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9735发布日期:2021-08-06 13: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闸门在水利工程中起到阻挡水流的作用,以实现节制水流、控制流速的功能。闸门与凹形闸门槽配合,在渠道断面设置混凝土凹槽,将闸门用起重装置吊入闸门槽,通过控制闸门下落高度实现对水流的节制。现有技术中的闸门门槽的四面止水都是垂直于流水方向,且埋件表面为平面,对于要求严密阻断水流的工程如泵站进水闸门、出水闸门、检修闸门等,在闸门完全关闭时,由于止水处接触不严密,仍会有漏水状况,难以完全密封,影响工程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在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密封止水结构,确保水在闸门处的密封,确保工程安全。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闸门、混凝土门槽,所述混凝土门槽包括两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侧板设置有侧凹门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下凹门槽,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侧凹门槽的背水侧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闸门的对应侧朝向所述第一斜面的位置为第一仿形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上固装有第一止水,闸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止水的侧凸弧边紧贴所述第一弧槽布置,所述第一弧槽高度方向覆盖至所述侧板的高度区域,所述底板的背水侧设置有底部止挡斜面,所述底部止挡斜面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弧槽,所述闸门的底部朝向所述底部止挡斜面的位置为第二止挡斜面,所述第二止挡斜面上固装有第二止水,闸门关闭时所述第二止水的下凸弧边紧贴所述第二弧槽布置,所述闸门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两道底止水,闸门关闭时每道所述底止水紧贴所述下凹门槽的上表面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内凹槽,第一止水埋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内凹槽内,所述第一止水埋件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弧槽;

所述底部止挡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内凹槽,第二止水埋件固设于所述第二内凹槽内,所述第二止水埋件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二弧槽;

所述第一止水埋件、第二止水埋件均预装设置,确保整体结构的安装快捷方便;

所述第一止水、第二止水均为对应的p型结构,所述p型结构的弧边用于止挡,所述p型结构的平边通过止水压板固接于所述闸门的对应位置,确保整个结构组装方便可靠;

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闸门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倾斜45°布置,两侧的第一斜面关于闸门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对称布置;

所述底部止挡斜面相对于水平面呈45°布置;

所述闸门的顶部设置有吊耳;

第一止水的弧边、第二止水的弧边和底止水均为橡胶件,确保密封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起重装置将闸门装入门槽,当需要增大流量时,将闸门上升,当需要减小流量时,将闸门下降,当需要完全阻断水流时,将闸门下落到底,闸门下落到底时,每道底止水紧贴下凹门槽的上表面布置,在闸门自重压力下紧密贴合,两侧第一止水和的底部的第二止水与对应的斜面上的弧槽接触,并在水体的压力下贴合,达到严密密封效果;其在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密封止水结构,确保水在闸门处的密封,确保工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闸门1、混凝土门槽2、侧板21、底板22、侧凹门槽3、下凹门槽4、第一斜面5、第一弧槽6、第一止水7、侧凸弧边71、底部止挡斜面8、第二弧槽9、第二止水10、下凸弧边101、底止水11、第一止水埋件12、第二止水埋件13、止水压板14、吊耳1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见图1-图4:其包括闸门1、混凝土门槽2,混凝土门槽2包括两侧板21和底板22,两侧板21设置有侧凹门槽3,底板22设置有下凹门槽4,两侧的侧凹门槽3的背水侧为第一斜面5,第一斜面5上设置有第一弧槽6,闸门1的对应侧朝向第一斜面5的位置为第一仿形斜面,第一仿形斜面上固装有第一止水7,闸门1关闭时第一止水7的侧凸弧边71紧贴第一弧槽6布置,第一弧槽6高度方向覆盖至侧板21的高度区域,底板22的背水侧设置有底部止挡斜面8,底部止挡斜面8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弧槽9,闸门1的底部朝向底部止挡斜面8的位置为第二止挡斜面,第二止挡斜面上固装有第二止水10,闸门1关闭时第二止水10的下凸弧边101紧贴第二弧槽9布置,闸门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两道底止水11,闸门1关闭时每道底止水11紧贴下凹门槽4的上表面布置。

具体实施时,第一斜面5上设置有第一内凹槽,第一止水埋件12固设于第一内凹槽内,第一止水埋件1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弧槽6;

底部止挡斜面8上设置有第二内凹槽,第二止水埋件13固设于第二内凹槽内,第二止水埋件13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弧槽9;

第一止水埋件12、第二止水埋件13均预装设置,确保整体结构的安装快捷方便;

第一止水7、第二止水10均为对应的p型结构,p型结构的弧边用于止挡,p型结构的平边通过止水压板14固接于闸门1的对应位置,确保整个结构组装方便可靠;

第一斜面5相对于闸门1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倾斜45°布置,两侧的第一斜面5关于闸门1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对称布置;

底部止挡斜面8相对于水平面呈45°布置;

闸门1的顶部设置有吊耳15;

第一止水7的弧边、第二止水10的弧边和底止水11均为橡胶件,确保密封性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起重装置通过吊耳将闸门装入门槽,当需要增大流量时,将闸门上升,当需要减小流量时,将闸门下降,当需要完全阻断水流时,将闸门下落到底,闸门下落到底时,每道底止水紧贴下凹门槽的上表面布置,在闸门自重压力下紧密贴合,两侧第一止水和的底部的第二止水与对应的斜面上的弧槽接触,并在水体的压力下贴合,达到严密密封效果;其在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密封止水结构,确保水在闸门处的密封,确保工程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包括闸门、混凝土门槽,所述混凝土门槽包括两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侧板设置有侧凹门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下凹门槽,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侧凹门槽的背水侧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闸门的对应侧朝向所述第一斜面的位置为第一仿形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上固装有第一止水,闸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止水的侧凸弧边紧贴所述第一弧槽布置,所述第一弧槽高度方向覆盖至所述侧板的高度区域,所述底板的背水侧设置有底部止挡斜面,所述底部止挡斜面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弧槽,所述闸门的底部朝向所述底部止挡斜面的位置为第二止挡斜面,所述第二止挡斜面上固装有第二止水,闸门关闭时所述第二止水的下凸弧边紧贴所述第二弧槽布置,所述闸门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两道底止水,闸门关闭时每道所述底止水紧贴所述下凹门槽的上表面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内凹槽,第一止水埋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内凹槽内,所述第一止水埋件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弧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止挡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内凹槽,第二止水埋件固设于所述第二内凹槽内,所述第二止水埋件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二弧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第二止水均为对应的p型结构,所述p型结构的弧边用于止挡,所述p型结构的平边通过止水压板固接于所述闸门的对应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闸门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倾斜45°布置,两侧的第一斜面关于闸门的宽度方向垂直立面对称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止挡斜面相对于水平面呈45°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的顶部设置有吊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止水的弧边、第二止水的弧边和底止水均为橡胶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密封机构,其在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布置的密封止水结构,确保水在闸门处的密封,确保工程安全。混凝土门槽包括两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侧板设置有侧凹门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下凹门槽,两侧的所述侧凹门槽的背水侧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闸门的对应侧朝向所述第一斜面的位置为第一仿形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上固装有第一止水,闸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止水的侧凸弧边紧贴所述第一弧槽布置,所述第一弧槽高度方向覆盖至所述侧板的高度区域,所述底板的背水侧设置有底部止挡斜面,所述底部止挡斜面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弧槽。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伟恒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