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618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排水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地下水压力对护岸结构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降低墙后地下水位。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沿线在墙体结构的某一高度位置布设Φ 50mm Φ IOOmm的PVC硬塑管作为排水管1,再在墙后排水管1的管端部位通长布置碎石反滤层或土工布包裹碎石 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然而,这一做法对于河网地区的内河航道护岸来说,却是弊大于利。近年来,由于排水管的诱因导致内河航道护岸墙后回填土淘空而引起护岸坍塌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船行波作用。以杭嘉湖为例,随着内河水运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的不断加大,目前内河水域最大的单艘载重量已达800吨级以上,吃水深度达到3. 2 米以上,船舶正常航行时其船行波对两岸的瞬间冲击力几乎不亚于钱江潮,其滚滚的波浪使岸边水位先是骤降,再是骤升,然后是反复冲撞,最后缓缓退去。水位骤升时,水流快速涌入护岸中的排水管来回撞击墙后。而当水位下降时,由于负压作用,从排水管中回流出的几乎都是浑水。如此循环往复,将泥土化为泥浆水带出,导致墙后或坡下土方淘空,窟窿越来越大,造成护坡悬空,墙身失稳,这是造成护岸坍塌的主要原因。二是施工质量问题。这一方面由于反滤层大多布设在回填土上,施工时虽经夯压,但其密实度终不如原状土,回填土下沉引起反滤层塌落后与排水管错位。另一方面墙身或护坡与回填土及反滤层同时交叉施工,反滤层常常作为墙身的附属部分,没有象其他独立的单元工程一样进行质量检验,因而质量控制不严。另外,反滤层往往紧贴墙背,由于主体建筑物与回填土之间的沉降系数相差甚远,而靠墙边的回填土要压实到位确实不易,容易形成“死角”。而且,土工布包裹不严会使反滤层溃散。由于护岸排水管大多不长,最长的也不过1米多一点,船行波在排水管中没有完全消能,对反滤层的作用力较大。而土工布包裹不严的地段,就经不起这种冲击力的长期作用,一旦冲破缺口,碎石就会滚动产生位移,继而破坏整个反滤层。而反滤层一旦散落, 水流即直接冲击土层,墙后淘空也就不可避免了。三是土质原因河网地区以软土为主,内河航道两岸多以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其颗粒级配均以粘粒和粉粒为主, 粒径小于0. 005mm的含量高达50%以上。而且土壤液限、塑限大,内摩擦角小,易溶于水。 而400g/m2无纺土工布的孔径为0. 07 0. 20mm,因此在水力作用下,部分土颗粒容易穿过反滤层被水流带走。因此,当土质越差、土颗粒越小、内摩擦角越小的地段,往往就是首先被破坏的地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减少内河航道护岸坍塌现象,提高工程使用功能,延长工程运行寿命,降低航道维护成本的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
3[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 盲沟和窨井,所述盲沟包括滤管和碎石反滤层,所述碎石反滤层外包土工布,所述窨井与所述盲沟连通,所述窨井的上部开口设有盖板,所述排水管的内侧端与所述窨井的内部连通。上述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垫层。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将其施工于河网地区航道护岸内后,船行波引起的倒灌水在较长排水管中首先消耗了一部分能量,然后通过窨井再次消能,即可保证盲沟反滤层不受冲击,避免了墙后淘空的难题。它只需要增加少量投资,就可实现功能上的增强,适应范围较广,无论是直立式护岸或斜式护坡、大断面还是小断面均可采用。盲沟的尺寸、滤管的大小可以根据地下水位情况进行相应选择。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隐蔽单元工程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保证了施工质量。因而,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对于提高河网地区航道护岸工程的使用功能,延长工程的运行寿命,降低航道的维护成本具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平原地区软土质航道护岸。

图1、图2和图3是现有航道护岸中常见的三种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河网地区航道护岸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1、盲沟2、窨井3、滤管4和碎石反滤层5。盲沟2与护岸平行地布设在原状土上,采用开沟机配合人工开挖。盲沟2离护岸墙后的距离可为3 5m,底宽30 50cm(视地下水情况而定),底高程在 ▽ 1.0左右,底面须平整,纵坡为1/200 1/300。沟槽开挖经验收合格后垫入土工布,然后在盲沟2内布设Φ 75 Φ 100的PE滤管4 (渗灌工程用管),再在上面铺设30 40cm厚的碎石反滤层5,最后包上土工布,土方回填。窨井3间隔设于盲沟2中(可根据实际地形和地下水情况每隔30 50m布设1个),窨井3的上部开口设有钢筋混凝土盖板7。排水管1的内侧端设于窨井壁6上并与窨井3内部连通,集中排水。窨井3是连接盲沟2和排水管1的枢纽,它具有集水、过水、消能和可定时清淤的多重功能。窨井3的内径应略大于盲沟2的宽度,窨井3的底高程可与护岸底板面齐平。窨井3的底板采用现浇混凝土,井壁 6的材料结构可以为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管等。窨井盖板7上如果覆土回填,应设立告示标志。排水管1采用Φ 150 Φ230的预制混凝土管,呈1 10 1 15埋设。出水端宜安置在护岸底板面上,进水端底距窨井底板面30 50cm。排水管 1的底部设混凝土垫层8,接头用细石混凝土包裹严密。排水管1须经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覆土回填。
权利要求1.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盲沟和窨井, 所述盲沟包括滤管和碎石反滤层,所述碎石反滤层外包土工布,所述窨井与所述盲沟连通, 所述窨井的上部开口设有盖板,所述排水管的内侧端与所述窨井的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垫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网地区航道护岸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盲沟和窨井,盲沟包括滤管和碎石反滤层,碎石反滤层外包土工布,窨井与盲沟连通,窨井的上部开口设有盖板,排水管的内侧端与窨井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对于提高河网地区航道护岸工程的使用功能,延长工程的运行寿命,降低航道的维护成本具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平原地区软土质航道护岸。
文档编号E02B3/10GK202194111SQ20112018934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5日
发明者卜俊松 申请人:卜俊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