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071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是一种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水杯大多带了一个防止开水烫手的手持把柄,在使用过程中或者放置中会不小心碰触可能引起烫伤,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安全,且从空间角度手持把柄在包装运输和使用上占用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携带不方便。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4000449A于2014年8月27日公开了一种防烫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吸嘴;所述杯盖上还设有限位薄膜,所述薄膜与所述吸嘴之间的距离为2-5cm。所述杯盖上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一端连接所述薄膜,一端设在所述吸嘴的下面。该防烫水杯可以通过限位薄膜提醒用户水杯内液体的温度,但却没有起到防烫效果,当用户拿起水杯时也会对用户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水杯没有手持把柄的情况下可以拿起水杯饮用而不烫手的,可根据用户对隔热效果或暖手效果对水杯厚度或植绒体厚度进行调整的,结构简单合理、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携带方便和美观大方的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包括无手持把柄水杯,其特征在无手持把柄水杯外壁环绕设置有植绒体,无手持把柄水杯与植绒体为一体结构,无手持把柄水杯通过杯体的厚度和植绒体的散热作用,实现无手持把柄水杯的防烫效果。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植绒体为散热材质,植绒体固定环绕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上,且无手持把柄水杯通过植绒工艺与植绒体形成一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植绒体与无手持把柄水杯的分离。植绒体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开口处的下面,且植绒体至少与无手持把柄水杯开口处相隔一段距离,防止用户使用无手持把柄水杯饮用时与植绒体接触。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无手持把柄水杯由塑胶或五金或玻璃或陶瓷制成,无手持把柄水杯的杯体为上宽下窄结构,且无手持把柄水杯的开口处为弧形结构,方便用户的饮用无手持把柄水杯中的液体。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的改进,无手持把柄水杯的厚度或/和植绒体的厚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手持把柄水杯外壁环绕设置植绒体,植绒体为散热材质,水杯在加入开水后,水杯将热能透过水杯外壁上的植绒结构,使温度散布均匀,形成一种物理隔热作用,达到在水杯没有手持把柄的情况下,可以接触植绒体拿起水杯饮用而不烫手;且可根据用户对隔热效果或暖手效果对水杯厚度或植绒体厚度进行调整。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携带方便和美观大方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为无手持把柄水杯,2为植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参见图1,本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包括无手持把柄水杯1,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外壁环绕设置有植绒体2,无手持把柄水杯I与植绒体2为一体结构,无手持把柄水杯I通过杯体的厚度和植绒体2的散热作用,实现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防烫效果。
[0014]植绒体2为散热材质,植绒体2固定环绕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上,且无手持把柄水杯I通过植绒工艺与植绒体2形成一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植绒体2与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分离。植绒体2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开口处的下面,且植绒体2至少与无手持把柄水杯I开口处相隔一段距离,防止用户使用无手持把柄水杯I饮用时与植绒体2接触。
[0015]无手持把柄水杯I由塑胶或五金或玻璃或陶瓷制成,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杯体为上宽下窄结构,且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开口处为弧形结构,方便用户的饮用无手持把柄水杯I中的液体。
[0016]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厚度或/和植绒体2的厚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0017]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包括无手持把柄水杯(I),其特征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外壁环绕设置有植绒体(2),无手持把柄水杯(I)与植绒体(2)为一体结构,无手持把柄水杯(I)通过杯体的厚度和植绒体(2)的散热作用,实现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防烫效果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体(2)为散热材质,植绒体(2)固定环绕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上,且无手持把柄水杯(I)通过植绒工艺与植绒体(2)形成一体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植绒体(2)与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体(2)设置在无手持把柄水杯(I)开口处的下面,且植绒体(2)至少与无手持把柄水杯(I)开口处相隔一段距离,防止用户使用无手持把柄水杯(I)饮用时与植绒体(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手持把柄水杯(I)由塑胶或五金或玻璃或陶瓷制成,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杯体为上宽下窄结构,且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开口处为弧形结构,方便用户的饮用无手持把柄水杯(I)中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无手持把柄水杯(I)的厚度或/和植绒体(2)的厚度可以调整。
【专利摘要】一种无手持把柄的防烫水杯,包括无手持把柄水杯,其特征在无手持把柄水杯外壁环绕设置有植绒体,无手持把柄水杯与植绒体为一体结构,无手持把柄水杯通过杯体的厚度和植绒体的散热作用,实现无手持把柄水杯的防烫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手持把柄水杯外壁环绕设置植绒体,植绒体为散热材质,水杯在加入开水后,水杯将热能透过水杯外壁上的植绒结构,使温度散布均匀,形成一种物理隔热作用,达到在水杯没有手持把柄的情况下,可以接触植绒体拿起水杯饮用而不烫手;且可根据用户对隔热效果或暖手效果对水杯厚度或植绒体厚度进行调整。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携带方便和美观大方等特点。
【IPC分类】A47G19-22
【公开号】CN204520120
【申请号】CN201420815758
【发明人】郭建刚, 邓小峰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