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在浸水后会发生下沉变形,而这种变形属于地基的附加变形,具有局部性、突发性和不均匀性,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上建造的多层建筑数量规模宏大,但因其层数低,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没有好的方法。传统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费用比较高,特别对于农村住宅来说,占工程总造价的比重更大,造成了住户直接对地基不进行处理的现状,有很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包括开挖于湿陷性黄土地上的基坑和设置于所述基坑内的基础,所述基坑的四周采用跳桩方式开挖有一排桩孔,所述桩孔内夯填3:7灰土形成灰土桩,所述基坑的地面及灰土桩的顶面上铺设有防水土工布,所述基础设置于防水土工布上。
优选地,所述桩孔的深度按照ⅰ、ⅱ、ⅲ级的湿陷性等级分别设为1m、2m、3m。
优选地,所述基础的外边缘距所述基坑的边缘1.5m,所述桩孔的直经为0.45m,相邻桩孔的中心距离为0.4m。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上建造层数较低的多层建筑,提出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在基础下铺设防水土工布、在基坑四周采用咬桩的方式布设灰土桩以代替《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提供的处理办法,防水土工布的铺设范围能够将灰土桩覆盖在内,这样可隔绝基底四周地下渗水向基底下方渗透,可视为基础下的湿陷性黄土按照规范等效地进行了处理,使之地基处理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并在房屋使用上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坑中布设灰土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2-基础,3-灰土桩,4-防水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包括开挖于湿陷性黄土地上的基坑1和设置于基坑1内的基础2,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以基础2的外边缘距基坑1的边缘1.5m为宜。基坑1的四周采用跳桩方式开挖有一排桩孔,桩孔的深度按照ⅰ、ⅱ、ⅲ级的湿陷性等级分别设为1m、2m、3m,桩孔的直经为0.45m,相邻桩孔的中心距离为0.4m,有0.05m作为相邻桩孔的咬合部分,采用咬合桩的施工工艺。桩孔内夯填3:7灰土形成灰土桩3,灰土桩3的顶面与基坑1的地面上铺设有防水土工布4,防水土工布4的铺设范围能够将灰土桩3覆盖在内,基础2设置于防水土工布4的上面,该防水土工布4应具有比较好的韧性及变形能力,比较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
首先,整体开挖基槽至基础底面形成基坑1,基坑1的边缘距离基础2外边缘1.5m,整平夯实基坑1表面。
其次,在基坑1周边做一排小孔灰土桩,具体为用小型钻孔机打直径为0.45m的桩孔,其内夯填3:7灰土形成灰土桩3,桩孔的深度按照ⅰ、ⅱ、ⅲ级的湿陷性等级分别为1m、2m、3m。灰土桩3的施工顺序按跳桩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图中序号为跳桩布设顺序,先是每隔一桩钻一孔,两孔的中心间距保持为0.4m+0.4m,桩孔中夯填3:7灰土。然后施工中间一桩时,钻孔时将已完工的相邻两灰土桩3的桩身灰土各削掉0.05m,当该孔填满时形成连续排桩灰土墙体。
再次,当排桩施工完后整平场地,进行防水土工布4的铺设,其铺设范围为基坑1的地面及将基坑四周的排桩覆盖在内,这样可隔绝基底四周地面渗水向基底下渗透,可视为基础下的湿陷性黄土按照规范等效地进行了处理,落实了规范规定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精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地基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多层民用建筑,特别适用于二至三层的多层建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于湿陷性黄土地上的基坑和设置于所述基坑内的基础,所述基坑的四周采用跳桩方式开挖有一排桩孔,所述桩孔内夯填3:7灰土形成灰土桩,所述基坑的地面及灰土桩的顶面上铺设有防水土工布,所述基础设置于防水土工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的深度按照ⅰ、ⅱ、ⅲ级的湿陷性等级分别设为1m、2m、3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的外边缘距所述基坑的边缘1.5m,所述桩孔的直经为0.45m,相邻桩孔的中心距离为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