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296发布日期:2021-04-02 09:4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河流都面临着来自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内湖泊河道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民居住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

漂浮植物可通过吸收氮、磷及可生效应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有效的修复。现有技术中利用浮床技术对水体进行治理,浮床技术主要通过可漂浮的浮板和浮板上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过滤和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该技术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果比较明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生态浮床容易随着水流的波动而流动,无法有序地在沿着河道移动,导致河道的水质治理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生态浮床无法有序地沿着河道移动,而导致河道的水质治理不均匀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河道上游及河道下游上的两组牵引组件,所述两组牵引组件之间连接有漂浮在河道河面上的生态治理组件,所述生态治理组件由若干个生态浮床连接而成,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河道两侧上的固定块、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上的两个安装盘、转动连接在两安装盘之间的转动杆、套设在转动杆上的卷绕轮及其中一端部固定在卷绕轮上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卷绕轮的端部与所述生态治理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的安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河道的上游及下游均设置牵引组件,根据河道治理情况,需要使生态治理组件向上游或者下游移动时,通过转动安装杆使转动杆转动,并使卷绕轮随之转动,以此将牵引绳缠绕在卷绕轮上,由于牵引绳与生态治理组件固定连接,进而可带动生态治理组件沿着河道上游或者下游移动;牵引组件的设置可使河道生态治理组件有序地沿着河道移动,进而保证河道的水质治理均匀,提升了河道水质治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端部转动穿设固定块,位于河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共同连接有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组件可同时使两组牵引组件的转动杆转动,其中一个卷绕轮进行收卷工作,另一个卷绕轮进行放卷工作,进而可使生态治理组件有序地沿着河道移动;使河道水系修复结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河道上的安装块、与安装块转动连接的横杆、分别固定在横杆上的两个锥齿轮一及固定在安装杆端部且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横杆的其中一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可起到支撑横杆的作用,通过转动横杆可使其上的两个锥齿轮一转动,由于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进而使锥齿轮二随之转动;锥齿轮二固定在安装杆上,因此带动了安装杆的转动,从而可使牵引组件带动生态治理组件有序地移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呈环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及与所述定位孔同轴的所述限位孔上共同插接有限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生态治理组件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利用限位销穿过定位孔,并穿过与定位孔对应的限位孔,以此可限制了转动盘的转动,防止转动盘自转而带动生态治理组件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盘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卷绕轮移动的横移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移组件可驱动卷绕轮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以此使生态治理组件可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移动,以此使生态治理组件不仅可以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还可以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移动,使生态治理组件的治理范围更广,从而提升了河道水系的修复效果。

优选的,所述横移件为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盘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设卷绕轮并与卷绕轮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杆的导向作用下,通过转动丝杆,且卷绕轮与丝杆螺纹连接,以此可使卷绕轮沿着丝杆进行滑移,从而带动了生态治理组件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滑移,使生态治理组件的治理范围更广。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部穿设其中一所述安装盘并固定套设有锯齿盘,所述安装盘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所述锯齿盘的限位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丝杆时,按压限位夹使其与锯齿盘分离,以此保证丝杆的正常转动;卷绕轮位置调节完成后,松开限位夹使其与锯齿盘卡合,以此限制了丝杆的转动,从而保证了卷绕轮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浮床之间共同滑移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浮床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可起到两个相邻两个生态浮床的作用;在相邻生态浮床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当相邻生态浮床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者过远时,可在复位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两个生态浮床恢复至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河道的上游及下游均设置牵引组件,根据河道治理情况,牵引组件可带动生态治理组件沿着河道上游或者下游移动,进而保证河道的水质治理均匀,提升了河道水质治理效果;

利用转动组件可同时使两组牵引组件的转动杆同时转动,其中一个卷绕轮进行收卷工作,另一个卷绕轮进行放卷工作,进而可使生态治理组件有序地沿着河道移动;使河道水系修复结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将生态治理组件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利用限位销穿过定位孔,并穿过与定位孔对应的限位孔,以此可限制了转动盘的转动,防止转动盘自转而带动生态治理组件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生态治理组件;11、生态浮床;111、透水孔;12、连接杆;13、复位弹簧;2、牵引组件;21、固定块;211、安装杆;22、安装盘;221、限位夹;23、转动杆;24、卷绕轮;25、牵引绳;3、转动组件;31、安装块;311、限位孔;32、横杆;321、转动盘;322、定位孔;323、限位销;33、锥齿轮一;34、锥齿轮二;4、丝杆;41、锯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参照图1,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包括生态治理组件1及牵引组件2,生态治理组件1由四个生态浮床11连接而成,生态浮床11为方形箱体结构,且生态浮床11漂浮在河道水面上,生态浮床11的底部开设有透水孔111,透水孔111沿生态浮床11底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生态浮床11,生态浮床11内可种植水系植物。四个生态浮床11呈矩形均匀分布,相邻生态浮床11之间共同滑移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为圆杆状结构,连接杆12的两端部分别滑移穿设相邻两个生态浮床11的侧壁,且连接杆12位于生态浮床11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可防止连接杆12与生态浮床11脱离。连接杆1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连接杆12两端部的生态浮床11的侧面上。

参照图1,牵引组件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牵引组件2分别设置在河道上游及河道下游上。任一组牵引组件2包括固定块21、安装盘22、转动杆23、卷绕轮24及牵引绳25。固定块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21对称固定在河道的两侧上。两个固定块21相对的侧面上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杆211,安装杆211为圆杆状结构,安装杆211的长度方向与河道的宽度方向一致。安装盘22为圆形板状结构,安装盘22固定在安装杆211远离固定块21的端部上。转动杆23为圆杆状结构,转动杆23的长度方向与河道的宽度方向一致,且转动杆23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盘22相对的两侧面上。卷绕轮24转动套设在转动杆23上,牵引绳25的其中一端部固定在卷绕轮24上,牵引绳25的另一端部与相邻的两个生态浮床11共同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2,位于河道其中一侧的两个安装杆211的端部均转动穿设固定块21,且该两个安装杆211之间设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包括安装块31、横杆32、锥齿轮一33及锥齿轮二34。安装块3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安装块31竖直固定在河道上,且两个安装块31沿河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横杆32为圆杆状结构,横杆32的长度方向与河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横杆32与两个安装块31共同转动连接,且横杆32的其中一端部转动穿设安装块31。锥齿轮一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锥齿轮一33均与横杆32共轴心线,且两个锥齿轮一33均固定在两个安装块31之间的横杆32上。锥齿轮二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锥齿轮二34分别与河道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杆211共轴心线,且两个锥齿轮二34分别与两个安装杆211的端部固定连接。

横杆32转动穿设安装块31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21,转动盘321为圆板状结构,且转动盘321与横杆32共轴心线。靠近转动盘321的安装块31上开设有限位孔311,限位孔311为圆形孔,且限位孔311沿安装块31的厚度方向贯穿安装块31,限位孔31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限位孔311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安装块31上。转动盘321上开设有定位孔322,定位孔322为圆形孔,定位孔322沿转动盘321的厚度方向贯穿转动盘321,且定位孔322的内径与限位孔311的内径相等。定位孔322及与定位孔322同轴的限位孔311上共同插接有限位销323,限位销323插设在转动盘321上后,可对横杆32进行限制防止其发生自转。

参照图1、图2,同一组牵引组件2的两个安装盘22之间设有横移件,横移件为丝杆4,丝杆4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杆23的长度方向一致,丝杆4的其中一端部与其中一个安装盘22转动连接,丝杆4的另一个端部转动穿设另一个安装盘22。丝杆4穿设安装盘22的端部固定套设有锯齿盘41,锯齿盘41与丝杆4共轴心线。靠近锯齿盘41的安装盘2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夹221,限位夹221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夹221与锯齿盘41卡合,以此限制锯齿盘41的转动;按压限位夹221时,限位夹221与锯齿盘41分离,以此使锯齿盘41可正常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河道水系修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需要使生态治理组件1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工作时:通过转动横杆32可使其上的两个锥齿轮一33转动,由于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4啮合,进而使锥齿轮二34随之转动;锥齿轮二34固定在安装杆211上,因此带动了安装杆211的转动;安装杆211的转动可使与其固定的转动杆23转动,以此使卷绕轮24随之转动,以此将牵引绳25缠绕在卷绕轮24上,由于牵引绳25与生态治理组件1固定连接,进而可带动生态治理组件1沿着河道上游或者下游移动,从而使生态治理组件1能够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工作;

需要使生态治理组件1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移动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工作时:两个工作人员分别按压两个限位夹221,使其与锯齿盘41分离;然后二者通过转动丝杆4,在转动杆23的导向作用下,且卷绕轮24与丝杆4螺纹连接,以此可使卷绕轮24沿着丝杆4进行滑移,从而带动了生态治理组件1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滑移以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工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