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升降靠垫及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4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升降靠垫及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自由升降靠垫及调节床。



背景技术:

电动床是一种可以按照用户需要改变床面形状的新型床。为了提高电动床的舒适度,进一步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的需求,相关制造商研发了多种附加功能,常用于头部和腰部位置的顶出机构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320559271.1)公开了一种电动床的顶出机构,该顶出结构两个连杆连接,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床板和滑轨连接,其中部与另一个连杆连接,滑轨和带动两个连杆运动,使得床板能够上升和下降。由于该顶出机构只有一个连杆与滑轨连接,在工作时,存在一定问题,上升或者下降时,会产生摇晃等不稳定现象,即使在其中间添加一根联动杆,联动杆使多根连杆同时上升和下降,但是联动杆没有受到其他限制机构的限制,在水平方向上也会产生晃动,无法彻底解决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由升降靠垫,包括床板本体,靠垫本体,还包括U型件,联动杆,推动杆和驱动装置;

所述推动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靠垫本体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铰链连接;

所述推动杆上设有第一槽孔;所述联动杆上均设有第二槽孔;

所述U型件固定于所述床板本体上;所述U型件中间设有第一销柱和第二销柱;所述第一销柱穿过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一槽孔,所述推动杆绕所述第一销柱转动;所述第二销柱穿过所述联动杆上的第二槽孔,所述联动杆沿所述第二销柱作直线运动;

所述联动杆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联动杆作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U型件均有两个;

两个所述推动杆均与所述联动杆铰链连接;所述联动杆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槽孔;两个所述第二销柱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线性马达。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推动杆与所述联动杆的端部铰链连接;另一个所述推动杆与所述联动杆的中部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销柱与所述第二销柱沿竖直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联动杆的固定处和所述推动杆与所述联动杆铰链连接处位于同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调节床,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可自由升降靠垫。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床设有三个所述靠垫,分别位于床板本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通过联动杆连接驱动装置和推动杆,驱动装置带动联动杆作水平运动使推动杆带动靠垫本体作上下运动;同时,U 型件内的第二销柱使联动杆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作直线运动,靠垫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舒适度自由调节高度,同时靠垫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推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联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U型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床板本体 20靠垫本体 30U型件

31第一销柱 32第二销柱 40联动杆

42第二槽孔 50推动杆 51第一槽孔

6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自由升降靠垫,包括床板本体10,靠垫本体20,还包括U型件30,联动杆 40,推动杆50和驱动装置60;所述推动杆5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靠垫本体20 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40铰链连接;所述推动杆50上设有第一槽孔51;所述联动杆40上均设有第二槽孔42;所述U型件30固定于所述床板本体10上;所述U型件30中间设有第一销柱31和第二销柱32;所述第一销柱31穿过所述推动杆50上的第一槽孔51,所述推动杆50绕所述第一销柱 31转动;所述第二销柱32穿过所述联动杆40上的第二槽孔42,所述联动杆 40沿所述第二销柱32作直线运动;所述联动杆40与所述驱动装置6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0带动所述联动杆40作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销柱31与所述第二销柱32沿竖直方向排列。

具体实施时,推动杆50(如图2所示)的一端与靠垫本体20铰链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40(如图3所示)铰链连接;推动杆50上设有第一槽孔51; U型件30(如图4所示)固定于床板本体10的下方,U型件30上设有第一销柱31和第二销柱32,第一销柱31穿过第一槽孔51,推动杆50只能沿第一销柱31移动或者绕第一销柱31转动;联动杆40与驱动装置60固定,驱动装置60带动联动杆40作直线运动;联动杆40上设有第二槽孔42,U型件30 上的第二销柱32穿过联动杆40上的第二槽孔42,联动杆40只能沿第二销柱 32做直线运动。驱动装置60固定于床板本体10的下方,驱动装置60带动联动杆40作直线运动时,由于第一销柱31与第二销柱32沿竖直方向排列,位置固定,推动杆50沿第一销柱31移动的同时,还会绕第一销柱31转动,从而,推动杆50的上端会往上移动,带动靠垫本体20往上抬起。当驱动装置 60带动联动杆40往相反方向作直线运动时,联动杆40带动推动杆50往相反方向移动和转动,从而带动靠垫本体20下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通过联动杆连接驱动装置和推动杆,驱动装置带动联动杆作水平运动,使推动杆作旋转运动,带动靠垫本体作上下运动;同时,U型件内的第二销柱使联动杆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作直线运动,靠垫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由升降靠垫,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舒适度自由调节高度,同时靠垫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所述推动杆50,U型件30均有两个;两个所述推动杆50均与所述联动杆40铰链连接;所述联动杆40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槽孔42;两个所述第二销柱32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槽孔42。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推动杆50与所述联动杆40的端部铰链连接;另一个所述推动杆50与所述联动杆40的中部铰链连接。

具体实施时,推动杆50,U型件30均有两个;两个U型件30均设有第一销柱31和第二销柱32;两个推动杆50上均设有第一槽孔51;两个U型件 30上的第一销柱31分别穿过两个推动杆50上的第一槽孔51;联动杆4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槽孔42;两个推动杆50均与联动杆40铰链连接;联动杆40 上设有两个第二槽孔42;两个第二销柱32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槽孔42。驱动装置60带动联动杆40作直线运动时,联动杆40同时带动推动杆50转动,两个推动杆50带动靠垫本体20太高和下降。联动杆40上的两个第二槽孔42穿过两个U型件30上的第二销柱32,使得联动杆40只能沿两个U型件 30作直线运动,靠垫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60为线性马达。

具体实施时,线性马达容易控制,精度高。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60与所述联动杆40的固定处和所述推动杆50与所述联动杆40铰链连接处位于同一位置。

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60与联动杆40的固定处和推动杆50与所述联动杆40铰链连接处位于同一位置,使得可自由升降靠垫的机械装配不会过于复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调节床,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可自由升降靠垫。

优选地,所述调节床设有三个所述靠垫,分别位于床板本体1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

具体实施时,在床板本体1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设置可自由升降靠垫,使用者可以根据舒适度调节头部,背部和脚部的靠垫本体20的高度。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床板本体,靠垫本体,U型件,销柱,联动杆,槽孔,驱动装置,推动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