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遮阳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成为了我们的重要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低碳排放、温室效应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且目前在建筑装修领域中对建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窗户的材质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对却没有同时起到保温和遮阳效果并且制作节约能源的窗户材料。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框型材,所述框型材的两端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上连接有扇型材,所述框型材包括内层铝框、中部铝框和外部铝框,所述内层铝框和所述中部铝框以及所述中部铝框和外部铝框之间均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一;所述扇型材包括隔热窗扇和铝窗扇,所述隔热窗扇包括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以及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所述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和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之间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二,所述隔热窗扇和所述铝窗扇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和所述铝窗扇上的合页连接,此外,所述隔热窗扇和所述铝窗扇上均设置有玻璃胶条,所述玻璃胶条内设置有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所述中空玻璃和所述单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电动百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百叶包括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扇型材上的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连接有百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框型材和所述扇型材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和等压胶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尼龙隔热条一和所述尼龙隔热条二上均设置有若干空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尼龙隔热条一的厚度为35mm和18mm ;所述尼龙隔热条二的厚度为35mm0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扇型材上位于所述中空玻璃的底端上还设置有玻璃垫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框型材和所述扇型材之间还形成若干保温腔。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框型材、扇型材、以及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窗的效果,另外在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之间设置的电动百叶更达到了遮阳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保温遮阳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遮阳保温窗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型材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型材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合页;2、框型材;3、铰链;4、扇型材;5、内层铝框;6、中部铝框;7、外部铝框;8、尼龙隔热条一 ;9、隔热窗扇;10、铝窗扇;11、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12、尼龙隔热条二 ;13、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4、玻璃胶条;15、中空玻璃;16、单层玻璃;17、电动百叶;18、螺丝;19、电机盒;20、电机;21、百叶;22、密封胶条;23、等压胶条;24、空腔;25、玻璃垫块;26、保温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包括框型材2,所述框型材2的两端设置有铰链3,所述铰链3上连接有扇型材4,所述框型材2包括内层铝框5、中部铝框6和外部铝框7,所述内层铝框5和所述中部铝框6以及所述中部铝框6和外部铝框7之间均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一 8 ;所述扇型材4包括隔热窗扇9和铝窗扇10,所述隔热窗扇9包括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11以及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所述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11和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之间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二 12,所述隔热窗扇9和所述铝窗扇10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和所述铝窗扇11上的合页I连接,此外,所述隔热窗扇9和所述铝窗扇10上均设置有玻璃胶条14,所述玻璃胶条14内设置有中空玻璃15和单层玻璃16,所述中空玻璃15和所述单层玻璃16之间设置有电动百叶17。
[0022]其中,在框型材2内部设置的两层尼龙隔热条一起到了双层保温的作用,并且龙隔热条一和内层铝框5、中部铝框6以及外部铝框7之间是通过卡扣式连接的,进而使框型材的结构更加坚固,并且当需要遮挡阳光的时候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电机百叶17拉伸进而使整个窗户器到遮阳的效果。
[0023]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百叶17包括通过螺丝18固定于所述扇型材4上的电机盒19,所述电机盒19内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下端连接有百叶21,电机是通过螺丝固定在扇型材上的,很好的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在电机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
[0024]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型材2和所述扇型材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22和等压胶条23,密封胶条22和等压胶条23起到了稳固框型材和扇型材并且达到在连接的时候缓冲压力大,进一步的保证了窗户的连接的安全性。
[0025]此外继续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中,为了更好的起到保温的作用,所述尼龙隔热条一 8和所述尼龙隔热条二 12上均设置有若干空腔24。
[0026]进一步的,所述尼龙隔热条一 8的厚度为35mm和18mm ;所述尼龙隔热条二 12的厚度为35mm。
[0027]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玻璃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所以所述扇型材4上位于所述中空玻璃16的底端上还设置有玻璃垫块25。
[0028]进一步的,所述框型材2和所述扇型材4之间还形成若干保温腔26。
[002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框型材、扇型材、以及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窗的效果,另外在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之间设置的电动百叶更达到了遮阳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保温遮阳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包括框型材(2),所述框型材(2)的两端设置有铰链(3),所述铰链(3)上连接有扇型材(4),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2)包括内层铝框(5)、中部铝框(6)和外部铝框(7),所述内层铝框(5)和所述中部铝框(6)以及所述中部铝框(6)和外部铝框(7)之间均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一(8);所述扇型材(4)包括隔热窗扇(9)和铝窗扇(10),所述隔热窗扇(9)包括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11)以及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所述隔热窗扇内侧铝型材(11)和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之间设置有尼龙隔热条二( 12),所述隔热窗扇(9)和所述铝窗扇(10)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隔热窗扇中间铝型材(13)和所述铝窗扇(11)上的合页(I)连接,此外,所述隔热窗扇(9)和所述铝窗扇(10)上均设置有玻璃胶条(14),所述玻璃胶条(14)内设置有中空玻璃(15)和单层玻璃(16),所述中空玻璃(15)和所述单层玻璃(16)之间设置有电动百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百叶(17)包括通过螺丝(18 )固定于所述扇型材(4 )上的电机盒(19 ),所述电机盒(19 )内设置有电机(20 ),所述电机(20)的下端连接有百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2)和所述扇型材(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22)和等压胶条(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隔热条一(8)和所述尼龙隔热条二( 12)上均设置有若干空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隔热条一(8)的厚度包括35mm和18mm ;所述尼龙隔热条二( 12)的厚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型材(4)上且位于所述中空玻璃(16)的底端还设置有玻璃垫块(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保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2)和所述扇型材(4)之间还形成若干保温腔(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遮阳保温窗,包括框型材,所述框型材的两端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上连接有扇型材,所述扇型材上设置有玻璃胶条,所述玻璃胶条内安装有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所述中空玻璃和所述单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电动百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框型材、扇型材、以及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窗的效果,另外在中空玻璃和单层玻璃之间设置的电动百叶更达到了遮阳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保温遮阳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IPC分类】E06B9-32, E06B3-67, E06B9-264
【公开号】CN204476215
【申请号】CN201420870068
【发明人】刘红野, 朱小虎, 陈丽萍, 刘树燕
【申请人】黑龙江嘉寓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