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浪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80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浪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浪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华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滨海红树林遭受严重的破坏,使得其固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服务价值丧失,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我国滨海红树林湿地的重建研究已有较好的成果积累,许多研究成果也在沿海多地红树林湿地重建中得到大量应用。红树林植物苗株在植入林地初期,由于抗击风浪能力严重不足,需要采取人工方式帮助其抵抗风浪的冲击,通常采用打桩和捆绑等加固手段保护植入的苗株。但是,这些手段只是增强其稳固程度,并且每株苗木都需要单独加固。另一方面,减轻风浪外力对苗株的直接冲击更为重要。一些较大的造林工程因其他原因倾向于采用高成本的筑堤等永久性工程作为消浪措施,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利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后续的自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浪设施,该设施消浪效果好、成本低、易操作、可拆装反复使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消浪设施,是在近岸的海底滩涂上打入两排固定桩,固定桩的走向与潮位线平行;固定桩上加设横栏,形成两排网格化护栏;将软性双帘网置于两排网格化护栏之间,软性双帘网的两端由横栏固定在海底滩涂上;将浮体单元固定在软性双帘网中间位置、置于软性双帘网与海底滩涂之间;这样,浮体单元与软性双帘网共同组成下端固定、上端可随潮位升降的浮箱-软性双帘消浪体,通过浮体单元的浮力作用(浮体单元一直漂浮在海面上)和网格化护栏的空间限制作用,将软性双帘网撑起来形成一堵软性的“墙”,当海浪打在这堵墙上之后,能量会大大地减弱;所述的固定桩是木桩,或者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两排固定桩的间距为25-30厘米,排内固定桩间距为O. 5-1. O米;固定桩的直径优选10厘米,固定桩下端应插入海底滩涂1. 0-1. 5米,以更好地将两排网格化护栏固定在海底滩涂上,以免被海浪冲垮、冲走;固定桩的高度应高于最高潮位50-80厘米,大潮时确保浮体单元被限制在两排固定桩之间;所述的横栏是木杆或竹竿,直径优选4-8厘米;横栏在固定桩上自下而上、每隔30-50厘米架设一道;所述的软性双帘网是具有一定通透率的软性塑料件,优选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的遮阳网;软性双帘网的长度应该确保其固定在浮体单元上之后,在涨潮时浮体单元不会漂浮到网格化护栏的范围之外;所述的浮体单元由若干个浮箱串联而成;所述的浮箱为长方体,在与长轴平行的两侧各带若干个半圆环耳,用两根半圆柱杆穿入这些半圆环耳从而将浮箱串联成浮体单元;所述的浮箱优选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所述的浮体单元优选由2-3个浮箱串联而成;浮体单元两端露出的半圆柱杆与相邻浮体单元的半圆柱杆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将浮体单元固定在软性双帘网,是用扎带将软性双帘网固定在浮箱两侧的半圆柱杆上。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I)本发明的设施消浪效果好。没有安装消浪设施的植林区的红树林苗木,不仅遭受海浪正面冲击,也会遭受海浪触及硬质海岸后形成的反射波冲击。安装本发明的消浪设施后,软性双帘网可让海水顺利通过,但其阻隔作用大幅度降低风浪波速,消减了海浪正面冲击波、弱化了回浪的反射波,红树林苗木可避免遭受海浪和反射波的强烈冲击。双帘网上端固定在浮体单元上,可随潮位升降,其上缘高于海面,而且双帘网两侧均有护栏保护下有一定的前后移动空间,在移动过程中可消减波浪,双帘网在正面波浪冲击下紧贴内侧护栏,双帘网作为一个整体可阻隔波浪向植林区传播。(2)本发明的消浪设施费用低、施工简单快捷。每100米造价4-6万元,远低于刚性消浪设施构建工程,并且无需大型施工机械。(3)本发明的消浪设施环保、可循环利用。使用的材质为无毒环保材料,并且完成任务后可拆卸重复利用。


图1是浮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浮箱,2-半圆柱杆,3-半圆环耳,4-软性双帘网固定处,5-铰链连接处。图2是本发明消浪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桩,2-横栏,3-软性双帘网,4-软性双帘网两端的固定横栏,5-浮体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种消浪设施,其结构如图2所示,是在近岸的海底滩涂上打入两排木质固定桩1,固定桩I的走向与潮位线平行,两排固定桩I的间距为25-30厘米,排内固定桩I间距为
O.5-1. O米,固定桩I长度应高于最大潮潮位50-80厘米,固定桩I的直径为10厘米,固定桩I下端应插入海底滩涂1. 0-1. 5米。固定桩I上自下而上、每隔30-50厘米架设一道木质横栏2,横栏2直径为4_8厘米,这样固定桩I和横栏2就形成了两排网格化护栏。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的软性双帘网3置于两排网格化护栏之间,软性双帘网3的两端由横栏4固定在海底滩涂上。将浮体单元I固定在软性双帘网3中间位置、置于软性双帘网3与海底滩涂之间,软性双帘网3的长度应该确保其固定在浮体单元5上之后,在涨潮时浮体单元5不会漂浮到网格化护栏的范围之外。浮体单元I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3个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的浮箱I串联而成;浮箱I为长方体,长O. 8-1. 2米,高30-40厘米,宽20-25厘米,在与长轴平行的两侧各带4个半圆环耳3,用两根半圆柱杆2穿入这些半圆环耳3从而将浮箱I串联成浮体单元
I。浮体单元I两端露出的半圆柱杆2与相邻浮体单元I的半圆柱杆2以铰链连接。用扎带将软性双帘网3固定在浮箱I两侧的半圆柱杆上。本实施例的设施消浪效果明显。每100米造价约5万元。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是在近岸的海底滩涂上打入两排固定桩,固定桩的走向与潮位线平行;固定桩上加设横栏,形成两排网格化护栏;将软性双帘网置于两排网格化护栏之间,软性双帘网的两端由横栏固定在海底滩涂上;将浮体单元固定在软性双帘网中间位置、置于软性双帘网与海底滩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两排固定桩的间距为25-30厘米,排内固定桩间距为O. 5-1. O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固定桩长度高于最大潮潮位50-8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桩上加设横栏,是在固定桩上自下而上、每隔30-50厘米架设一道横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单元由若干个浮箱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箱为长方体,在与长轴平行的两侧各带若干个半圆环耳,用两根半圆柱杆穿入这些半圆环耳从而将浮箱串联成浮体单J Li 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浮体单元两端露出的半圆柱杆与相邻浮体单元的半圆柱杆以铰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浮体单元固定在软性双帘网,是用扎带将软性双帘网固定在浮箱两侧的半圆柱杆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浪设施,该消浪设施是在近岸的海底滩涂上打入两排固定桩,固定桩的走向与潮位线平行;固定桩上加设横栏,形成两排网格化护栏;将软性双帘网置于两排网格化护栏之间,软性双帘网的两端由横栏固定在海底滩涂上;将浮体单元固定在软性双帘网中间位置、置于软性双帘网与海底滩涂之间。本发明的消浪设施消浪效果好、施工费用低、施工方法简单快捷、环保、可循环使用。
文档编号E02B3/06GK102995603SQ2012105706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廖绍安, 王安利, 张胜鹏, 苗玉涛, 叶剑敏, 叶超霞, 陈振英, 卢洪武, 董阳, 胡永梅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