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859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童车关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童车关节。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婴幼儿的培育,近年来婴幼儿用品行业得到高度发展。学步车是重要的婴幼儿用品之一;可以适度辅助婴儿学习走路,有助于训练婴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0003]但是现有的学步车大多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材料损耗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目前市面主要有两种学步车,其中一种是出现时间较早的不可折叠的学步车,这种学步车在非使用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携带不方便。而且在进行收纳时,通常需要拆分学步车进行存放,不便于操作。同时拆分存放容易出现零部件丢失的情况,多次拆装会使零部件磨损严重,缩短学步车的使用寿命;另一种是采用“X”形铁架折叠的学步车,这种学步车在非使用状态时可折叠收起,从而便于存放和携带,但这种学步车由于采用“X”形铁架折叠的方式,其结构较为复杂,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其在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不足,即在正常使用时存在突然自行折叠的风险,影响学步车使用的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201420354021.9公开了一种携带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滑套折叠式学步车,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上盘和下盘以及至少三个滑套折叠装置,滑套折叠装置包括滑套、折叠杆,滑套可滑动地套接于折叠杆的外部,折叠杆包括上折叠杆、铰接件、下折叠杆,上折叠杆通过铰接件与下折叠杆相铰接,上折叠杆的上端与上盘活动连接,下折叠杆的下端与下盘活动连接,使用时,将滑套滑动到上折叠杆与下折叠杆之间的铰接件位置处,利用滑套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发生转动、弯曲、折叠,以保证正常使用;非使用状态需要折叠时,将滑套滑动到下折叠杆的下端位置,以解除对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的限位和固定,使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以铰接件为轴心进行转动,进而弯曲最终形成折叠状态,实现学步车体积大大缩小,方便携带的效果O
[0005]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上述折叠式学步车的滑套折叠装置存在折叠操作复杂,且在折叠时容易夹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不易夹手的童车关节。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童车关节,安装于可折叠童车的上折杆和下折杆之间,下折杆头端具有弯折部,包括:
[0008]内壳,内壳设有用于固定上折杆的上折杆定位槽和用于容置下折杆的弯折部的下折杆容置槽,下折杆能够以弯折部为轴转动,内壳还设有突梁,突梁位于下折杆容置槽上方;
[0009]外壳,套设于内壳外,外壳两侧设有突出部,突出部顶端向突梁延伸,突出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突出部与突梁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
[00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童车关节,将上折杆和下折杆分别安装在上折杆定位槽和下折杆容置槽内。上折杆和下折杆分别连接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上折杆和下折杆金属杆或者塑料杆等弹性杆弯折而成。当使用时,下折杆因自身的弹性进入第二容置槽内,下折杆的弯头位于下折杆容置槽内,此时由于第二容置槽对下折杆的限制,使下折杆与童车关节固定,此时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之间的距离固定。当折叠时,捏紧下折杆,使其克服自身的弹力进入第三容置槽内,此时下折杆能够沿第三容置槽以弯折部为轴向上折杆转动,最终与上折杆重叠,此时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也叠加在一起,童车折叠。该童车关节操作简单安全,坚固耐用且不易夹手。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设有定位块,定位块设于突梁下方,下折杆容置槽设在定位块上。由此,该童车关节的结构更加合理,且易于操作。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设有多个下折杆容置槽,突梁与下折杆容置槽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多个下折杆容置槽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将弯折部放入不同的下折杆容置槽,可以方便地调节童车的高度,使其适合不同年龄和身高的儿童。在调节时,首先捏紧下折杆使其克服自身的弹力进入第三容置槽内,然后向上拉提,使弯折部进入第一容置槽,再沿第三容置槽移动下折杆,并使弯折部进入另一个下折杆容置槽,最后松开下折杆,下折杆因自身的弹性进入第二容置槽内,童车的高度再次固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设有多个上折杆定位槽,多个上折杆定位槽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通过拆下外壳后将上折杆放入不同的上折杆定位槽,也可以方便地调节童车的高度,与多个下折杆容置槽相配合,可以使童车高度的调节范围更广。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插接于外壳内。由此,内壳与外壳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与内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由此外壳的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滑套折叠式学步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童车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童车关节的仰视图。
[0019]图4为图2所示童车关节内壳安装上折杆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内壳安装下折杆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所示内壳的左视图。
[0022]图7为图5所示内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童车关节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图2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于可折叠童车的上折杆和下折杆之间的童车关节。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内壳2和外壳I。上折杆3和下折杆4分别连接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上折杆3和下折杆4都是使用弯折而成。上折杆4头端具有弯折部41。
[0027]其中,内壳2设有用于固定上折杆3的上折杆定位槽21和用于容置下折杆4的弯折部41的下折杆容置槽231。下折杆4能够以弯折部41为轴转动。
[0028]内壳2还设有突梁22和定位块23。定位块23设于突梁22下方,下折杆容置槽231设在定位块23上。
[0029]外壳I套设于内壳2外。外壳I与内壳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30]外壳I两侧设有突出部11。突出部11顶端向突梁22延伸。
[0031]突出部11与外壳I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12。
[0032]突出部11与突梁22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14。
[0033]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设有三个下折杆容置槽231。突梁22与定位块23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232。三个下折杆容置槽231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将弯折部41放入不同的下折杆容置槽231,可以方便地调节童车的高度,使其适合不同年龄和身高的儿童。在调节时,首先捏紧下折杆4使其克服自身的弹力进入第三容置槽14内,然后向上拉提,使弯折部41进入第一容置槽232,再沿第三容置槽14移动下折杆4,并使弯折部41进入另一个下折杆容置槽231,最后松开下折杆4,下折杆4因自身的弹性进入第二容置槽12内,童车的高度再次固定。
[0034]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设有两个上折杆定位槽21。两个上折杆定位槽21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拆下外壳I后将上折杆3放入不同的上折杆定位槽21,也可以方便地调节童车的高度,与多个下折杆容置槽231相配合,可以使童车高度的调节范围更广。
[0035]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内壳2设有一个、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下折杆容置槽231,也可以设有一个、三个或者更多个下折杆容置槽21。
[0036]当使用时,下折杆4因自身的弹性进入第二容置槽12内,下折杆4的弯头41位于下折杆容置槽231内,此时由于第二容置槽12对下折杆4的限制,使下折杆4与童车关节固定,此时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之间的距离固定。
[0037]当折叠时,捏紧下折杆4,使其克服自身的弹力进入第三容置槽内14,此时下折杆4能够沿第三容置槽内14以弯折部41为轴向上折杆3转动,最终与上折杆3重叠,此时童车的上盘和下盘也叠加在一起,童车折叠。
[0038]实施例2
[0039]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童车关节的外壳。如图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壳内部还设有插槽13。通过插槽13,内壳2可以插接于外壳I内,使得内壳2与外壳I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0040]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童车关节,安装于可折叠童车的上折杆和下折杆之间,所述下折杆头端具有弯折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设有用于固定上折杆的上折杆定位槽和用于容置下折杆的弯折部的下折杆容置槽,所述下折杆能够以所述弯折部为轴转动,所述内壳还设有突梁,所述突梁位于所述下折杆容置槽上方; 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外,所述外壳两侧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顶端向所述突梁延伸,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突梁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突梁下方,所述下折杆容置槽设在所述定位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车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设有多个下折杆容置槽,所述突梁与所述下折杆容置槽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多个下折杆容置槽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设有多个上折杆定位槽,所述多个上折杆定位槽沿童车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插接于所述外壳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童车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童车关节,安装于可折叠童车的上折杆和下折杆之间,下折杆头端具有弯折部,包括:内壳,内壳设有用于固定上折杆的上折杆定位槽和用于容置下折杆的弯折部的下折杆容置槽,下折杆能够以弯折部为轴转动,内壳还设有突梁,突梁位于下折杆容置槽上方;外壳,套设于内壳外,外壳两侧设有突出部,突出部顶端向突梁延伸,突出部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突出部与突梁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该童车关节便于折叠,操作简单安全,坚固耐用且不易夹手。
【IPC分类】A47D13/04
【公开号】CN205018666
【申请号】CN201520772319
【发明人】顾总照
【申请人】顾总照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