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237发布日期:2020-10-23 12: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淤泥土质较多,且深度较深,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远大于液限、抗剪强度低、流变性高等特点对预应力管桩工程质量影响较大。预应力管桩相对于灌注桩而言制作运输方便,工效高,经济效益高,一般在基础选型过程中经常会选用预应力管桩。由于项目分区块开发、土方未严格按规范分层均匀对称开挖、不对称单侧超挖间歇时间长、施工人员技术与素质等因素,致使土方开挖过程中,在淤泥层与下卧硬土层交接处,由于淤泥挪动对预应力管桩产生侧压力,在软硬土层交接处预应力管桩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对于场地内仅个别部位出现ⅲ类桩而周边均为ⅰ、ⅱ类桩,若采用补桩处理ⅲ类桩,因补桩设备在已施工桩基上行走,对已施工桩基工程质量会产生影响,造成缺陷桩数量增加,同时采用现有补桩技术进行处理工期长,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因此,现有的技术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使其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成型质量好的特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为,该结构包括有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在有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内设有工字钢;工字钢下端低于预应力管桩的缺陷处两米以上;工字钢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均焊接有栓钉;工字钢下端焊接有圆钢板,工字钢顶端焊接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有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内浇筑有桩芯细石混凝土。

前述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中,所述一组桩顶锚固钢筋顶端按梅花状分布,下端收缩后与工字钢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重叠焊接。

前述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中,所述栓钉包括钉杆和钉帽,钉杆一端与工字钢焊接,钉帽一端距预应力管桩内壁距离不小于20mm;栓钉沿工字钢长度方向由上至下按间距200mm等间距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场地内仅个别预应力管桩出现ⅲ类桩而周边预应力管桩均为ⅰ、ⅱ类桩,若采用现有补桩技术处理ⅲ类桩,因补桩设备在已施工桩基上行走,对已施工桩基工程质量会产生影响,造成缺陷桩数量增加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补桩处理方案中工期长,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成型质量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字钢顶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工字钢、2-栓钉、3-圆钢板、4-桩顶锚固钢筋、5-预应力管桩、6-缺陷、7-桩芯细石混凝土、8-桩外土体、9-焊缝、10-钉杆、11-钉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方法所构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在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插入一根设有栓钉2的工字钢1,工字钢1下端应低于缺陷6处两米以上,工字钢1下端焊接有圆钢板3,工字钢1上端焊接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然后在预应力管桩5内浇筑桩芯细石混凝土7,通过贯穿预应力管桩5内缺陷6处设有栓钉2的工字钢1和桩芯细石混凝土7实现对预应力管桩5缺陷的补强。工字钢1长度不够时允许多根工字钢1对接,工字钢1对接处采用剖口焊接方式,焊缝9宽度不小于5mm。栓钉2焊接在工字钢1两翼板外侧中央以及工字钢1腹板两侧中央;栓钉2沿工字钢1长度方向由上至下按间距200mm等间距布置。如图3所示,栓钉2包括钉杆10和钉帽11,钉杆10一端与工字钢1焊接,钉帽11一端距预应力管桩5内壁距离不小于20mm。圆形板3直径比预应力管桩5内径小40mm,圆钢板3厚度5mm,圆钢板3与工字钢1采用三角焊接方式,焊脚高度5mm。桩顶锚固钢筋4共有6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桩顶锚固钢筋4下端与工字钢1采用重叠焊接方式,重叠长度不小于300mm,2根焊接在工字钢1左翼板外侧,2根焊接在工字钢1右翼板外侧,另外2根分别焊接在工字钢1腹板两侧;6根桩顶锚固钢筋4上端按梅花状向外扩散分布,锚入预应力管桩5顶部的承台内;锚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小于桩顶锚固钢筋4直径的35倍。

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在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设有工字钢1;工字钢1下端低于预应力管桩5的缺陷6处两米以上;工字钢1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均焊接有栓钉2;工字钢1下端焊接有圆钢板3,工字钢1顶端焊接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浇筑有桩芯细石混凝土7。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顶端按梅花状分布,下端收缩后与工字钢1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重叠焊接。栓钉2包括钉杆10和钉帽11,钉杆10一端与工字钢1焊接,钉帽11一端距预应力管桩5内壁距离不小于20mm;栓钉2沿工字钢1长度方向由上至下按间距200mm等间距布置。

具体实施时,首先采用掏桩芯设备进行预应力管桩内桩芯土的清除,将桩芯内泥土清理至缺陷处往下2米位置,并用高压水枪将管桩内壁冲洗干净,保证管桩与新浇混凝土粘结良好。然后分段吊装工字钢,采用对接焊缝分段接长工字钢,最底节工字钢长度不小于3m,以保证缺陷处与工字钢焊接处错开至少1m,其余工字钢长度根据缺陷位置进行设计裁剪下料,每个桩芯工字钢焊接不得大于2处,第一节工字钢吊入桩芯,用短钢筋或方木卡住,再吊第二节工字钢,依次吊装焊接直至顶上一节,顶上一节钢骨与桩头平齐,最后浇筑桩芯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标号采用c35,桩芯细石混凝土7应连续分层浇灌,每层浇灌高度为1000~1500mm,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即可完成预应力管桩1缺陷的补强施工。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场地内仅个别预应力管桩出现ⅲ类桩而周边预应力管桩均为ⅰ、ⅱ类桩,若采用现有补桩技术处理ⅲ类桩,因补桩设备在已施工桩基上行走,对已施工桩基工程质量会产生影响,造成缺陷桩数量增加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补桩处理方案中工期长,技术难度大,成本高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包括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其特征在于:在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设有工字钢(1);工字钢(1)下端低于预应力管桩(5)的缺陷(6)处两米以上;工字钢(1)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均焊接有栓钉(2);工字钢(1)下端焊接有圆钢板(3),工字钢(1)顶端焊接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浇筑有桩芯细石混凝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顶端按梅花状分布,下端收缩后与工字钢(1)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重叠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2)包括钉杆(10)和钉帽(11),钉杆(10)一端与工字钢(1)焊接,钉帽(11)一端距预应力管桩(5)内壁距离不小于20mm;栓钉(2)沿工字钢(1)长度方向由上至下按间距200mm等间距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缺陷的补强结构,包括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在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设有工字钢(1);工字钢(1)下端低于预应力管桩(5)的缺陷(6)处两米以上;工字钢(1)的两翼板外侧及腹板两侧均焊接有栓钉(2);工字钢(1)下端焊接有圆钢板(3),工字钢(1)顶端焊接有一组桩顶锚固钢筋(4);有缺陷(6)的预应力管桩(5)内浇筑有桩芯细石混凝土(7)。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场地内个别预应力管桩出现Ⅲ类桩的补强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补桩处理工期短,技术难度小,成本低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礼坤;丘华生;韩伟伟;叶知尧;黄富增;许巍瀚;郑雄;刘晓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