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平面闸门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类型高水头、大库容大坝通常设置孔口尺寸大、水头高的进口平面检修闸门或导流洞封堵闸门。此类型的闸门操作时,通常平压后静水提门或在低水头动水提门。根据规范要求,静水启门的潜孔式闸门计算启门力时考虑1?5m的水位差,对有可能发生淤泥、污物堆积等情况时,尚应酌情增加。
[0003]传统的平面闸门通过滑道支承,滑道支承摩阻力通常按0.15计算,这导致闸门的计算启门力较大,操作闸门的启闭设备容量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闸门启闭过程中的滑动摩阻力转化成定轮滚动摩阻力,从而有效降低启门力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包括闸门门叶,包括支承定轮和扭力杆,所述闸门门叶的左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支承定轮,每个支承定轮均通过固定连接装置与对应的扭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扭力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承定轮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闸门门叶的左右侧面上。
[0007]进一步的是,支承定轮与扭力杆之间通过连接销进行固定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闸门传统的滑动支承调整为定轮支承,将闸门启闭过程中所受水压力由滑动摩阻力转化成定轮滚动摩阻力,在实际使用时,在闸门关闭至IJ位后,随着闸门所受水压力的增大,闸门会受压且导致扭力杆变形,从而使闸门刚性支承与门槽结构解除,形成支承。而在闸门开启过程,通过充水平压装置平衡闸门前后压力,扭力杆结构所提供的扭力足以使定轮支承顶起闸门,使得闸门门叶与门槽之间无滑动支承,闸门开启过程避免滑动支承而以定轮支承代之,最终成功减少启闭力。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平面闸门开闭操作之中。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定轮和扭力杆的连接关系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定轮和扭力杆的剖视图。
[0012]图中标记为:闸门门叶1、支承定轮2、扭力杆3、连接销31、固定支座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包括闸门门叶1,包括支承定轮2和扭力杆3,所述闸门门叶1的左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支承定轮2,每个支承定轮2均通过固定连接装置与对应的扭力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扭力杆3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4固定连接。
[0015]如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闸门门叶1的受压通过支承定轮2而传递至扭力杆3,由于扭力杆3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4固定连接,因此的,扭力杆3就会产生扭力,且所述扭力与闸门门叶1的受力会最终构成一个力学平衡,从而使得闸门门叶与门槽之间无滑动支承,闸门开启过程避免滑动支承而以支承定轮2代之,最终成功减少启闭力。
[0016]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扭力杆3,并成功的构建了力学的平衡,从而降低了因此水压二导致的启闭力过大的缺陷。同时的,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结构的改动很小,尤其适用于在现有的平面闸门结构上大范围的推广,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0017]一般的,如图1所示,优选支承定轮2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闸门门叶1的左右侧面上。同时,为了简化结构,可以选择将支承定轮2与扭力杆3之间通过连接销31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强度易保证,安全可靠,加工容易,安装、维护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种平面闸门的支承方式。
【主权项】
1.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包括闸门门叶(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定轮(2)和扭力杆(3),所述闸门门叶(1)的左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支承定轮(2),每个支承定轮(2)均通过固定连接装置与对应的扭力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扭力杆(3)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4)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定轮(2)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闸门门叶(1)的左右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定轮(2)与扭力杆(3)之间通过连接销(31)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平面闸门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闸门启闭过程中的滑动摩阻力转化成定轮滚动摩阻力,从而有效降低启门力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平面闸门定轮支承结构,包括闸门门叶,包括支承定轮和扭力杆,所述闸门门叶的左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支承定轮,每个支承定轮均通过固定连接装置与对应的扭力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扭力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平面闸门开闭操作之中。
【IPC分类】E02B7/30
【公开号】CN205088642
【申请号】CN201520878956
【发明人】蒋德成, 陈相楠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