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82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生活领域,具体为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隔夜滞留水的危害不以为意,所以并没有多少人会在早上将水龙头打开放水,而目前对处理滞留水的装置的研究较少;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可以帮助人们自动解决滞留水的排放以及对滞留水的利用问题,既可以使人们在早晨用水可以排除滞留水给健康带来的危害,还可以使滞留水的到利用,同时自动启动与关停装置免去了操作上的麻烦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能够便捷地处理夜间滞留水,以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该装置集方便与节约的特点于一身,可以满足居民便捷处理夜间滞留水的要求,并且不会增加用水量而增加水费,容易被用户接受;该装置比较简单,易于安装,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包括微电脑时空开关、玻璃盖、内箱、外箱、导线、进水电磁阀、进水管、出水控制模块、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外箱外套于内箱外,微电脑时空开关安装于内箱的左上方,微电脑时空开关左侧紧贴外箱内壁,玻璃盖安装于微电脑时空开关上方,进水电磁阀通过导线与微电脑时空开关相连,进水管直接于进水电磁阀相连,进水电磁阀、进水管均位于内箱右上方,出水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进水电磁阀相连,出水控制模块固定于内箱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控制模块包括法兰、磁性浮球液流计;其特征在于:法兰外套于磁性浮球液流计上,通过螺栓固定于磁性浮球液流计头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定时控制管道内滞留水的排放并且对滞留水进行利用,不会造成浪费。使自来水中因为滞留过夜而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被排放,不会被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微电脑时空开关、(2)玻璃盖、(3)内箱、(4)外箱、(5)导线、(6)进水电磁阀、(7)进水管、(8)导线(9)法兰、(10)磁性浮球液流计、(1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包括微电脑时空开关1、玻璃盖2、内箱3、外箱4、导线5、进水电磁阀6、进水管7、出水控制模块、出水管11;其特征在于:外箱4外套于内箱3外,微电脑时空开关1安装于内箱3的左上方,微电脑时空开关1左侧紧贴外箱4内壁,玻璃盖2安装于微电脑时空开关1上方,进水电磁阀6通过导线5与微电脑时空开关1相连,进水管7直接于进水电磁阀6相连,进水电磁阀6、进水管7均位于内箱3右上方,出水控制模块通过导线5与进水电磁阀6相连,出水控制模块固定于内箱3中央位置。

出水控制模块包括法兰9、磁性浮球液流计10;其特征在于:法兰9外套于磁性浮球液流计10上,通过螺栓固定于磁性浮球液流计10头部。

水箱进水管7需要与家庭主自来水管道相连通,才能使滞留水流入水箱内;出水管11与马桶进水管连接需采用三通接口,分别接出水管、马桶水箱进水管、自来水主干管道、以保证日常无滞留水时,马桶可以使用自来水以保证正常使用;外箱4为整个装置的外壳,内箱3用于储存从进水管7进入的滞留水;控制水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磁性浮球液流计10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外箱:长30cm,宽20cm,高20cm;內箱:长30cm,宽20cm,高14cm;內箱放置于外箱内底部,微电脑时空开关长10cm,宽6cm,高6cm。装置中外箱塑料结构,內箱则为不锈钢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安装高度介于马桶存水箱与家庭主自来水管道之间,才能保证滞留水流入装置水箱;在预约定时装置到达预约时刻时,进水电磁阀启动注水,注入的水进入内箱保存,在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时,将自动停止注水;在早晨用户使用马桶时,装置内箱中的水将自动流入马桶中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滞留水处理装置,包括微电脑时空开关、玻璃盖、内箱、外箱、导线、进水电磁阀、进水管、出水控制模块、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外箱外套于内箱外,微电脑时空开关安装于内箱的左上方,微电脑时空开关左侧紧贴外箱内壁,玻璃盖安装于微电脑时空开关上方,进水电磁阀通过导线与微电脑时空开关相连,进水管直接于进水电磁阀相连,进水电磁阀、进水管均位于内箱右上方,出水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进水电磁阀相连,出水控制模块固定于内箱中央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用户忘记放掉滞留水的麻烦,并且使滞留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简单方便,健康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郑生滨;刘远清;汤爱萍;陈建祥;邓徐超;吴振文;徐尚君;李东鹏;詹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航空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