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路基边坡治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热融滑塌冻土边坡病害治理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工程活动与气候变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边坡病害比较突出。对工程构筑物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破坏,野外调查及遥感影像资料显示青藏铁路,仅楚玛尔河到风火山段两侧5km范围内共有42个热融滑塌和滑坡。
目前,多年冻土边坡的治理缺乏成熟的技术,一般采用非冻土区的挡墙结构辅加热管制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施工难度大,热管施工需要钻探设备,在斜坡地段设备很难工作,成本也较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技术来解决冻土边坡热融滑塌病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融滑塌冻土边坡病害治理结构,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模拟分析,基于隔热、防水和重力支挡的新型结构,通过隔热层的作用来维持冻土边坡的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融滑塌冻土边坡病害治理结构,包括防水隔热层,重力支挡结构,冻土边坡,排水沟和排水管,热容滑塌界面和重力支挡结构之间设置防水隔热层;防水隔热层下方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
上述的防水隔热层是由干燥风积沙堆积而成。
上述的防水隔热层是本发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利用风积沙的隔热性能将热融滑塌界面和外界大气隔离,从而防治滑塌面继续融化,达到维持其稳定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冻土边坡治理结构,其结构更加简单、施工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隔热效果良好,可维持热融滑塌边坡稳定,消除对工程建筑物的威胁和保护冻土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断面图。
图2是自然条件下冻土边坡模拟预报20年后温度场。
图3是本发明模拟预报20年后温度场。
图中:1-防水隔热层、2-重力支挡结构、3-冻土边坡、4-排水沟、5-排水管、
6-冻融滑塌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热融滑塌冻土边坡病害治理结构,包括防水隔热层1,重力支挡结构2,冻土边坡3,排水沟4和排水管5,在热容滑塌界面6和重力支挡结构2之间设置防水隔热层1;在防水隔热层1下方设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排水沟4连通。
实施例
施工时:先在坡脚设置透水管作为排水管5,然后沿热融滑塌界面6铺设防水导水的土工布,之后,安放钢筋混凝土构成重力支挡结构2,接着用干燥风积沙材料作为防水隔热层1,厚度1.5m,高度3.5m,干燥风积沙通过防水袋封装,最后在防水隔热层1顶部做防水,防止降水和积雪融入渗入防水隔热层1。
为了证实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发明利用数值仿真试验方法对使用本结构的冻土边坡和普通的结构进行温度场的模拟预报研究,通过图2与图3的对比表明,使用本发明的冻土边坡,其冻融滑塌界面6处的冻土厚度向外扩展,说明冻土得到保护,未继续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