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属于边坡、基坑工程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下部稳定土层的桩,用以支挡滑坡体的下滑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目前为止一种极为重要的抗滑处理措施。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将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岩土体中,利用抗滑桩稳定土层的被动土压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被动土压力抵抗滑坡体的主动土压力。
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工程规模逐渐扩大,为适应各种复杂工程情况,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从单排桩发展到了双排桩,但由于支护高度或深度的增加、场地情况更加复杂,双排桩已无法满足部分工程的需求,如果其与内撑、锚杆组合使用,又丧失了双排桩无内支撑、施工便利等部分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埋置于软弱土体的抗滑桩下部进行加强,使抗滑桩能够抵抗更大上部滑坡推力,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避免采用内支撑、人工加固土等造价昂贵、工艺复杂、施工缓慢的加固措施,从而节约材料、节省造价,在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效果与价值。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包括前排桩、后排桩、加固桩、顶部冠梁、顶部连梁、中部连梁,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顶部通过顶部连梁连接,中部通过中部连梁连接,所述加固桩垂直设置于设置于中部连梁的底部,并位于前排桩和后排桩中间位置,左右相邻的前排桩和后排桩通过顶部冠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部连梁设置于建设场地之上。
优选地,所述后排桩底部后侧垂直设有水平的横向加固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下部土体软弱部分的抗滑桩进行加强,使抗滑桩能提供更大的侧弯刚度、更好的限制支护结构的变形,较大程度提高了抗滑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从而能够抵抗更大上部滑坡推力,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避免采用内支撑、人工加固土等造价昂贵、工艺复杂、施工缓慢的加固措施,从而节约材料、节省造价,在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效果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滑桩细部尺寸示意图;
图中为:1-前排桩、2-后排桩、3-加固桩、4-顶部冠梁、5-顶部连梁、6-中部连梁、7-横向加固段、8-建设场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包括前排桩1、后排桩2、加固桩3、顶部连梁5、中部连梁6以及横向加固段7,前排桩1与后排桩2上部通过顶部连梁连接;利用顶部冠梁4与相邻抗滑桩连接,使得延支护方向上,前排桩1之间相互连接、后排桩2之间相互连接。同时,在抗滑桩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加固桩3、横向加固段7。
所述中部连梁6设置于建设场地8之上,前侧与后侧分别连接前排桩1、后排桩2。
所述加固桩3垂直设置于中部连梁6的底部,并位于前排桩1和后排桩2中间位置,加固桩3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沿支护方向选择每列布置或间隔布置,加固桩3通过中部连梁6固定在中部连梁6正中间处(即:若前排桩1与后排桩2间距为l,则加固桩3设置在1/2l处),加固桩3顶部一般与中部连梁6顶部齐平;所述的中部连梁6位于建设场地8之上,贯穿前排桩1与后排桩2的中部、加固桩3的顶部,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后排桩2底部后侧垂直设有水平的横向加固段7,且横向加固段7沿后排桩2的后侧向外延伸,其长度一般为1~5m。
进一步的,上述顶部冠梁4、顶部连梁5、中部连梁6可为矩形截面或圆形截面。若抗滑桩为矩形截面,则以上三构件的厚度与前排桩1、后排桩2的厚度相同;若抗滑桩为圆形截面,以上三构件的厚度与前排桩1、后排桩2的直径相等。顶部冠梁4、顶部连梁5、中部连梁6的高度一般为0.8~1.5m。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下部土体软弱部分的抗滑桩进行加强,使抗滑桩能提供更大的侧弯刚度、更好的限制支护结构的变形,较大程度提高了抗滑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从而能够抵抗更大上部滑坡推力,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避免采用内支撑、人工加固土等造价昂贵、工艺复杂、施工缓慢的加固措施,从而节约材料、节省造价,在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效果与价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一种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包括前排桩(1)、后排桩(2)、加固桩(3)、顶部冠梁(4)、顶部连梁(5)、中部连梁(6),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顶部通过顶部连梁(5)连接,中部通过中部连梁(6)连接,所述加固桩(3)垂直设置于设置于中部连梁(6)的底部,并位于前排桩(1)和后排桩(2)中间位置,左右相邻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2)通过顶部冠梁(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梁(6)设置于建设场地(8)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弱土体的多排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2)底部后侧垂直设有水平的横向加固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