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057618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多个第一次梁和多个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临时地连墙的两侧;临时地连墙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通孔,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于通孔内相互连通;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有传力型钢,第一次梁和第二次梁分别于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传力型钢。
【专利说明】
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规划兴建,多为塔楼与裙房组成,基坑阶段两个区域多为分别施工,采用“临时地连墙+多道混凝土内支撑”形式作为支护体系,用于基坑阶段土方开挖工作。土方开挖完成后主体结构从下而上施工,随之多道混凝土支撑梁由下而上逐步拆除,然而临时地连墙两侧的主体结构被临时地连墙阶段,无法贯通,从而无法形成基坑内力传递。且此时临时地连墙不能拆除,若此时施工临时地连墙,则两侧基坑内力失衡。待多道混凝土支撑均拆除后,且地下阶段主体结构完成,方可拆除临时地连墙。
[0003]在临时地连墙不能拆除的工况下,如何保证其两侧的基坑内力传递为施工难题,若基坑内力失衡,则造成基坑变形,尤其是周边环境极其复杂的超深基坑,可能造成严重的坍塌事故,后果异常严重。同时在地下阶段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存在设计后浇带,如何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及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基坑施工阶段临时地连墙暂不能拆除工况下,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包括:
[0006]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
[0007]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
[0008]所述临时地连墙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
[0009]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有传力型钢,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别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所述传力型钢。
[0010]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在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位置在地连墙上开通孔,将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相互连接,保证主梁贯通。在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位置设置传力型钢,将将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连接在传力型钢上,采用传力型钢将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11 ]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一侧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二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个连接梁。
[0012]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进行支顶。
[0013]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mm?2500mm设置有传力型钢。
[0014]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环形坡道位置设置有传力型钢。
[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包括:
[0016]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
[0017]将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将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
[0018]在所述临时地连墙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贯穿的通孔,将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
[0019]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置传力型钢,将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别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所述传力型钢。
[0020]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在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位置在地连墙上开通孔,将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相互连接,保证主梁贯通。在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位置设置传力型钢,将将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连接在传力型钢上,采用传力型钢将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21 ]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二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个连接梁。
[0022]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在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进行支顶。
[0023]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_?2500mm设置传力型钢。
[0024]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环形坡道位置设置传力型钢。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3?图11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9]配合参看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的平面示意图。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包括:
[0030]于临时地连墙90的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主梁110和多个第一次梁210,于临时地连墙90的另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梁120和多个第二次梁220。
[0031]多个第一主梁110和多个第二主梁120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临时地连墙90的两侧,多个第一次梁210和多个第二次梁220以——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临时地连墙90的两侧。
[0032]临时地连墙90于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通孔,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保证主梁贯通。
[0033]临时地连墙90的两侧对应第一次梁210和第二次梁220的位置分别设有传力型钢30,第一次梁210和第二次梁220分别于临时地连墙90的两侧固接于传力型钢30,通过传力型钢30将临时地连墙90两侧基坑内力传递。优选地,传力型钢30为45α工字型钢。
[0034]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在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位置在地连墙上开通孔,将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相互连接,保证主梁贯通。在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位置设置传力型钢,将将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连接在传力型钢上,采用传力型钢将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35]进一步地,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还包括:于临时地连墙90的一侧架设于多个第一主梁110和多个第一次梁210上以及于临时地连墙90的另一侧架设于多个第二主梁120和多个第二次梁220上的多个连接梁40,可以增强结构强度。
[0036]并且,多个第一主梁110、多个第一次梁210、多个第二主梁120、以及多个第二次梁220靠近临时地连墙90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50进行支顶,防止长跨度结构梁沉降过大。优选地,临时型钢立柱50包括竖向设置的28型槽钢以及沿竖直方式间隔设置于28型槽钢上的缀板。间距优选为500mm。缀板的尺寸优选为150 X 100 X 6mm。
[0037]更进一步地,临时地连墙90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mm?2500mm设置有传力型钢。优选地为间距2000mm。临时地连墙90的环形坡道位置也设置有传力型钢。均可用于结构传递基坑内力。优选地,传力型钢为16型工字钢。
[0038]因此,在基坑施工阶段临时地连墙暂不能拆除工况下,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39]参见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包括:
[0040]步骤SlOl: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
[0041]步骤S102:将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将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
[0042]步骤S103:在所述临时地连墙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贯穿的通孔,将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
[0043]步骤S104: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置传力型钢,将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别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所述传力型钢。
[0044]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在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位置在地连墙上开通孔,将临时地连墙两侧主梁相互连接,保证主梁贯通。在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位置设置传力型钢,将将临时地连墙两侧次梁连接在传力型钢上,采用传力型钢将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45]进一步地,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还包括: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二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个连接梁,可以增强结构强度。
[0046]并且,在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进行支顶,防止长跨度结构梁沉降过大。优选地,临时型钢立柱包括竖向设置的28型槽钢以及沿竖直方式间隔设置于28型槽钢上的缀板。间距优选为500mm。缀板的尺寸优选为150 X 100 X 6mm。
[0047]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mm?2500mm设置传力型钢。优选地为间距2000mm。并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环形坡道位置设置传力型钢。均可用于结构传递基坑内力。
[0048]因此,在基坑施工阶段临时地连墙暂不能拆除工况下,本发明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49]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参见图3?图11所示,图3?图11是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0050]参见图3所示,图3是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支护的剖面图。施工时,基坑主体结构随多道砼支撑结构由下而上逐步拆除而向上施工,临时地连墙90的两侧分别为先施工区域和后施工区域。如图3所示,图中以施工道地下四层为例(S卩BI?B4层),临时地连墙90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底板80、多道砼支撑结构的第一道砼支撑810、第二道砼支撑820、第三道砼支撑830、以及第四道砼支撑840。
[0051]参见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B4层的主梁贯通立面图和次梁传力立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当拆除B4层的第四道砼支撑840后,采用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进行B4层的主梁(图中所示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图中所示为第二主梁210)的设置,并且B4层的主梁和次梁均通过临时型钢立柱50支设于底板80上。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52]参见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B3层的主梁贯通立面图和次梁传力立面图。如图6和图7所示,当拆除B3层的第三道砼支撑830后,采用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进行B3层的主梁(图中所示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图中所示为第二主梁210)的设置,并且B3层的主梁和次梁均通过临时型钢立柱50支设于B4层的主梁和次梁上。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53]参见图8和图9所示,分别为B2层的主梁贯通立面图和次梁传力立面图。如图8和图9所示,当拆除B2层的第二道砼支撑820后,采用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进行B2层的主梁(图中所示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图中所示为第二主梁210)的设置,并且B2层的主梁和次梁均通过临时型钢立柱50支设于B3层的主梁和次梁上。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54]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分别为BI层的主梁贯通立面图和次梁传力立面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拆除BI层的第一道砼支撑810后,采用本发明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进行BI层的主梁(图中所示为第一主梁110)和次梁(图中所示为第二主梁210)的设置,并且BI层的主梁和次梁均通过临时型钢立柱50支设于B2层的主梁和次梁上。通过在每层地下结构水平楼板后浇带增加传力型钢,并在临时地连墙位置以主梁贯通、次梁传力的方式,保证基坑内力通过后浇带与临时地连墙进行传递,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 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 所述临时地连墙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 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有传力型钢,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别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所述传力型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一侧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二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个连接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进行支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mm?2500mm设置有传力型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环形坡道位置设置有传力型钢。6.一种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临时地连墙的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一主梁和多个第一次梁,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另一侧间隔布置多个第二主梁和多个第二次梁; 将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将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 在所述临时地连墙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位置开设贯穿的通孔,将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于所述通孔内相互连通; 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的位置分别设置传力型钢,将所述第一次梁和所述第二次梁分别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固接于所述传力型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次梁上以及架设于多个所述第二主梁和多个所述第二次梁上的多个连接梁。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二主梁、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次梁靠近所述临时地连墙的位置均采用临时型钢立柱进行支顶。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每层后浇带位置间距1500_?2500mm设置传力型钢。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时地连墙两侧基坑内力传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临时地连墙的环形坡道位置设置传力型钢。
【文档编号】E02D5/18GK105937219SQ201610357618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于海申, 裴鸿斌, 苏亚武, 亓立刚, 周洪涛, 刘鹏, 杨红岩, 柯子平, 高辉, 戚明浩, 王宜彬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