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981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适用于基坑支护和施工。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基坑建设中地下连续墙被广泛使用,因为在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可承受比较大的土压力,可以避免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0003]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需要不断向地下发展空间。房屋地下室层数越来越多,基坑也越来越深。因此,在基坑建设中,地下连续墙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现有技术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已经难以承受深基坑的土压力,需要对地下连续墙设置支护结构。
[0004]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使用支护结构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或者只设置简单的支护结构,因此,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存在地下连续墙倒塌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深基坑建设过程中由于连续墙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倒塌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具有提高连续墙的挡土和受压能力的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其结构特点在于:在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内导墙、外导墙和冠梁,冠梁位于地下连续墙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外导墙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所述第一道支撑与冠梁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所述腰梁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的下方设置短梁、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的上方设置扶壁、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可以为80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高度为三层至五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优选为三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所述第一道支撑与冠梁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所述腰梁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在腰梁的下方设置短梁、以形成底层地下室楼板支撑,在腰梁的上方设置扶壁、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楼板的扶壁式支撑结构;相当于设置多层次的对地下连续墙的支撑结构,并具扶壁式支撑结构特点,因此,能够现有技术在深基坑建设过程中由于连续墙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倒塌的问题,具有提高连续墙的挡土和受压能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有益效果。
[00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建设中的连续墙和地下室侧壁加上短梁和扶壁,形成一种扶壁式连续墙支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增加基坑建设中连续墙的受压能力,同时也起到加固地下室侧壁墙体结构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平整场地施工导墙、连续墙及冠梁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分层分区开挖至开挖面施工第一道支撑、第二道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3为开挖至基坑开挖面至-7.2m施工排水沟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施做负三层底板及负二层楼板,并浇筑支撑短梁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拆除第二道支撑结构及浇筑扶壁的示意图。
[0019]图6为回填侧壁与连续墙空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具体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设置内导墙3-1、外导墙3-2和冠梁2,冠梁2位于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3-1、外导墙3-1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5的下方设置短梁7、以形成负三层地下室结构9支撑,在腰梁5的上方设置扶壁8、形成负二层地下室结构10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6。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厚度为800mm。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为三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施工完成后。基坑中共三层地下室结构,分别是地下室负三层结构9、地下室负二层构10和地下室负一层结构11,此外,在基坑上具有首层楼板结构12.
[0024]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5]I)首先在平整场地上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1,然后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两侧施工做好内导墙3做好内导墙3-1、外导墙3-2,再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施工做好冠梁2 ;
[0026]2)分层分区进行基坑开挖至开挖面13,首先施工做好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然后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
[0027]3)开挖至基坑的开挖面-7.2m处,施工做好排水沟6 ;
[0028]4)施工做好地下室负三层结构9及地下室负二层结构10,同时浇筑支撑短梁7,施工地下室侧壁至第二道支撑5底标高处;
[0029]5)拆除第二道支撑结构5,继续往上施工地下室至第一道支撑4底标高,并同时浇筑扶壁8 ;
[0030]6)最后拆除第一道支撑4,地下室往上施工至负一层结构11及首层楼板12处,回填侧壁与连续墙空隙14,基坑施工完成。
[0031]进一步地,在连续墙和地下室侧壁之间利用混凝土回填,使连续墙与地下室侧壁形成整体结构。
[0032]由于在侧壁与连续墙体之间加固了短梁和扶壁,其连续墙体与地下室侧壁整体结构更强,能加强挡土能力,从而加强地下室和连续墙的受压能力。
[0033]其他具体实施例:
[0034]本实用新型其他具体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为四层或五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在腰梁5的下方设置短梁7、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5的上方设置扶壁8、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没有详细叙述的内容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范围。
【主权项】
1.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I),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设置内导墙(3-1)、外导墙(3-2)和冠梁(2),冠梁(2)位于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3-1)、外导墙(3-1)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5)的下方设置短梁(7)、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5)的上方设置扶壁(8)、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厚度为8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为三层至五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内导墙、外导墙和冠梁,冠梁位于地下连续墙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外导墙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所述第一道支撑与冠梁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所述腰梁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的下方设置短梁、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的上方设置扶壁、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连续墙的挡土和受压能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有益效果。
【IPC分类】E02D17/04, E02D31/10, E02D29/02
【公开号】CN204898682
【申请号】CN201520592959
【发明人】刘志宏, 林祖锴, 黄俊光
【申请人】广州市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