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打断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51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打断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锁具大多数是采用在锁壳外露端设置钢销,使得位于钢销后方诸如弹子等组件免受暴力的破坏。然而,在锁壳的一端设置钢销仅能够在局部的范围内提高锁壳的强度,而无法从整体上提高锁壳的强度,达不到更好的防暴力打断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暴力破坏的锁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打断锁具,包括锁壳、锁芯和钥匙,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平行的侧槽,侧槽内设有锁芯插片和插片弹簧,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正方向位置上设有边柱槽,边柱槽与侧槽和钥匙槽互通且垂直,边柱槽内设有边柱,锁壳内对应开有供边柱一部分进入的边柱锁定槽,锁壳对应钥匙槽正方向的位置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条形结构的防打断件,提高了锁具整体强度,进一步增强其防盗性能。如上述的防打断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贯穿锁壳左右两侧的防钻插销,防钻插销由钢材质制成。在防打断件和锁壳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供防钻插销贯穿通过的防钻插销孔,就能够固定防打断件在锁壳上的位置。如上述的锁芯插片上设有键槽和凸台,键槽位于锁芯插片的一侧,凸台位于键槽同一侧的内侧,凸台上的一个端面与钥匙的侧面牙花相对应。如上述的边柱的一个端面的形状与键槽的形状相对应。如上述的边柱锁定槽的正方向还至少设有一个锁壳弹子孔,锁壳弹子孔与边柱锁定槽相通,锁壳弹子孔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弹子弹簧和锁壳弹子,锁壳弹子的一端与边柱的一部分相互接触。如上述的边柱后侧对应锁壳弹子孔的位置上设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与钥匙槽相通且垂直,锁芯弹子孔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弹珠和锁芯弹子,弹珠位于锁壳弹子和锁芯弹子之间,锁芯上另设有与锁芯弹子孔位于同一转动面用于容纳弹珠落入的自毁孔。如上述的钥匙正反面的牙花相同,并且在钥匙插入端的位置上设有用于顶起锁芯弹子的斜面。如上述的钥匙为两种,仅有一种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开孔,且孔的深度与弹珠的直径相等。第一种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开有深度等于弹珠直径的孔,该钥匙用于解锁时,锁芯弹子无法将弹珠顶离锁芯弹子孔,弹珠始终位于锁芯弹子孔内,无法落入自毁孔。[0015]第二种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不具有孔结构,该钥匙用于解锁时,锁芯弹子将弹珠顶离锁芯弹子孔,弹珠随之进入锁壳弹子孔内,继续转动锁芯,当转动到自毁孔与锁壳弹子孔对齐时,弹珠落入自毁孔内。此后,再插入A钥匙将无法进行开锁。如上述的锁芯下方设有档位钢珠和档位弹簧。设置档位钢珠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使用者在锁芯转动到相应位置后可拨出钥匙。如上述的钥匙槽开在锁芯的中部位置。将钥匙槽开在锁芯端面的正中央位置,既不影响锁芯原有的性能又简化了生产工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芯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边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剖视示意图,此时锁芯处于解锁状态;图6是沿图4中A-A线剖视示意图,此时锁芯处于锁定状态;图7是沿图4中B-B线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A钥匙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B钥匙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打断锁具,包括锁壳1、锁芯2和钥匙3,锁芯2套装在锁壳I内,钥匙槽201开在锁芯2端面的中部位置,在锁芯2的下方设有档位钢珠4及其弹簧。锁壳I对应钥匙槽201的正方向开有容纳腔102,容纳腔102内设有条形结构的不锈钢防打断件5,在防打断件5的负方向依次设有弹子弹簧6和锁壳弹子7,防打断件5的前后两端各设有贯穿锁壳I左右两侧的圆柱结构不锈钢防钻插销8,锁芯2沿钥匙3进入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平行的侧槽202,侧槽202内设有锁芯插片9和插片弹簧10,锁芯2沿钥匙3进入方向的正方向上设有边柱槽203,边柱槽203与侧槽202和钥匙槽201互通且垂直,边柱槽203内设有边柱11。参照图2所示,锁芯插片9上设有键槽901和凸台902,键槽901位于锁芯插片9的一侧,凸台902位于键槽901同一侧的内侧,凸台902上的一个端面与钥匙3的侧面牙花
相对应。参照图2、3所示,边柱11的下端面111形状与键槽901形状相对应。参照图5、6所示,锁壳I内对应开有供边柱11上端面112进入的边柱锁定槽101,边柱锁定槽101正方向上设有锁壳弹子孔103,锁壳弹子孔103与边柱锁定槽101相通,锁壳弹子7的下端与边柱11的上端112相互接触。插入钥匙3,锁芯插片9在钥匙3的作用下向锁芯2内部移动,当锁芯插片9上的键槽901与锁芯2上的边柱槽203对齐时,边柱11的下端面111进入键槽901内,解除边柱11对锁芯2的锁定。拔出钥匙3,锁芯插片9在插片弹簧10的作用力下往锁芯2外移动,键槽901与边柱槽203错位不对齐,边柱11的下端面111无法进入锁芯插片9的键槽901内,边柱11卡在锁壳I和锁芯2之间,使得锁芯2无法转动。参照图7所示,边柱11后侧对应锁壳弹子孔103的位置上设有锁芯弹子孔204,锁芯弹子孔204与钥匙槽201相通且垂直,锁芯弹子孔204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弹珠12和锁芯弹子13,弹珠12位于锁壳弹子7和锁芯弹子13之间,锁芯2上设有与锁芯弹子孔204位于同一转动面的自毁孔205,可用于容纳弹珠12进入。参照图8、9所示,钥匙3分为AB两种,两种钥匙的正反面的牙花301相同,并且在钥匙3插入端的位置上设有用于顶起锁芯弹子的斜面302。A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开有孔303,且孔的深度与弹珠的直径相等,B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不具有孔结构。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一些特定的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防打断锁具,包括锁壳、锁芯和钥匙,所述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平行的侧槽,侧槽内设有锁芯插片和插片弹簧,所述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正方向位置上设有边柱槽,边柱槽与侧槽和钥匙槽互通且垂直,边柱槽内设有边柱,所述锁壳内对应开有供边柱一部分进入的边柱锁定槽,其特征在于:锁壳对应钥匙槽正方向的位置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条形结构的防打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断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贯穿锁壳左右两侧的防钻插销,防钻插销由钢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插片上设有键槽和凸台,键槽位于锁芯插片的一侧,凸台位于键槽同一侧的内侧,凸台上的一个端面与钥匙的侧面牙花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的一个端面的形状与键槽的形状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锁定槽的正方向还至少设有一个锁壳弹子孔,锁壳弹子孔与边柱锁定槽相通,锁壳弹子孔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弹子弹簧和锁壳弹子,锁壳弹子的一端与边柱的一部分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后侧对应锁壳弹子孔的位置上设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与钥匙槽相通且垂直,锁芯弹子孔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弹珠和锁芯弹子,弹珠位于锁壳弹子和锁芯弹子之间,锁芯上另设有与锁芯弹子孔位于同一转动面用于容纳弹珠落入的自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正反面的牙花相同,并且在钥匙插入端的位置上设有用于顶起锁芯弹子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为两种,仅有一种钥匙对应锁芯弹子的位置上开孔,且孔的深度与弹珠的直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下方设有档位钢珠和档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打断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槽开在锁芯的中部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打断锁具,包括锁壳、锁芯和钥匙,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平行的侧槽,侧槽内设有锁芯插片和插片弹簧,锁芯沿钥匙进入方向的正方向位置上设有边柱槽,边柱槽与侧槽和钥匙槽互通且垂直,边柱槽内设有边柱,锁壳内对应开有供边柱一部分进入的边柱锁定槽,锁壳对应钥匙槽正方向的位置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条形结构的防打断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易行的结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更有效防止暴力破坏的锁具。
文档编号E05B19/08GK203066652SQ2013200369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国刚 申请人:李国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