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头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3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榔头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榔头式(直开)挂锁。
常用的直开挂锁,其锁梁有的只有一端冲有锁缺,因此抗拉强度低,锁梁易被金属棒件撬开;锁合时,只有依靠锁梁头部的压力,迫使锁合轴向运动,这样,下压负荷大,锁舌易磨损,从而使用寿命减短,抗拉强度随之降低;直开挂锁开启后的锁梁可以任意旋转角度,使锁舌与锁芯摩擦过多,且钥匙随手可以拔出,容易产生漏锁现象;锁体外形常呈扁形方体,不易选用型材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向社会提供一种锁合空间紧凑,抗拉强度高,锁合下压轻,旋转角度小,可选用型材制作,且形状独特的榔头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一种包含锁梁、锁体、锁芯和钥匙,锁体内装有弹子的榔头锁中,锁体内采用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制作的锁舌A和锁舌B,锁舌A为柱形,锁舌B为锥形;锁梁直径为φ6.3~φ12mm,锁合后的锁梁桥孔高度为22~43mm,锁梁的两端冲有半圆形缺口与锁舌配合,使整个锁舌均匀受力,提高了抗拉强度;锁合时,锁梁拉回,锥形锁舌随之慢慢缩进锁梁孔,到锁合位置时锁舌头不外露,下压力只需克服弹簧的弹力,从而使锁合下压轻;锁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尤其以选用圆柱形铜材为最佳;开启后的锁梁只能旋转0~100°,避免了锁舌与锁梁头部过多的摩擦,锁芯与锁舌不需作无用功,钥匙也不能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不但是可以防止异物开启,更主要的是在于钢制锁舌A和锁舌B分别采用一柱一锥两种类型,同时与锁梁两端的半圆形缺口配合,增强抗拉强度2~3倍,并减轻下压力;锁合时,锥形锁舌不露出锁梁孔,锁合下压轻,减少锁舌的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抗拉强度;且因锁梁粗矮,锁合空间紧凑,金属棒件无法撬开;锁体呈圆形榔头状,所以可采用圆柱型材,选材容易、加工方便、外形独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榔头锁外表形状示意图。
附图2,锁合与锁梁自锁原理图。
由附
图1可见,该榔头锁,锁梁(1)粗矮,可选用A3钢材制造、外表镀镍、锁体(2)采用直径30mm的圆柱形铜材,铣出四个平面,压上字母图案,形状似榔头。锁梁(1)与锁体(2)的空间距离为40mm,锁体(2)的长度为60mm,钥匙(3)采用铜板材料制作,表面进行镀镍处理。由附图2可见,粗矮式锁梁(1)的两端均冲有半圆形缺口,锁体(2)内装有钢制锁舌A(4)和锁舌B(5),锁舌A(4)为柱形,锁舌B(5)为锥形,锁合时,在锁舌簧(6)的作用下,锁舌A(4)和锁舌B(5)双向锁入锁梁(1)缺中。开启本锁,只需用钥匙(3)插入锁芯(7)中,顺时针转75°,锁梁(1)自动弹出。此时锁梁(1)顺向旋转角度不大于100°。锁合时回转锁梁(1)对准锁梁孔,往下揿压,钥匙(3)自动回位,即可拨出。
该锁可广泛用于锁合各种门窗、家具、亦可与强力链条钢丝绳索等配套使用,锁合各种小型车辆船只及户外易移动物件等。
权利要求1.一种榔头锁,包含锁梁(1)、锁体(2)、锁芯(7)和钥匙(3),锁体(2)内装有防拨弹子和圆、平头弹子,其特征在于金属材料制作的锁舌A(4)为柱形,锁舌B(5)为锥形,锁梁(1)直径为Φ6.3~Φ12mm,锁合后的锁梁桥孔高度为22~43mm,锁梁(1)两端冲有半圆缺,锁舌A(4)和锁舌B(5)分别锁入锁梁缺中,锥形锁舌头不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榔头锁,其特征在于锁舌A(4)和锁舌B(5)采用钢材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榔头锁,其特征在于锁体(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尤以圆柱形铜材为最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榔头锁,其特征在于开启后的锁梁旋转最大角度为1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榔头锁,锁体内装有采用钢材制作的锁舌A为柱形,锁舌B为锥形,锁梁直径为6.3~12mm,锁合后的锁梁桥孔高度为22~43mm,锁梁两端冲有半圆缺,两锁舌分别锁入锁梁缺中,锥形锁舌头不外露。锁体呈圆柱形、榔头状,可选用圆柱型材,加工方便,外形独特。该挂锁可广泛用于锁合各种门窗家具,亦可与强力链条、钢丝绳索等配套使用,锁合各种小型车辆、船只及户外其他易移动物件等。
文档编号E05B67/00GK2116746SQ9122775
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31日
发明者薛文艳, 李家庆 申请人:浙江浦江制锁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