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4011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液压缸、顶进杆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在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侧面上开有导轨凹槽,在导轨凹槽内设置有栅栏体,在栅栏体上安装有固定的上耙爪,在栅栏体底部铰接连接有下耙爪,在所述栅栏体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杆,在连杆上套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中部开有螺纹通孔,丝杆穿过螺纹通孔固定在栅栏体上,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下耙爪铰接。在调节下耙爪开闭时,采用一根丝杆与移动块配合,通过正反向转动丝杆即可实现下耙爪的开闭,并且在施力过程中,通过计算得出丝杆调节可省下17倍左右的力,大大减小了实现下耙爪开闭的工作强度。
【专利说明】漂淳物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清污结构,具体是指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污物较多的水库或河道上,为保证水电站或泵站得以安全、正常地运行,常需 设置清污设备,以便在不停机和不放空水库的条件下进行清污。目前,小水电站一般是靠 人工清污,大部分低水头大流量电站,由于清污不及时,使拦污栅前后水压差大大超过设计 标准,汛期的停机清污和拦污栅的安全运行成为汛期发电时的一个问题;而大型的水电站 则是采用耙斗式清污机或是回转式清污机,耙斗式清污机根据布置方式可以采用固定式、 移动式和单轨悬吊式,小型固定式耙斗清污机的耙斗张合可以采用手动操纵,耙斗的形式 根据污物的不同可采用斗状或齿耙状,斗状耙斗适合树枝等浮游杆状及大尺寸垃圾的清 理,齿耙式耙斗适用于水草等较细软的污物清理,为防止耙斗的侧向移动,耙的设计应有导 向轮,耙斗挡水面积尽可能小;而回转式清污机主要适用于小树枝、水草等体积较小而数 量较多的情况下,齿耙在链条上固定,每隔一定距离固定一个齿耙,齿耙插入栅面一般为 20mm?40mm,齿两侧与栅条的间隙一般为3mm左右,齿耙到达顶部,由活动的刮板或圆毛刷 压紧并清理。
[0003] 两种形式的清污机多数是固定河床式水电站进水口前方以方便对水面漂浮物的 清理;但是在河床式进水口的附近,该两种形式的清污机对漂浮物的打捞力所不能及,特别 是当开闸时河床式水电站进水口处的水流速度加快,使得清污机在进行打捞时效率低下, 水面漂浮物会随水流快速流入河床式进水口内,在成漂浮物对挡水建筑物的门槽的撞击, 进而造成挡水建筑主体的损坏;在实现下耙爪的开闭时,一般采用的液压方式实现下耙爪 的移动,小型清污机则使用钢绳对下耙爪进行拉拽以实现下耙爪的移动,两种方式各有优 点,但是液压启动的方式其本身的重量较大,增加了清污机的工作负荷,而钢绳人工拉拽的 方式在遇到大批量的漂浮物时,人工工作强度大大增加,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方便清污设备对进水口附近的 漂浮物进行快速打捞收集,减小实现下耙爪开闭的工作负荷,同时提高清污设备的清理范 围。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液压缸、顶进杆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液压缸 安装在进水口上方的胸墙上,顶进杆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的输出端、支撑柱连接,在两个所 述支撑柱相对的侧面上开有导轨凹槽,在导轨凹槽内设置有栅栏体,在栅栏体上安装有固 定的上耙爪,在栅栏体底部铰接连接有下耙爪,栅栏体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滚轮;在所述栅栏 体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杆,在连杆上套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中部开有螺纹通孔,丝杆穿过螺 纹通孔固定在栅栏体上,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下耙爪铰接。本 实用新型工作时,可对河床式进水口附近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进行收集,上耙爪与下耙爪 形成环形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可通过人工使用钢绳调节安装在下耙爪上的滚轮来实现开 闭,以进行对漂浮物的大范围的清理收集工序,降低开闸时漂浮对挡水建筑的冲击;启动液 压缸,顶进杆在液压缸输出端的推动下带动支撑柱向前移动,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清理范 围,栅栏体在连接杆的牵引下实现在导轨凹槽内的上下快速移动,人工通过调节丝杆,丝杆 与螺纹通孔配合,使得移动块在连杆上移动,移动块通过连接杆的带动使得下耙爪张开,栅 栏体下移至水中,上耙爪将漂浮物挡住防止其继续移动,反向旋转丝杆,使得下耙爪自动下 移,和上耙爪配合将漂浮物夹持住,最后在连接杆的牵引下栅栏体整体升高,将收集的漂浮 物集中累放到固定的处理场所,顶进杆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收集结构的清理范围,可将漂浮 物在回流区提前处理,防止漏掉的漂浮物流入河床式进水口中,避免对挡水建筑中的门槽 造成撞击受损;进一步地,与人工拉拽钢绳以实现下耙爪的移动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 用时,在调节下耙爪开闭时,采用一根丝杆与移动块配合,通过正反向转动丝杆即可实现下 耙爪的开闭,并且在施力过程中,通过计算得出丝杆调节可省下17倍左右的力,大大减小 了实现下耙爪开闭的工作强度,同时间接地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0007] 所述上耙爪上设置有弯曲方向与下耙爪相反的迂回部,且迂回部位于栅栏体下 方。上耙爪上的迂回部可增加上耙爪与下耙爪构成的环形夹持空间的内部面积,当上耙爪 深入水面后将漂浮物挡住以防止其继续移动,下耙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漂浮物夹持,在 每次抓取时防止漂浮物脱落的同时,还能大大增加抓取的数量,提高了收集效率。
[0008] 所述下耙爪的末端安装有配重块。当抓取的数量较多或是漂浮物本身体积较大 时,下耙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足以将漂浮物夹持稳定时,在下耙爪末端设置的配重块可间 接增加下耙爪对漂浮物的夹持力度,并且下耙爪与栅栏体铰接连接,在人工的调节钢绳作 用下可保证每次抓取效率,同时避免抓取的漂浮物在栅栏体上升时突然掉落。
[0009] 所述下耙爪上下活动的角度为(Γ110°。下耙爪的活动角度设置在(Γ110°范围 内,可使得在回收处理装置附近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能被下耙爪收集,增大漂浮物回收的 范围的同时,也能保证下耙爪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1] 1、本实用新型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顶进杆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收集结构的清理 范围,可将漂浮物在回流区提前处理,防止漏掉的漂浮物流入河床式进水口中,避免对挡水 建筑中的门槽造成撞击受损;与人工拉拽钢绳以实现下耙爪的移动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 在使用时,在调节下耙爪开闭时,采用一根丝杆与移动块配合,通过正反向转动丝杆即可实 现下耙爪的开闭,并且在施力过程中,通过计算得出丝杆调节可省下17倍左右的力,大大 减小了实现下耙爪开闭的工作强度,同时间接地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0012] 2、本实用新型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当上耙爪深入水面后将漂浮物挡住以防止其 继续移动,下耙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漂浮物夹持,在每次抓取时防止漂浮物脱落的同时, 还能大大增加抓取的数量,提高了收集效率;
[0013] 3、本实用新型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在下耙爪末端设置的配重块可间接增加下耙 爪对漂浮物的夹持力度,并且下耙爪与栅栏体铰接连接,在人工的调节钢绳作用下可保证 每次抓取效率,同时避免抓取的漂浮物在栅栏体上升时突然掉落。
[0014] 4、本实用新型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下耙爪的活动角度设置在(Γ110°范围内,可 使得在回收处理装置附近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能被下耙爪收集,增大漂浮物回收的范围的 同时,也能保证下耙爪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8]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9] 1-支撑柱、2-导轨凹槽、3-栅栏体、4-上耙爪、5-下耙爪、6-导向滚轮、7-连接杆、 8 -连杆、9_胸墙、10-液压缸、11-顶进杆、12-迁回部、13-配重块、14-移动块、15-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液压缸10、顶进杆11 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1,所述液压缸10安装在进水口上方的胸墙9上,顶进杆11的两 端分别与液压缸10的输出端、支撑柱1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侧面上开有导轨 凹槽2,在导轨凹槽内设置有栅栏体3,在栅栏体3上安装有固定的上耙爪4,在栅栏体3底 部铰接连接有下耙爪5,栅栏体3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滚轮6,栅栏体3通过导向滚轮6滑动 设置在导轨凹槽2中,在所述栅栏体3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杆8,在连杆8上套装有移动块 14,移动块14中部开有螺纹通孔,丝杆15穿过螺纹通孔固定在栅栏体3上,还包括连接杆 7,所述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14、下耙爪5铰接。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对河床式 进水口附近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进行收集,上耙爪4与下耙爪5形成环形的夹持空间,夹持 空间可通过人工使用钢绳调节安装在下耙爪5上的滚轮6来实现开闭,以进行对漂浮物的 大范围的清理收集工序,降低开闸时漂浮对挡水建筑的冲击;启动液压缸10,顶进杆11在 液压缸10输出端的推动下带动支撑柱1向前移动,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清理范围,栅栏体 3在连接杆的牵引下实现在导轨凹槽2内的上下快速移动,人工通过调节丝杆,丝杆与螺纹 通孔配合,使得移动块在连杆上移动,移动块通过连接杆的带动使得下耙爪5张开,栅栏体 3下移至水中,上耙爪4将漂浮物挡住防止其继续移动,反向旋转丝杆15,下耙爪5在自身 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移,和上耙爪4配合将漂浮物夹持住,最后在连接杆7的牵引下栅栏体 3整体升高,将收集的漂浮物集中累放到固定的处理场所,顶进杆1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收 集结构的清理范围,可将漂浮物在回流区提前处理,防止漏掉的漂浮物流入河床式进水口 中,避免对挡水建筑中的门槽造成撞击受损;进一步地,与人工拉拽钢绳以实现下耙爪5的 移动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调节下耙爪5开闭时,采用一根丝杆15与移动块14 配合,通过正反向转动丝杆15即可实现下耙爪5的开闭,并且在施力过程中,通过计算得出 丝杆14调节可省下17倍左右的力,大大减小了实现下耙爪5开闭的工作强度,同时间接地 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0023] 实施例2
[002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耙爪4上设置有弯曲方向与下 耙爪5相反的迂回部12,且迂回部12位于栅栏体3下方。上耙爪4上的迂回部12可增加 上耙爪4与下耙爪5构成的环形夹持空间的内部面积,当上耙爪4深入水面后将漂浮物挡 住以防止其继续移动,下耙爪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漂浮物夹持,在每次抓取时防止漂浮 物脱落的同时,还能大大增加抓取的数量,提高了收集效率。
[0025] 实施例3
[002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下耙爪5的末端安装有配重块 13。当抓取的数量较多或是漂浮物本身体积较大时,下耙爪5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足以将漂 浮物夹持稳定时,在下耙爪5末端设置的配重块13可间接增加下耙爪5对漂浮物的夹持力 度,并且下耙爪5与栅栏体3铰接连接,在人工的调节钢绳作用下可保证每次抓取效率,同 时避免抓取的漂浮物在栅栏体3上升时突然掉落。
[0027]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下耙爪5上下活动的角度为(Γ110°。下耙爪5的活动 角度设置在(Tll〇°范围内,可使得在回收处理装置附近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能被下耙爪 5收集,增大漂浮物回收的范围的同时,也能保证下耙爪5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0028]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 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液压缸(10)、顶进杆(11)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柱(1),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0)安装在进水口上方的胸墙(9)上,顶进杆(11)的两端分别与 液压缸(10)的输出端、支撑柱(1)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侧面上开有导轨凹槽 (2) ,在导轨凹槽(2)内设置有栅栏体(3),在栅栏体(3)上安装有固定的上耙爪(4),在栅栏 体(3)底部铰接连接有下耙爪(5),栅栏体(3)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滚轮(6);在所述栅栏体 (3) 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杆(8),在连杆(8)上套装有移动块(14),移动块(14)中部开有螺 纹通孔,丝杆(15 )穿过螺纹通孔固定在栅栏体(3 )上,还包括连接杆(7 ),所述连接杆(7 )的 两端分别与移动块(14 )、下耙爪(5 )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耙爪(4)上设置有 弯曲方向与下耙爪(5)相反的迂回部(12),且迂回部(12)位于栅栏体(3)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耙爪(5)的末端安 装有配重块(13)。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漂浮物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耙爪 (5)上下活动的角度为(Γ110°。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3834444SQ201420245269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显明, 罗东, 赵甄, 李壮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