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336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能产生蒸汽的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锅。
【背景技术】
[0002]蒸汽锅,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生产制造蒸汽的锅体。蒸汽锅基于其制出的蒸汽是一种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热能,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蒸汽锅通常结构是锅体、发热管和蒸架,水放在锅体内,发热管将水加热至沸点,产生蒸汽,蒸汽用于蒸煮放置在蒸架上的食物,由于蒸汽锅通过蒸汽蒸煮食物,当蒸汽锅持续加热时,蒸汽锅处于密封状态,蒸汽锅内的压力较大。
[0004]现有技术的缺陷是,当蒸汽锅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考虑到蒸汽锅的使用安全,需要对蒸汽锅进行减压,但是由于目前市面上蒸汽锅的减压阀安装在蒸汽锅的上面,高温蒸汽通过减压阀直接排出时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锅,当蒸汽锅减压时,使得高温蒸汽排出的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提高蒸汽锅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蒸汽锅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7]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煲体、加热件、微型水栗、水位探测部件、安全阀以及MCU电路;
[0008]所述煲体上设有进水喉和出水喉,所述进水喉与所述微型水栗连接,所述微型水栗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0009]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0010]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外壳相通;
[0011 ]所述水位探测部件伸入所述煲体内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件由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组成。
[0013]优选的,所述煲体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恒温器和温度保险丝,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器和所述温度保险丝分别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并传送给所述M⑶电路,所述M⑶电路判断获取到的所述锅体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停止加热。
[0015]优选的,所述恒温器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且所述煲体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MCU电路断开或闭合。
[0016]优选的,所述温度保险丝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恒温器均出现故障时且所述蒸汽锅温度超过最高预设值时熔断。
[0017]优选的,所述蒸汽锅还包括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汽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汽温度并传送给所述MCU电路,所述MCU电路判断获取到的所述蒸汽温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停止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加热。
[0018]优选的,所述水位探测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煲体上的探针接头和通过所述探针接头伸入所述煲体内部的水位探针。
[0019]优选的,所述蒸汽锅还包括排水电磁阀,所述排水电磁阀与所述出水喉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
[00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2]由于蒸汽锅的煲体的底部设有安全阀,且该安全阀与蒸汽锅的外壳相通,在蒸汽锅的使用过程中,外壳与外界物体相接触,当高温蒸汽通过安全阀从外壳中排出的过程中,蒸汽温度迅速降低,提高了蒸汽锅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蒸汽锅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蒸汽锅的煲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锅,当蒸汽锅减压时,使得高温蒸汽排出的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提高蒸汽锅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7]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蒸汽锅的技术方案包括:
[0029]外壳I,外壳I内设有煲体2、加热件3、微型水栗4、水位探测部件、安全阀9和MCU电路;煲体2上设有进水喉5和出水喉6,进水喉5与微型水栗4连接,微型水栗4与MCU电路电性连接;加热件3位于煲体2的底部并与MCU电路电性连接;水位探测部件伸入煲体2内部并与MCU电路电性连接;安全阀9位于煲体2的底部并与外壳I相通。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蒸汽锅的煲体的底部设有安全阀,且该安全阀与蒸汽锅的外壳相通,在蒸汽锅的使用过程中,外壳与外界物体相接触,当高温蒸汽通过安全阀从外壳中排出的过程中,蒸汽温度迅速降低,提高了蒸汽锅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1]进一步的,
[0032]加热件3为与M⑶电路电性连接的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当微型蒸汽锅处于加热状态时,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均用于加热,当微型蒸汽锅处于保温状态时,功率较大的加热元件处于非加热状态。
[0033]进一步的:
[0034]煲体2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恒温器和温度保险丝,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并传送给MCU电路,MCU电路判断获取到的锅体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恒温器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且煲体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MCU电路断开或闭合;温度保险丝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恒温器均出现故障且微型蒸汽锅温度超过最高预设温度时恪断。
[0035]进一步的,微型蒸汽锅还包括蒸汽温度传感器,蒸汽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汽温度并传送给MCU电路,MCU电路判断获取到的蒸汽温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停止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加热。
[0036]进一步的,水位探测部件包括固定在煲体2上的探针接头7和通过探针接头伸入煲体2内部的水位探针8。
[0037]进一步的,蒸汽锅还包括排水电磁阀10,排水电磁阀与出水喉6连接。
[0038]进一步的,安全阀9位于外壳I的中部。
[0039]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蒸汽锅,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煲体、加热件、微型水栗、水位探测部件、安全阀以及MCU电路; 所述煲体上设有进水喉和出水喉,所述进水喉与所述微型水栗连接,所述微型水栗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外壳相通; 所述水位探测部件伸入所述煲体内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由两组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恒温器和温度保险丝,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器和所述温度保险丝分别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并传送给所述MCU电路,所述MCU电路判断获取到的所述锅体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停止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器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且所述锅体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MCU电路断开或闭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险丝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恒温器均出现故障时且所述蒸汽锅温度超过最高预设值时熔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还包括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汽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汽温度并传送给所述MCU电路,所述MCU电路判断获取到的所述蒸汽温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若是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停止加热,若否则两组功率不同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加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探测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煲体上的探针接头和通过所述探针接头伸入所述煲体内部的水位探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还包括排水电磁阀,所述排水电磁阀与所述出水喉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锅,当蒸汽锅减压时,使得高温蒸汽排出的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以防烫伤,大大提高蒸汽锅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蒸汽锅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煲体、加热件、微型水泵、水位探测部件、安全阀以及MCU电路;所述煲体上设有进水喉和出水喉,所述进水喉与所述微型水泵连接,所述微型水泵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外壳相通;所述水位探测部件伸入所述煲体内部并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
【IPC分类】A47J27/04
【公开号】CN205214959
【申请号】CN201520900862
【发明人】陈振林, 邓维生
【申请人】陈振林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