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旁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河道防洪及水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旁通道。
【背景技术】
[0002]河水的污染主要包括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其中自然污染是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主要包括河道沿线枯枝落叶等进入河道,河道内腐烂的动植物等;人为污染主要是工农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目前治理力度最大的部分。河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固态污染物和液态污染物,其中固态污染物比较容易通过过滤、沉淀等措施分离,而液态污染物的降解会消耗水中溶解氧,溶解氧过低会产生恶臭气体。
[0003]目前的河道治理措施主要有河道的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其中河道截污属于污水的收集工作,由于污水收集效率有限,还有一部分污水进入河道内;河道清淤是消除河道内源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属于短期突击性措施,难以长期、连续、稳定的去除污染物;生态修复主要是在河道内种养植物,这些植物对河道中的污染物去除效率低,腐烂在河道内还增加河水的污染。
[0004]由于将河水引出治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直接在河道内建设安装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可能会影响河道行洪;另外河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有差异,这些设施难以适应各种流量条件下的要求;本发明避开了这些不利影响,通过建设旁通道及其附属设施,并在旁通道内建设安装河道治理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将原河道一定水位以下的河水引入旁通道治理后返回原河道,超过一定水位的洪水沿原河道进入下游河道。
【发明内容】
[0005]为建设安装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治理河水,而不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同时避免河水流量过大冲击水河道治理设施,本发明提出河道治理旁通道。其主要构筑物包括旁通道、出水口、回水口、导流墙、挡洪墙等;通过这些设施将原河道一定水位以下的河水引入旁通道治理后返回原河道,超过一定水位的洪水沿原河道进入下游河道。
[0006]导流墙设置在原河道内,其顶端高于河道正常水位而低于河道洪水水位。
[0007]挡洪墙架空设置在出水口上,其底端高于河道正常水位而低于河道洪水水位。
[0008]本发明治理河道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未发生洪水时
河水沿原河道向下游流动被导流墙阻挡后全部从挡洪墙之下的出水口进入旁通道,在旁通道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
2)发生洪水时
河水水位低于导流墙的部分被导流墙阻隔后从挡洪墙之下的出水口进入旁通道,在旁通道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 河水水位高于导流墙的部分被挡洪墙阻隔在原河道内,越过导流墙进入下游河道。
[0009]回水口选择在行洪能力强的河段,可防止洪水倒灌或河水滞留在旁通道内淹没河道治理设施。
[0010]在旁通道内设置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用于去除河水中的污染物、增加河水溶解氧含量等。
[0011]在回水口设置栏杆,确保非正常情况下旁通道内的河道治理设施被冲毁后下沉在事故池内,防止进入原河道下游影响河道安全。
[0012]本发明治理河道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专门的旁通道用于安装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
2)设置了导流墙和出水口,将正常情况下的洪水引入旁通道进行治理;
3)设置了挡洪墙将一部分洪水拦截在原河道内,防止洪水对旁通道内河道治理设施的冲击;
4)旁通道内设置的水污染治理设施可借助河水流动运行,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5)控制导流墙的高度可确保本发明实施后行洪能力不小于未实施前原河道的行洪能力;
6)回水口选择在行洪能力强的河段,可防止洪水倒灌或河水滞留在旁通道内淹没河道治理设施;
7)在回水口设置栏杆,确保非正常情况下旁通道内的水污染治理设施被冲毁后下沉在事故池内,防止进入原河道下游影响河道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A-A剖面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的B-B剖面图。
[0016]图4为本发明的C-C剖面图。
[0017]其中,河岸I,原河道2,旁通道3,出水口4,回水口 5,导流墙6,挡洪墙7,栏杆8,事故池9,事故池池壁I O。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河道治理旁通道,其主要构筑物包括旁通道3、出水口4、回水口 5、导流墙6、挡洪墙7等;通过这些设施将原河道2—定水位以下的河水引入旁通道3治理后返回原河道2,超过一定水位的洪水沿原河道2进入下游河道。
[0019]本发明治理河道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未发生洪水时
河水沿原河道2向下游流动被导流墙6阻挡后全部从挡洪墙7之下的出水口 4进入旁通道3,在旁通道3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2 ;
2)发生洪水时
河水水位低于导流墙6的部分被导流墙6阻隔后从挡洪墙7之下的出水口 4进入旁通道3,在旁通道3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2;河水水位高于导流墙6的部分被挡洪墙7阻隔在原河道2内,越过导流墙6进入下游河道。
【主权项】
1.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旁通道(3)、出水口(4)、回水口(5)、导流墙(6)、挡洪墙(7)等设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导流墙(6)设置在原河道(2)内,其顶端高于河道正常水位而低于河道洪水水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挡洪墙(7)架空设置在出水口(4)上,其底端高于河道正常水位而低于河道洪水水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回水口(4)选择在行洪能力强的河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旁通道(3)内设置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回水口(4)设置栏杆(8),在旁通道(3)内设置事故池(9)。7.如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河道治理旁通道,其特征在于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1)未发生洪水时 河水沿原河道(2)向下游流动被导流墙(6)阻挡后全部从挡洪墙(7)之下的出水口(4)进入旁通道(3),在旁通道(3)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2); (2)发生洪水时 河水水位低于导流墙(6)的部分被导流墙(6)阻隔后从挡洪墙(7)之下的出水口(4)进入旁通道(3),在旁通道(3)内经河道治理设施处理后从回水口返回原河道(2); 河水水位高于导流墙(6)的部分被挡洪墙(7)阻隔在原河道(2)内,越过导流墙(6)进入下游河道。
【专利摘要】为建设安装曝气设施、沉淀设施、过滤设施等河道治理设施治理河水,而不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同时避免河水流量过大冲击水河道治理设施,本发明提出河道治理旁通道。其主要构筑物包括出水口、回水口、旁通道、导流墙、挡洪墙等;通过这些设施将原河道内河水引入旁通道进行治理后再返回原河道。旁通道内的河道治理设施可借助河水流动保持运行,可长期、连续、稳定的运行,为河道治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治理方式。
【IPC分类】E02B3/02
【公开号】CN105568925
【申请号】CN201610127724
【发明人】邱学尧, 罗琼, 高美芝, 邱光稳
【申请人】邱学尧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