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沉池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
【背景技术】
[0002]地漏,作为建筑物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地漏的种类有很多,结构有简单和复杂。地漏作为排除地面积水的一个重要器具,应该具备两种基本功能:一是排水顺畅,能够迅速排除地面积水;二是密封好,能够有效防止渗漏。
[0003]传统的地漏一般为预埋式地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孔洞,然后将水管和地漏安装进去,再用水泥砂浆进行回填将地漏固定在孔洞中。这种安装地漏的方式有如下缺陷:地漏与预留孔洞之间留有缝隙,由于混凝土不是一次浇注,二次浇注很难将预留的孔洞密封;或虽能暂时封住,时间长了,热胀冷缩导致楼板预留孔洞二次浇注的混凝土开裂,造成楼板上的水往下渗漏。
[0004]此外,传统的沉池处理工艺是用防水办法处理沉池底部,但地面渗漏的积水因防水层不能排水,以至于沉池内的积水越集越多,因为积水不能排除,使积水向其它地方渗透,使周边墙体长期处于温涧状态,从而使墙体受到污染、腐蚀,以至于主体钢材被锈蚀,破坏了总体结构和承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其安装方便简单,能够排除从地面渗漏到防水层上的积水,使沉池和周边墙体保持干燥,防渗漏效果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包括地漏本体,所述地漏本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所述地漏本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地漏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孔下方的地漏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孔的预埋附着件,所述预埋附着件往外向上倾斜延伸或往外向上弯曲延伸。
[000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漏本体的内部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下方。
[000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层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一积水收集器。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漏本体的外壁下端设有预埋支撑装置。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架。
[001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漏本体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00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口设置为弯管排水口或者直管排水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的地漏本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地漏本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地漏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位于第二进水孔下方的地漏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靠近第二进水孔的预埋附着件,预埋附着件往外向上倾斜延伸或往外向上弯曲延伸,在安装时,预埋附着件能够增加地漏与混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牢固性,并且能够排除从地面渗漏到防水层上的积水,使沉池内保持干燥,进而使沉池内的积水不能渗漏到周边墙体,让沉池周边墙体保持干燥整洁,不受污染或腐蚀,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便简单,防渗漏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的剖面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的剖面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式沉池地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可设置在防水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该预埋式沉池地漏包括地漏本体I,地漏本体I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地漏本体I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网2,过滤网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3,地漏本体I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 4,其中,该排水口 4可以设置为弯管排水口,也可以设置为直管排水口。
[0025]地漏本体I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5,位于第二进水孔5下方的地漏本体I的外壁上设有靠近第二进水孔5的预埋附着件6,预埋附着件6往外向上倾斜延伸或往外向上弯曲延伸。
[0026]在安装时,预埋附着件6能够增加地漏与混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牢固性,并且预埋附着件6能够将从上方外漏下来的积水收集,并引导到第二进水孔5,从而使积水通过第二进水孔5回流地漏本体I的内部,其能够排除从地面渗漏到防水层上的积水。
[0027]地漏本体I的外壁下端设有预埋支撑装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埋支撑装置可以设置为支撑架8,其便于地漏的安装,提高稳固性。
[0028]此外,如图1所示,地漏本体I的内部设有过滤层7,过滤层7位于过滤网2的下方。该过滤层7能够将除积水以外的杂物进行过滤。
[0029]装修时,在防水前可以将该预埋式沉池地漏安装在预留位置中,该预埋式沉池地漏能够对防水层上的积水进行排泄。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下面仅描述两者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请参考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预埋式沉池地漏与上述实施例一的预埋式沉池地漏的区别之处在于:安装在地漏本体I内部的过滤层7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安装孔9,该安装孔9内设有一积水收集器10。
[00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便简单,防渗漏效果好,能迅速有效的排除从地面渗漏到防水层上的积水,使沉池内保持干燥,进而使沉池内的积水不能渗漏到周边墙体,让沉池周边墙体保持干燥整洁,不受污染或腐蚀,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0033]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包括地漏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I)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3),所述地漏本体(I)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地漏本体(I)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5),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孔(5)下方的地漏本体(I)的外壁上设有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孔(5)的预埋附着件(6),所述预埋附着件(6)往外向上倾斜延伸或者往外向上弯曲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I)的内部设有过滤层(7),所述过滤层(7)位于所述过滤网(2)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安装孔(9 ),所述安装孔(9)内设有一积水收集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I)的外壁下端设有预埋支撑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架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I)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沉池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4)设置为弯管排水口或者直管排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埋式沉池地漏,包括地漏本体,地漏本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地漏本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地漏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位于第二进水孔下方的地漏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靠近第二进水孔的预埋附着件,预埋附着件往外向上倾斜延伸或往外向上弯曲延伸。在安装时,预埋附着件能够增加地漏与混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牢固性,并且起到收集外漏积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便简单,防渗漏效果好,能迅速有效的排除从地面渗漏到防水层上的积水,使沉池内保持干燥,进而使沉池内的积水不能渗漏到周边墙体,让沉池周边墙体保持干燥整洁,不受污染或腐蚀,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E03F5/04
【公开号】CN205171651
【申请号】CN201520986877
【发明人】王乾仲
【申请人】王乾仲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