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上空间资源越来越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受到很大的重视,地下空间结构在各类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北方地区,由于地下结构顶板通常在冻土层范围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环境温度应力的影响产生温度裂缝,从而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及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改变结构埋深的方式来避免温度裂缝,然而,这样会使地下空间的使用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冻土层内因环境温度作用而发生开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冻土层范围内,在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及埋入式振弦应变计。
[0005]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仅用于抵抗温度应力,配束根据温度应力确定。
[0006]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可包括上层普通钢筋和下层普通钢筋以及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和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
[0007]所述埋入式振弦应变计设置在顶板的跨中位置,在所述上层普通钢筋和下层普通钢筋上沿纵、横方向各设置一组埋入式振弦应变计。
[0008]所述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位于上层普通钢筋之下,所述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位于下层普通钢筋之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以抵抗混凝土结构低温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能够防止结构开裂;同时在结构中设置了应变计,能够随时掌握结构中应力变化,可以提前做好结构开裂应对措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结构顶板内预应力筋布置图。
[0011 ] 图2是振弦应变计安装示意图。
[0012]图中:1、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2、无粘结预应力筋;3、振弦应变计;4、普通钢筋;21、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2、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41、上层普通钢筋;42、下层普通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1,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冻土层范围内,在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2以及埋入式振弦应变计。
[0014]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2仅用于抵抗温度应力,配束根据温度应力确定。
[0015]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包括上层普通钢筋41和下层普通钢筋42以及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1和下层无粘结沿预应力筋22。
[0016]所述埋入式振弦应变计3设置在顶板的跨中位置,在所述上层普通钢筋21和下层普通钢筋22上纵、横方向各设置一组埋入式振弦应变计3 ;
[0017]所述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1位于上层普通钢筋41之下,所述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2位于下层普通钢筋之上42。
【主权项】
1.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1),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冻土层范围内,在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2)以及埋入式振弦应变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包括上层普通钢筋(41)和下层普通钢筋(42)以及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1)和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入式振弦应变计(3)设置在顶板的跨中位置,在所述上层普通钢筋(21)和下层普通钢筋(22)上沿纵、横方向各设置一组埋入式振弦应变计(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1)位于上层普通钢筋(41)之下,所述下层无粘结预应力筋(22)位于下层普通钢筋之上(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防止低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位于冻土层范围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内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及埋入式振弦应变计。通过在顶板结构中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以抵抗混凝土结构低温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能够防止结构开裂;同时在结构中设置了应变计,能够随时掌握结构中应力变化,可以提前做好结构开裂应对措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引用于北方地区的地下结构中。
【IPC分类】E02D31-14, E02D33-00
【公开号】CN204266258
【申请号】CN201420615031
【发明人】李龙龙, 李赞, 冉道平, 郭宏智, 王翠莲, 吕晓宁
【申请人】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