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属于通风百叶窗领域。主体中的减速电机(1)连接传动转码(2),传动转码(2)连接传动连杆(3),带动其它的从动转码(4)使其它的从动转码(4)产生转动,从而带动叶片固定码(6),最终固定在叶片固定码(6)上的叶片(5)产生转动。本实用新型所有传动部分及动力部件都隐藏在窗体内部,在运行中看不到内部任何传动动作而且安装方便,叶片的材质可以多种多样,不用更换内部固定件。
【专利说明】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内置系统,具体是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百叶窗外观传统简陋,传动结构件外漏经常受到风雨,时间久了容易腐蚀,对人身的意外伤害危险。传统的百叶窗由于加工误差原因导致叶片的角度不一样,最终关上百叶窗时,有的叶片关严了有的则没有,而且无法调整,给生产及安装交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通风系统,主体中的减速电机连接传动转码,传动转码连接传动连杆,带动其它的从动转码使其它的从动转码产生转动,从而带动叶片固定码,最终固定在叶片固定码上的叶片产生转动减速电机隐藏在上边框内,通过上边框盖板盖住,其它传动件隐藏在立框内部通过立框盖板将其盖住。
[0005]叶片固定码通过紧固螺丝将其固定在从动转码的转轴上。从动转码上有加工好的扇槽口,叶片固定码与从动转码之间靠两颗紧定螺钉顶住从动转码的扁槽口位置,这样在整个百叶安装好之后,至于用工具调整紧定螺钉的旋入深浅就可以对某个角度不对的叶片进行调整,无需拆装任何零部件,非常方便。
[0006]本实用新型将百叶窗系统的传动部件及动力部件都隐藏在窗体内部,在外部无法看到,外观提升档次,同时避免了传动部件外露带来的风雨腐蚀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09]图3是图1的侧视图关闭状态。
[0010]图4是图1的侧视图打开状态。
[0011]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12]图中:1、减速电机,2、传动转码,3、传动连杆,4、从动转码,5、叶片,6、叶片固定码,7、上边框,8、立框,9、上边框盖板,10、立框盖板,11、紧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2,图3,图5所示,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包括减速电机1、传动转码2,传动连杆3,从动转码4,叶片5,叶片固定码6,上边框7,立框8,上边框盖板9,立框盖板10,紧定螺丝11 ;减速电机I驱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转码2使其转动,与传动转码2连接的传动连杆3带动其它的从动转码4,使其它的从动转码3产生转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固定的叶片固定码6,最终在叶片固定码6的叶片5产生转动,达到了开关百叶窗的目的。
[0015]本实用新型将百叶窗系统的传动部件及动力部件都隐藏在窗体内部,在外部无法看到,外观提升档次,同时避免了传动部件外露带来的风雨腐蚀隐患,它是由减速电机I隐藏在上边框7内部,通过上边框盖板9将其盖住,并方便日后维修。其它传动均隐藏在立框8内部,通过立框盖板10将其盖住,最终看不到任何的传动动作。
[0016]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通过A局部放大图所示,从动转码4上有加工好的扁槽口,叶片固定码6与从动转码4之间靠两颗紧定螺钉11顶住从动转码4的扁槽口位置,这样在整个百叶安装好之后,至于用工具调整紧定螺钉11的旋入深浅就可以对某个角度不对的叶片5进行调整,无需拆装任何零部件,非常方便。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叶片材质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为玻璃材质、铝合金材质等,而不用更换固定件,多样的选择能迎合市场的不同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中的减速电机(I)连接传动转码(2),传动转码(2 )连接传动连杆(3 ),带动其它的从动转码(4 )使其它的从动转码(4)产生转动,从而带动叶片固定码(6),最终固定在叶片固定码(6)上的叶片(5)产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速电机(I)隐藏在上边框(7)内,通过上边框盖板(9)盖住,其它传动件隐藏在立框(8)内部通过立框盖板(10)将其盖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内置百叶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叶片固定码(6)通过紧固螺丝(11)将其固定在从动转码(4)的转轴上。
【文档编号】E06B7/096GK203755987SQ20132058376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单金龙 申请人:徐州大亚自动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