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千斤顶嵌入式静载试验主梁(专利号:2013104504328),采用千斤顶嵌入腔的构造。这一构造破坏了梁体腹板的连续性,梁体局部受力较为复杂,设计计算较为繁复;而且,因其千斤顶嵌入腔只能容纳一台千斤顶,导致这种形式的主梁所能提供的反力受限;另外,因为千斤顶嵌入梁体内部,安装、维护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和避免上述千斤顶嵌入式静载试验主梁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本发明将千斤顶悬挂在梁体腹板两侧,而保持腹板的连续性,设计简明,构造合理,不仅能克服主梁承载力设计的限制,千斤顶的安装与维护也十分方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本主梁包括梁体,在所述梁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液压千斤顶连接的螺栓孔,在所述梁体上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本发明还包括液压千斤顶及连接螺栓,所述液压千斤顶缸体底部设置有与连接螺栓匹配的丝孔。
优先的,所述梁体包括h型钢梁和千斤顶反力座。所述h型钢梁,在其下翼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所述的千斤顶反力座,对称布置于梁体的中部,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焊接,形成整体。所述千斤顶反力座上设置有千斤顶连接螺栓孔。
优先的,所述的液压千斤顶,为四台同型号千斤顶,对称布置在h型钢梁的腹板中部两侧,每台千斤顶缸体底部对称设置两个与连接螺栓匹配的丝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千斤顶与反力梁集成为一个整体,保持梁体腹板的连续性,设计简明,同时可配备多至四台千斤顶,能够克服主梁反力设计限制。
2)本发明液压千斤顶位于梁体两侧,安装与维护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i剖视放大图。
图中的标记含义如下:
1-h型钢梁2-千斤顶3-千斤顶反力座4-千斤顶反力座支撑肋5-连接螺栓6-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7-连接螺栓孔8-连接螺栓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图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本主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千斤顶连接螺栓5对应的螺栓孔7,所述梁体上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6;本反力梁还包括液压千斤顶2和千斤顶连接螺栓5。
如图1~5所示,所述梁体包括h型钢梁1和千斤顶反力座3;所述h型钢梁1,在其下翼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6;所述千斤顶反力座3为上部设置有支撑肋5的钢板,对称布置于所述所述h型钢梁1的腹板两侧,并与腹板焊接,形成整体;所述千斤顶反力座3,设置有与千斤顶连接螺栓对应的螺栓孔7。
如图1~5所示,所述液压千斤顶1为四台台同型号倒置悬挂于梁体两侧的千斤顶,每台千斤顶缸体底部对称设置两个连接螺栓丝孔8,所述连接螺栓5穿过千斤顶反力座3上的链接螺栓孔7,拧入上述千斤顶缸体底部的丝孔8,将千斤顶与梁体连成整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工程做进一步说明。
基桩静载试验时,用油泵向千斤顶2供液压油,千斤顶活塞杆伸出,穿过梁体下翼缘活塞杆伸缩孔6,顶到梁体下面的载荷板后,开始举升梁体,梁体触及上部荷载后便开始对试桩加载。试验完毕,向千斤顶反向供油,活塞杆缩回。
1.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其特征在于:本主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上设置有用于千斤顶连接的螺栓孔(7),所述梁体上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6);本反力梁还包括液压千斤顶(2),所述液压千斤顶(2)在其缸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千斤顶连接的丝孔(8);本反力梁还包括连接螺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侧挂式静载试验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包括h型钢梁(1)和千斤顶反力座(3);所述h型钢梁(1),在其下翼缘设置有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孔(6);所述的千斤顶反力座(3),为上部部设置有支撑肋(4)的钢板,布置于梁体的中部,与所述h型钢梁(1)的腹板焊接,形成整体,并且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千斤顶连接螺栓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