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17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上世纪初,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城市进行区域性规划,兴建了大量2?4层的别墅,由于别墅结构自重较轻,因此基本采用天然地基形式。但对于软土地区,浅部土层较软,在别墅周边的人工造景及不均匀堆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量别墅产生明显倾斜。由于别墅边长较小及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部分建筑物出现明显双向倾斜问题。
[0003]常规纠偏加固通常先进行纠偏施工,在满足房屋倾斜率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加固施工。常规的纠偏加固结构具有以下缺陷:1、由于房屋多为天然地基,房屋在纠偏回正过程中缺少有效支点,难以控制房屋两端相对沉降量。2、建筑物存在双向倾斜时,纠偏效率低下。3、加固完成后,纠偏即结束,难以达到最优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该纠偏加固结构通过在建筑物沉降侧间隔布设粧顶具有变形材料层的支撑粧,以使支撑粧粧顶的变形材料层能随着建筑物的回倾而产生压缩变形,从而使纠偏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建筑物沉降侧间隔布置的支撑粧,各所述支撑粧位于土体中并支承所述建筑物底板;其中,所述支撑粧自下而上依次由锚杆静压粧、变形材料层以及封粧粧帽构成。
[0007]所述建筑物呈矩形,各所述支撑粧沿所述建筑物沉降侧的两侧边双向间隔布置。
[0008]与所述建筑物沉降侧相对的两侧间隔布置有若干掏土装置。
[0009]所述建筑物底板上具有孔洞,所述支撑粧顶部的封粧粧帽位于所述孔洞中并与所述建筑物底板固结为一体结构。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撑粧粧顶通过采用变形材料层一方面通过定量预留出建筑物纠偏所产生的沉降空间,从而使纠偏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并且在完成加固后仍可起到被动纠偏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本身的压缩可以有效保护锚杆静压粧,防止粧顶由于变形不协调产生应力集中,避免对基础产生不利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1-1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建筑物沉降侧施作支撑粧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侧施作掏土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侧掏土完毕后施作支撑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7]如图1-5,图中标记1-8以及H、Hn、L分别为:建筑物1、支撑粧2、封粧粧帽3、变形材料层4、锚杆静压粧5、底板6、掏土装置7、支撑粧8 ;
[0018]H为沉降最大处支撑粧上的变形材料层厚度;
[0019]Hn为第η根支撑粧上的变形材料层厚度;
[0020]L为第η根支撑粧与沉降最大处支撑粧的中心距。
[0021]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待纠偏的建筑物I呈矩形ABCD状,其主体结构呈南北向倾斜(初始倾斜率为α %。)和东西向倾斜(初始倾斜率为β %。);用于对前述建筑物I进行纠偏加固的结构包括若干沿AB沉降侧和BC沉降侧双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支撑粧2,各支撑粧2位于建筑物I底板下方土体中并支承建筑物I的底板。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粧2由锚杆静压粧5、变形材料层4以及封粧粧帽3构成,其中,锚杆静压粧5位于建筑物I的底板6下方,其顶部呈锥形以利于打入土体之中;在底板6上与各支撑粧2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孔洞,封粧粧帽3浇筑于各孔洞中并与底板6固结为一体结构;变形材料层4夹设于支撑粧2的粧顶与封粧粧帽3之间,变形材料层4所采用的材料并不唯一,但应具有可压缩、易变形的特性,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塑料泡沫,各变形材料层4的填充厚度应根据纠偏产生的沉降量进行确定,沉降最大处的变形材料层4的填充厚度H可适当取较小值,保证该点有一定变形协调能力即可,而第η根支撑粧2上的变形材料层厚度Hn具体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0023]Hn=LX ( β _4)/1000+Η
[0024]其中,L为第η根支撑粧与沉降最大处支撑粧的中心距;
[0025]β为建筑物东西向的初始倾斜率;
[0026]H为沉降最大处支撑粧上的变形材料层厚度。
[0027]如图2-5所示,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纠偏加固结构对建筑物进行纠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I)首先沿建筑物I沉降较大侧双向设置(AB段和BC段)支撑粧2:
[0029]如图2、3所示,沿建筑物底板6上的AB段和BC段均匀间隔打设孔洞,孔径应不小于锚杆静压粧5的直径;依次将各锚杆静压粧5贯穿底板6上的各个孔洞打设入土体中,各锚杆静压粧5的粧顶标高应参照沉降最大点B处的底板6的底标高进行打设;之后在锚杆静压粧5的粧顶位置处(即位于底板6的孔洞中)填充变形材料层4,填充完毕后在变形材料层4上浇筑封粧粧帽3并与底板6固结为一体结构,完成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使其成为建筑物I纠偏的有效支点。
[0030](2)之后在建筑物I沉降较小的两侧(AD段和⑶段)进行掏土回倾:
[0031]如图4所示,沿建筑物I沉降较小的两侧(AD段和CD段)间隔设置掏土装置7,各掏土装置7位于建筑物底板6的下方,以对建筑物I沉降较小的两侧进行掏土,从而使掏土侧在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使房屋绕先行支撑加固的两侧(AB段和BC段)均匀回倾,随着建筑物I的回倾,变形材料层4产生压缩变形,可以有效保护锚杆静压粧5,防止其粧顶由于变形不协调而产生应力集中,避免对基础产生不利作用;同时由于定量预留出建筑物I纠偏所产生的沉降空间,从而使纠偏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并且在完成所有加固后随着变形材料层4继续产生一定变形,可以产生被动纠偏的效果;
[0032](3)最后完成剩余两侧的支撑粧8的施工:
[0033]如图2、4、5所示,当上一步骤中的建筑物I回倾纠偏到位后(即东西向倾斜率和南北向倾斜率分别小于4%。),撤离AD段和CD段处的掏土装置7,在建筑物底板6上沿AD段和CD段均匀间隔打设孔洞,之后依次将各锚杆静压粧5贯穿底板6上的各个孔洞打设入土体中,各锚杆静压粧5的粧顶标高应参照沉降最大点B处的底板6的底标高进行打设;之后在锚杆静压粧5的粧顶位置处(即位于底板6的孔洞中)填充一定厚度的变形材料层4,填充完毕后在变形材料层4上浇筑封粧粧帽3并与底板6固结为一体结构,以完成建筑物I剩余两侧的支撑粧8的施工,适量填充的变形材料层4可起到后期的被动纠偏作用。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建筑物沉降侧间隔布置的支撑粧,各所述支撑粧位于土体中并支承所述建筑物底板;其中,所述支撑粧自下而上依次由锚杆静压粧、变形材料层以及封粧粧帽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呈矩形,各所述支撑粧沿所述建筑物沉降侧的两侧边双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建筑物沉降侧相对的两侧间隔布置有若干掏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底板上具有孔洞,所述支撑粧顶部的封粧粧帽位于所述孔洞中并与所述建筑物底板固结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双向纠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加固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建筑物沉降侧间隔布置的支撑桩,各所述支撑桩位于土体中并支承所述建筑物底板;其中,所述支撑桩自下而上依次由锚杆静压桩、变形材料层以及封桩桩帽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撑桩桩顶通过采用变形材料层一方面通过定量预留出建筑物纠偏所产生的沉降空间,从而使纠偏过程更为快速和可控,并且在完成加固后仍可起到被动纠偏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本身的压缩可以有效保护锚杆静压桩,防止桩顶由于变形不协调产生应力集中,避免对基础产生不利作用。
【IPC分类】E02D35-00
【公开号】CN204590107
【申请号】CN201520233666
【发明人】顾国荣, 李晓勇, 刘冬
【申请人】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