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门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5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移门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型材领域,公开了移门型材,移门型材的界面外轮廓线包括顶部、底部、中间部,底部为中心处设有凹槽的平面,顶部和底部之间为中间部,中间部为圆弧连接而成,顶部开设有凹形槽,凹形槽两侧设置有卡接部,顶部内壁设置有肋板,肋板从顶部内壁一侧连接到另一侧,肋板上方肋板和顶部内壁形成的空间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安装有滚动圆球,顶部、底部、中间部一次压制成型。所述滑动槽两侧壁开有相对称的通孔,滚动圆球安装于通孔内。所述通孔为一排或两排。所述凹形槽内卡接有移动门框。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清洗的特点。
【专利说明】移门型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型材领域,具体涉及移门型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移门型材,往往只考虑满足安装功能性方面的要求,功能单一且外形不美观。由此类移门型材做成的移门/移窗往往需要设置把手,来推动移门的打开、关闭。移动门框和移门型材之间是滑动摩擦,阻力大,而且移门型材和门框磨损较大,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粘接牢固的移门型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移门型材,移门型材的界面外轮廓线包括顶部、底部、中间部,底部为中心处设有凹槽的平面,顶部和底部之间为中间部,中间部为圆弧连接而成,顶部开设有凹形槽,凹形槽两侧设置有卡接部,顶部内壁设置有肋板,肋板从顶部内壁一侧连接到另一侧,肋板上方肋板和顶部内壁形成的空间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安装有滚动圆球,顶部、底部、中间部一次压制成型。
[0006]进一步,所述滑动槽两侧壁开有对称分布的通孔,滚动圆球安装于通孔内。
[0007]进一步,所述通孔为一排或两排。
[0008]进一步,所述凹形槽内卡接有移动门框。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门型材和门框连接紧密牢固,在型材基体凹形槽内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上安装有滚动圆球,减少了滑动阻力,降低了磨损,型材使用寿命长。型材一体成型,不易变形,增加了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门型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移门型材,基体界面外轮廓线包括顶部、底部、中间部,底部I为中心处设有凹槽的平面,顶部3和底部I之间为中间部2,中间部2为圆弧连接而成,顶部3开设有凹形槽4,所述凹形槽4内卡接有移动门框。凹形槽4两侧设置有卡接部5,顶部3内壁设置有肋板6,肋板从顶部内壁一侧连接到另一侧,肋板上方肋板和顶部内壁形成的空间设置有滑动槽7,滑动槽安装有滚动圆球8,顶部、底部、中间部一次压制成型。所述滑动槽两侧壁开有对称分布的通孔,滚动圆球安装于通孔内。所述通孔为一排或两排。[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门型材和门框连接紧密牢固,在型材基体凹形槽内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上安装有滚动圆球,减少了滑动阻力,降低了磨损,型材使用寿命长。
[0015]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移门型材,移门型材的界面外轮廓线包括顶部、底部、中间部,其特征在于:底部为中心处设有凹槽的平面,顶部和底部之间为中间部,中间部为圆弧连接而成,顶部开设有凹形槽,凹形槽两侧设置有卡接部,顶部内壁设置有肋板,肋板从顶部内壁一侧连接到另一侦牝肋板上方肋板和顶部内壁形成的空间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安装有滚动圆球,顶部、底部、中间部一次压制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两侧壁开有相对称的通孔,滚动圆球安装于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一排或两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内卡接有移动门框。
【文档编号】E06B3/42GK203531654SQ20132067907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章佳佳 申请人:章佳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