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闸隔流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7600发布日期:2022-08-09 21: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闸隔流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运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闸隔流墙。


背景技术:

2.通航建筑物是内河水运中实现沟通渠化河流、连接不同水系的重要水工建筑物,是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通航建筑物有船闸和升船机。其中,船闸一般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锚泊地、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闸阀门、启闭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等附属设施及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组成。
3.随着一线船闸设计通过能力的逐步饱和,通常需要扩建二线船闸。为改善扩建船闸口门区水流条件,减小非恒定流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通常需要在二线船闸和一线船闸间布设隔流墙分开水流,确保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满足规范要求。
4.隔流墙通常有开挖预留土堤和桩基预制隔水板两种常见的方式。
5.对于开挖预留土堤的方式只适用于扩建船闸在已建船闸岸侧,由于船闸需要适应不同水位的通航要求,预留土堤放坡开挖坡比一般为1:2。因此,土堤占用面积大,征地拆迁成本高。此外,预留土堤的方式虽然可以采用六角块或者膜袋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防护,但是船舶驱动产生的波浪容易对坡面进行淘刷。
6.桩基预制隔水板的隔流墙形式,在采取筑岛施工的情况下虽然适用于在水中作业,但是由于筑岛施工成本较高,且预制隔水板施工工序繁琐,吊装作业难度大,造价高,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闸隔流墙,用于解决现有隔流墙占用面积大、成本高以及容易被波浪淘刷等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船闸隔流墙,包括连排桩、衬砌和帽梁,所述连排桩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船闸河流侧的桩基,相邻桩基间的中心距为1200-1500mm;所述衬砌设置在连排桩上;所述帽梁设置在衬砌上;所述帽梁包括多个结构段,相邻结构段之间设置缝隙,在所述缝隙内设置泡沫填充物。
9.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所述连排桩位于河流侧的一面设置防渗结构。
10.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帽梁的宽度为1500-1800m,高度为1100mm。
11.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结构段的长度为10-15m;相邻结构段之间的缝隙的宽度为20mm。
12.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桩基采用d1200钻孔灌注桩。
13.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桩基中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为钢管。
14.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桩基、帽梁、衬砌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15.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c30钢筋混凝土中水灰比不大于0.45。
16.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衬砌的厚度为300mm。
17.在部分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帽梁上还设置反光膜。
18.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船闸隔流墙通过由下至上设置的连排桩、衬砌和帽梁,构建直立式的墙身结构,有效控制了隔流墙占用面积,有利于扩建二线船闸总平面布置,减小了征地拆迁总量,控制了项目投资;所述衬砌设置使得隔流墙耐久性好,有效控制浪蚀占用。所述防渗结构兼做了二线船闸施工期船闸主体和引航道施工围堰。在所述连排桩背离河流的一侧覆盖耕植土,种植常绿植物(如云南黄馨),打造生态航道。
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船闸隔流墙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连排桩,1.1、桩基,2、衬砌,3、帽梁。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一种船闸隔流墙,紧靠一线船闸侧预留土体处设置,所述船闸隔流墙包括连排桩1、衬砌2和帽梁3,所述连排桩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船闸河流侧的桩基1.1,所述桩基1.1竖直设置,相邻桩基1.1间的中心距为1350mm;所述衬砌2设置在连排桩1上,具体设置在连排桩1靠二线船闸侧;所述帽梁3设置在衬砌2上;所述帽梁3包括多个结构段,相邻结构段之间设置缝隙,在所述缝隙内设置泡沫填充物,具体为高密度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27.在所述连排桩1位于河流侧的一面设置防渗结构。所述防渗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是在所述桩基1.1施工完毕后,进行桩基1.1河侧旋喷灌浆处理,形成施工纵向围堰防渗结构。
28.所述帽梁3的宽度为1800m,高度为1100mm。
29.所述结构段的长度为12m;相邻结构段之间的缝隙的宽度为20mm。
30.所述桩基1.1采用d1200钻孔灌注桩。
31.在所述桩基1.1中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为钢管,具体为无缝钢管。每根桩基1.1内等距离设4根φ50
×
2.5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顶底部应封口,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漏入堵塞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的设置便于通过超声检测灌注桩的成型质量(如密实度)。
32.所述桩基1.1、帽梁3、衬砌2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33.所述c30钢筋混凝土中水灰比为0.45。
34.所述衬砌2的厚度为300mm。
35.在所述帽梁3上还设置反光膜,具体为红黄双色反光膜,警示避免船舶撞击。
36.在所述连排桩1背离河流的一侧覆盖耕植土,种植常绿植物(如云南黄馨),打造生态航道。
37.实施例1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所述船闸隔流墙河侧平台远期开挖后设置雷洛护垫,厚170mm。
38.所述船闸隔流墙通过由下至上设置的连排桩1、衬砌2和帽梁3,构建直立式的墙身结构,有效控制了隔流墙占用面积,有利于扩建二线船闸总平面布置,减小了征地拆迁总量,控制了项目投资;所述衬砌2设置使得隔流墙耐久性好,有效控制浪蚀占用。所述防渗结构兼做了二线船闸施工期船闸主体和引航道施工围堰。在所述连排桩1背离河流的一侧覆盖耕植土,种植常绿植物(如云南黄馨),打造生态航道。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排桩(1)、衬砌(2)和帽梁(3),所述连排桩(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船闸河流侧的桩基(1.1),相邻桩基(1.1)间的中心距为1200-1500mm;所述衬砌(2)设置在连排桩(1)上;所述帽梁(3)设置在衬砌(2)上;所述帽梁(3)包括多个结构段,相邻结构段之间设置缝隙,在所述缝隙内设置泡沫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排桩(1)位于河流侧的一面设置防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梁(3)的宽度为1500-1800m,高度为1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段的长度为10-15m;相邻结构段之间的缝隙的宽度为2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1)采用d1200钻孔灌注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基(1.1)中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为钢管。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1)、帽梁(3)、衬砌(2)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2)的厚度为300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闸隔流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梁(3)上还设置反光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闸隔流墙,包括连排桩、衬砌和帽梁,所述连排桩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船闸河流侧的桩基,相邻桩基间的中心距为1200-1500mm;所述衬砌设置在连排桩上;所述帽梁设置在衬砌上;所述帽梁包括多个结构段,相邻结构段之间设置缝隙,在所述缝隙内设置泡沫填充物。所述船闸隔流墙通过由下至上设置的连排桩、衬砌和帽梁,构建直立式的墙身结构,有效控制了隔流墙占用面积,有利于扩建二线船闸总平面布置,减小了征地拆迁总量,控制了项目投资;所述衬砌设置使得隔流墙耐久性好,有效控制浪蚀占用。制浪蚀占用。制浪蚀占用。


技术研发人员:邹开明 周灿 彭哲 吴浩 张文侃 程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