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是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枕头的市场,由于形状设计的缺陷和质地过于柔软的原因,因枕头导致的颈椎病非常之多,而颈椎曲度变直患者比比皆是,基本上十个人有九个颈椎变了形。目前市场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类枕头,医学界称之为致病枕,就是睡了会得颈椎病的枕头。具体出现的症状是颈痛、背痛、和肩痛,以及颈部肌肉僵硬,严重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瘁倒或手麻等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多功能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其包括左侧、右侧,和与左侧以及右侧相连的中间部分,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与人侧卧时肩膀的高度相等;所述中间部分的前侧设有两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相连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面向人仰卧的表面为圆弧形面从而形成类球窝状结构;所述中间部分的后侧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柱,所述中间部分后侧的中央位置内部设有一充填袋。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中间部分后侧为分离状,两者中间设有一缝隙。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为10?14厘米。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比所述左侧的高度低3.5?4.5厘米;所述支撑柱大小为长16-22厘米X宽6-9.5厘米X高6?9.5厘米。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部分的后侧的高度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低5?8厘米。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充填袋填充决明子。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的宽度与人颈后弧线的宽度相等,其内填充荞麦壳和/或决明子。
[0011 ]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缝隙的大小为长16?22厘米、宽0.5?I厘米。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为布艺性材料制成。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主体由聚氨酯和明胶制成,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表层由天然橡胶制成。
[0014]本实用新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支撑柱作为人后颈的支撑;中间部分后侧中央位置的充填袋作为人后脑勺的支撑,这样形成了以胸背为座基、颈枕为支点、头枕为引力点的杠杆力学结构。其作用是产生弧形牵引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宽度并消除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使错位的颈椎回归正常的序列。这样也形成了以药疗、远红外理疗、磁疗的平台,起到修复肌腱、肌肉、肌筋膜的作用,实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全天候使用,同时具备垫托、保健、治疗三大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该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整体的形状为近似长方体形,但不限于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主体是由布艺性材料制成,两侧主要填充荞麦壳;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主体由聚氨酯和明胶制成,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表层由天然橡胶制成;聚氨酯和明胶塑造硬韧的枕体,一定厚度的天然橡胶使表层柔软舒适。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分为左侧1、右侧2,和与左侧以及右侧相连的中间部分3。中间部分3又分为前侧和后侧。
[0020]左侧I和右侧2为长方形平面或浅圆弧面,长18-23cm厘米、宽30?36厘米、高10?14厘米;大小是成人面部面积的2-3倍。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与人侧卧时肩膀的高度相等,这样,人侧卧时,可完整承接面部,在颈腰椎保持同一水平的情况下,使面部承受的单位压力减到最小。
[0021]中间部分3的前侧设有两端分别与左侧I和右侧2相连的支撑柱4,该支撑柱4的高度比所述左侧的高度低3.5?4.5厘米,这样,人侧卧时,左侧和右侧即可完整承接面部。该支撑柱大小为长16-22厘米X宽6-9.5厘米X高6?9.5厘米,其宽度与人颈后弧线的宽度大约相等,其内填充荞麦壳和决明子中的一种或混合体。该支撑柱4面向人仰卧的表面为圆弧形面、类球窝状结构,作为人仰卧时颈椎中部的支撑面。本实用新型支撑柱作为颈枕,是颈椎拉伸牵引的重要支撑支点,其宽度与成人颈后弧线宽度相当,其弧度与成人颈后弧线相吻合,刚好形成类球窝状结构。由于颈椎生物力学特性,仰卧此圆弧形表面的颈椎会产生弧形下坠力量,而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支撑面产生圆弧形支撑力,这样一方面弧形下坠力使颈椎产生弧形弯曲,从而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另一方面,圆弧形支撑面的撑力对颈椎形成挤压,使排序紊乱或错位的颈椎回归正常的序列。另外,颈椎由于得到曲线状拉伸牵弓丨,椎间隙空间增大,减轻了颈椎的压迫状态。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部分3的后侧5为长方形,此处为最低平面,与颈枕支撑体4的落差5-8厘米,即比所述支撑柱4的高度低5?8厘米。中间部分的后侧5主要作为一个牵引平台,其中央位置内部设有一充填袋以作为头枕,充填袋内可以充填决明子等植物种子。中间部分的后侧5用于支撑枕骨粗隆部份(即后脑勺),其高度可调节颈椎弧形牵引的力度。
[0023]更优的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柱4与所述中间部分后侧5为分离状,两者中间设有一缝隙6,缝隙的大小为长16?22厘米、宽0.5?I厘米。这种设计主要用于可以在支撑柱4上环绕各种药疗层,药疗层穿过缝隙6包覆住支撑柱4,并且,还可以更换不同的药疗层、或远红外理疗层,或磁性材料层,这样,支撑柱4即形成了以药疗、远红外理疗、磁疗的平台,起到修复肌腱、肌筋膜的作用。
[0024]本实用新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支撑柱作为人后颈的支撑;中间部分后侧中央位置的充填袋作为人后脑勺的支撑,这样形成了以胸背为座基、颈枕为支点、头枕为引力点的杠杆力学结构。其作用是产生弧形牵引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宽度并消除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使错位的颈椎回归正常的序列。这样也形成了以药疗、远红外理疗、磁疗的平台,起到修复肌腱、肌肉、肌筋膜的作用,实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全天候使用,同时具备垫托、保健、治疗三大功能。
[0025]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包括左侧、右侧,和与左侧以及右侧相连的中间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与人侧卧时肩膀的高度相等;所述中间部分的前侧设有两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相连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面向人仰卧的表面为圆弧形面从而形成类球窝状结构;所述中间部分的后侧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柱,所述中间部分后侧的中央位置内部设有一充填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中间部分后侧为分离状,两者中间设有一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为10?14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比所述左侧的高度低3.5?4.5厘米;所述支撑柱大小为长16-22厘米X宽6-9.5厘米X高6?9.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后侧的高度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低5?8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袋填充决明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宽度与人颈后弧线的宽度相等,其内填充荞麦壳和/或决明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大小为长16?22厘米、宽0.5?I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为布艺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主体由聚氨酯和明胶制成,所述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表层由天然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其左侧和右侧的高度与人侧卧时肩膀的高度相等;中间部分的前侧设有两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相连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面向人仰卧的表面为圆弧形面从而形成类球窝状结构;所述中间部分的后侧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柱,所述中间部分后侧的中央位置内部设有一充填袋。本实用新型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的支撑柱作为人后颈的支撑;中间部分后侧中央位置的充填袋作为人后脑勺的支撑,这样形成了以胸背为座基、颈枕为支点、头枕为引力点的杠杆力学结构。其作用是产生弧形牵引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宽度并消除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使错位的颈椎回归正常的序列;具备垫托、保健、治疗三大功能。
【IPC分类】A47G9-10
【公开号】CN204351483
【申请号】CN201420850736
【发明人】丁卫华
【申请人】丁卫华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