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属于一种体育器材放置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更加注重对自身身体的锻炼,去体育馆锻炼身体的人数增加,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也增多,体育馆需要准备种类繁多的体育器材。但是随着体育器材的增多,器材的放置归类成为问题,特别是各种球类,造成了存放和拿去的不便。传统的器材放置架其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可放置的体育器材种类单一,对于仓库较小的体育馆来说极不实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其能放置多种常用体育器材,实现立体化放置,并且拿取方便,分类明确,能移动位置,能为体育馆、学校的体育仓库节省大量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其特征在于:放置车主要呈三层,顶层为顶层车架、下面两层为下层车架,顶层车架与下层车架通过四个边角的车架支柱固定连接,顶层车架为板状,顶层车架上一侧开有长方形的长条放置槽,顶层车架其余部分开有圆形的放置孔,下层车架为金属框结构,顶层车架的框内均匀排列横梁,横梁与顶层车架固定连接;钢丝绳连接在车架支柱上,钢丝绳位于下层车架水平面的偏上方;最下层的下层车架底部四角连接有车轮,五个球筒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前端,球筒为筒型上下开口,其底部插有限位插杆;球箱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尾端,球箱一侧底部开有斜口,插板插在球箱上遮挡斜口 ;挂钩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能放置多种常用体育器材,实现立体化放置,并且拿取方便,分类明确,能移动位置,能为体育馆、学校的体育仓库节省大量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其特征在于:放置车主要呈三层,顶层为顶层车架1、下面两层为下层车架2,顶层车架I与下层车架2通过四个边角的车架支柱3固定连接,顶层车架I为板状,顶层车架I上一侧开有长方形的长条放置槽4,顶层车架I其余部分开有圆形的放置孔5,下层车架2为金属框结构,顶层车架I的框内均匀排列横梁6,横梁6与顶层车架I固定连接;钢丝绳7连接在车架支柱3上,钢丝绳7位于下层车架2水平面的偏上方;最下层的下层车架2底部四角连接有车轮8,五个球筒9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I的前端,球筒9为筒型上下开口,其底部插有限位插杆10 ;球箱11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I的尾端,球箱11 一侧底部开有斜口 12,插板13插在球箱11上遮挡斜口 12 ;挂钩14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I的侧面。使用时,顶层车架I的长条放置槽4可插入排列羽毛球、网球的球拍,放置孔5可插入乒乓球排、台球杆;大型球类,如排球、足球、篮球可放置在下层车架2上,球体底部由横梁6支撑,侧面由钢丝绳7限位;网球、羽毛球、毽球可从球筒9上端放置在球筒9内,球筒9底部由限位插杆10进行限位,从球筒9取球时,拉出限位插杆10即可从球筒9底部取球;乒乓球可放在球箱11内,取球时,拉开侧面插板13,遮挡斜口 12被打开,乒乓球即可从遮挡斜口 12滚出,可悬挂的体育器材可以挂在顶层车架I侧面的挂钩14上。
权利要求1.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由顶层车架、下层车架、车架支柱、长条放置槽、放置孔、横梁、钢丝绳、车轮、球筒、限位插杆、球箱、斜口、插板、挂钩,其特征在于:放置车主要呈三层,顶层为顶层车架、下面两层为下层车架,顶层车架与下层车架通过四个边角的车架支柱固定连接,顶层车架为板状,顶层车架上一侧开有长方形的长条放置槽,顶层车架其余部分开有圆形的放置孔,下层车架为金属框结构,顶层车架的框内均匀排列横梁,横梁与顶层车架固定连接;钢丝绳连接在车架支柱上,钢丝绳位于下层车架水平面的偏上方;最下层的下层车架底部四角连接有车轮,五个球筒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前端,球筒为筒型上下开口,其底部插有限位插杆;球箱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尾端,球箱一侧底部开有斜口,插板插在球箱上遮挡斜口 ;挂钩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体育器材放置车,其特征在于放置车主要呈三层,顶层为顶层车架、下面两层为下层车架,顶层车架与下层车架通过四个边角的车架支柱固定连接,顶层车架为板状,顶层车架上一侧开有长方形的长条放置槽,顶层车架其余部分开有圆形的放置孔,下层车架为金属框结构,顶层车架的框内均匀排列横梁,横梁与顶层车架固定连接;钢丝绳连接在车架支柱上,钢丝绳位于下层车架水平面的偏上方;最下层的下层车架底部四角连接有车轮,五个球筒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前端,球筒为筒型上下开口,其底部插有限位插杆;球箱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尾端,球箱一侧底部开有斜口,插板插在球箱上遮挡斜口;挂钩固定连接在顶层车架的侧面。其能放置多种常用体育器材,实现立体化放置,并且拿取方便,分类明确,能移动位置,能为体育馆、学校的体育仓库节省大量空间。
文档编号A47B31/00GK203028591SQ2013200461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杨德宇, 李宏宇, 苏东海 申请人:杨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