁钩和底壳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的钩部的下端设有台阶,所述锁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台阶相配合的右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下端设有调码块和调码块安装孔,调码块固定于最下方的调码轮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面壳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密码锁。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面壳和底壳组合而成的壳体,所述底壳设有锁钩和锁杆,锁杆与底壳铰接,锁杆的左端设有限位部,面壳和底壳围设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右上部设有锁块,锁块与限位部相抵,锁块活动安装于容置空间内,容置空间内的右侧设有锁芯组件,锁芯组件与锁块铰接,锁芯组件开锁时,锁芯组件带动锁块移动至第一开锁位置;容置空间内的左侧设有密码组件,密码组件包括传动块,传动块活动安装于容置空间,传动块与锁块相抵,密码调制正确时,锁块的上端部可以推动传动块移动,且锁块可旋转至第二开锁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使得具有钥匙开锁和密码开锁功能,使用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E05B37/22GK202718475SQ20122037795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赖秀兴 申请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