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夹层式隐形纱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窗,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纱窗。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隐形纱窗,它是通过设置在纱盒中的弹簧将窗纱自动卷入纱盒内。其不足之处是,安装工艺复杂,更换窗纱难度较大,对于家庭装修后而使窗框宽度减小的窗户难于安装纱窗,纱窗开启不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闭性好、易于安装、开启方便,而且美观的夹层式隐形纱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简述如下夹层式隐形纱窗包括有上端盖1、下端盖2、弹簧芯3、内轴套4、弹簧5、内轴6、纱盒7、上边框8、下边框9;纱盒7连接有移动挂钩10,移动挂钩10与拉钩11活动连接,移动挂钩10内设置有窗纱固定梁12,窗纱固定梁12内设置有插片13,插片13与窗纱18的一端连接,内轴6与窗纱18的另一端连接,上端盖1、下端盖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通过左连接板14、右连接板15与上边框8、下边框9的一端连接,纱盒7的一侧设置有延长筋。
所述延长筋的宽度以3~15毫米为宜。在上边框8与下边框9的另一端最好设置边框端盖16,边框端盖16上设置有胀力结构。胀力结构可选用螺钉19、螺母20的结构,或选用楔、销结构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夹层式隐形纱窗的主视图;图2是夹层式隐形纱窗的纱盒沿A-A线剖视图;图3是胀力结构示意图;图4是夹层式隐形纱窗的纱盒沿B-B线剖视图。
在图中,夹层式隐形纱窗包括有上端盖1、下端盖2、弹簧芯3、内轴套4、弹簧5、内轴6、纱盒7、上边框8、下边框9,纱盒7连接有移动挂钩10与拉钩11活动连接,移动挂钩10内设置有窗纱固定梁12、窗纱固定梁12内设置有插片13,窗纱18的一端可包裹插片13插入窗纱固定梁12中,窗纱18的另一端可固定在内轴6上,将拉钩11固定安装在窗户边框上,通过扳动移动挂钩10可使移动挂钩10与拉钩11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打开推拉窗,窗纱18从纱盒7中拉出,关上推拉窗,使窗纱18卷回至纱盒7中,当移动挂钩10与拉钩11处于断开状态时,窗纱18始终卷在纱盒7中。在上端盖1、下端盖2的外侧设置凹槽,通过左连接板14、右连接板15与上边框8、下边框9的一端连接,上端盖1、下端盖2凹槽的承插方向与上边框8、下边框9垂直,可方便地把纱盒7从边框上取下,便于更换窗纱。在纱盒7的背侧设置一延长筋,延长筋的宽度选于3~15毫米。延长筋的设置可使推拉窗连同拉钩11都可放置于夹层中形成纱盒7与玻璃间的夹层,增加了密闭性及美观。
在上边框8与下边框9的另一端最好设置边框端盖16,边框端盖16上设置有胀力结构,胀力结构可采用螺钉19、螺母20或楔、销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形成夹层,利于已装修家庭安装隐形纱窗。同时密闭性好,而且美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移动挂钩内设置的窗纱固定梁与插片,可使窗纱平整地装入,操作简单,不需专门设备与工具。
3.本实用新型的胀力结构可使隐形纱窗方便地安装于窗框上,不需打眼、钉钉,非常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夹层式隐形纱窗,包括有上端盖[1]、下端盖[2]、弹簧芯[3]、内轴套[4]、弹簧[5]、内轴[6]、纱盒[7]、上边框[8]、下边框[9],其特征是,所述纱盒[7]外侧设置有移动挂钩[10],移动挂钩[101与拉钩[11]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挂钩[10]内设置有窗纱固定梁[12],窗纱固定梁[12]内设置有插片[13],插片[13]与窗纱[18]的一端连接,所述内轴[6]与窗纱[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端盖[1]、下端盖[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通过左连接板[14]、右连接板[15]与上边框[8]、下边框[9]的一端连接,所述纱盒[7]的一侧设置有延长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隐形纱窗,其特征是,所述纱盒[7]上的延长筋的宽度为3~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隐形纱窗,其特征是,所述上边框[8]与下边框[9]的另一端设置有边框端盖[16],所述边框端盖[16]设置有胀力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层式隐形纱窗,其特征是,所述的胀力结构由螺钉[19]、螺母[20]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层式隐形纱窗,其特征是,所述的胀力结构由楔、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层式隐形纱窗,纱窗的纱盒(7)外侧设置有移动挂钩(10),移动挂钩(10)与拉钩(11)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挂钩(10)内设置有窗纱固定梁(12),窗纱固定梁(12)内设置有插片(13),插片(13)与窗纱(18)的一端连接,所述内轴(6)与窗纱(18)的另一端连接,上端盖(1)、下端盖(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通过左连接板(14)、右连接板(15)与上边框(8)、下边框(9)的一端连接,所述纱盒(7)的一侧设置有延长筋。本实用新型的纱窗安装方便,无需专门设备,密闭性好,而且美观。
文档编号E06B9/52GK2336076SQ9820553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4日
发明者王龙 申请人: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