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614阅读:1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建筑,特别是一种用于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 架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十字路口的交通堵塞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虽然 每个十字路口都安装有红绿灯,并且配备大量交警、协管员指挥交通,但是 由于车辆数目众多,加上车辆在十字路口处要直行、左转弯或者右转弯,而 每次绿灯通行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未通过十字路口的车辆与后面陆续到来的 车辆不断积累,造成车辆堵塞。目前已有的解决手段通常都是在十字路口处 架设单向高架侨,但也只是起到微弱的缓解作用,并不能根本解决车辆在十 字路口交汇处的通行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 道,它可方便机动车在十字路口处向其它方向自由通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车 辆通行速度,同时将非机动车道改为地下通道,也方便了非机动车道的行驶, 减少了十字路口处交通拥挤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架设于纵横向道路交汇处十 字路口地面上方的高架环岛、中间层和底层,所述的髙架环岛用于连通十字 路口横向的横向高架通道与纵向的纵向高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架 环岛中间为一个圆形结构,在圆形结构与环岛结构周围无通道相连接的地方 设立围栏。高架环岛下方为设有横向直通车道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下方设有两条成对角线交叉的底层通道。横向高架通道与高架环岛相连接。纵向髙 架通道贯穿高架环岛的整条纵向高架通道、并与中间层的整条纵向公路连通, 且在纵向高架通道与横向非机动车道交汇处的纵向高架通道底下有条非机动 车道,底层通道的四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两条成对角线 交叉的底层通道在底层交汇处设置环形结构。
该实用新型设计优点如下(1)减轻了十字路口左转弯的压力。(2)高架 环岛下方的横向直通车道能缓解交通堵塞达到通畅交通的效果。(3)占地面 积小, 一般40米宽马路就可以设计。(4)横向直通车道微微下陷,主要可用 于道路排水与环岛高度限高作用,这样对建筑成本也相应减轻。(5)非机动 车从十字路口向下对角通行其作用方便人行自行车不要绕天桥行走,对环境 也起美化作用。(6)实现十字路口免交通指示灯或交警的安全畅通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层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l高架环岛、1-1围栏、2纵向高架通道(高架环岛的)、3横 向高架通道(高架环岛的)、4横向直通车道(中间层的)、5地下通道、5-1 地下通道出入口、 5-2圆形柱子、6非机动车通道、7非机动车通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它包 括高架环岛l,围栏l-l,纵向高架通道2,横向高架通道3,以及中间层的 横向直通车道4和所述的底层的地下车道5。所述的中间层可以是地面公路层,所述的底层可以是位于中间层下方的地下层。
如图1所示,所述的高架环岛1,架设于纵、横向公路交汇处的十字路
口地面上方。净高为4米左右,中部为一个孔状圆形结构,在孔状圆形结构 与环岛结构周围无通道相连接的地方树立围栏1-1,机动车将围绕着圆形开 口在环岛上行驶。环岛的纵方向连接着纵向高架通道2,纵向高架通道贯穿 高架环岛的整条纵向高架通道、并与中间层的整条纵向公路连通,且在纵向 高架通道与横向非机动车道交汇处的纵向高架通道底下有条非机动车道,纵 向高架通道上设置有6至8个车道;环岛的横方向连接着横向高架通道3, 横向高架通道位于中间层横向公路两侧,并且逐渐上行一直延伸至与高架环 岛相连接。该横向高架通道在横向公路两侧各有一条且为两条车道以上。
如图2图3所示,横向公路的中间为横向直通车道4,横向直通车道4 直接从高架环岛下方通过。纵向高架通道下方设有非机动车通道6,该非机 动车通道为双向行驶通道,在非机动车通道6上设有非机动车通向地下通道 出入口的非机动车通道口 7。在人行道上设置有地下通道5的出入口 5-1,地 下通道呈两条对角线交叉状,地下通道在地下交汇于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中 间为一根圆形柱子5-2,圆形柱子5-2不但能起支撑作用,而且还能避免十字 方向的自行车在此处直通引起碰撞。
如图4所示,横向直通车道4的地面以弧度微微下陷,横向直通车道的 最低点位于环岛中心的下方,最低处位于公路高度以下500mm至800mm, 其目的是用于道路排水,减低环岛高架桥的高度,同时还能对建筑的成本起 到减轻的作用。孔状圆形结构与环岛结构周围无通道相连接的地方树立围栏 1-1。
下面结合机动或非机动车辆在本发明建筑上的通行规则对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进行说明。(一)横向交通路段上的机动车辆在十字路口处的行驶
(1) 机动车直走机动车从高架环岛下方的横向直通车道通过。
(2) 机动车左拐弯机动车从右边的横向高架通道行驶,到达高架环岛, 逆时针环绕高架环岛行驶到左边的纵向高架通道,从纵向高架通道到达地面 上的行车道。
(3) 机动车右拐弯机动车从右侧的横向高架通道行驶,到达高架环岛 后,直接右拐,从右边的纵向高架通道到达地面上的行车道。
(二) 纵向交通路段上的机动车在十字路口处的行驶 O)机动车直走机动车从纵向高架通道行驶到高架环岛,再绕着高架
环岛中心的圆形开口 1/2逆时针行驶到另外一侧的纵向高架通道到达地面上 的行车道。
(2) 机动车左拐弯机动车从纵向高架通道行驶到达高架环岛,逆时针 环绕高架环岛3/4行驶到横向高架通道右侧,从横向高架通道右侧到达地面 上的行车道。
(3) 机动车右拐弯机动车从纵向高架通道行驶到达高架环岛,直接右 拐,从横向高架通道右侧到达地面上的行车道。
(三) 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可从纵向高架通道下的非机动车通道6、地下 通道直接向各个方向通行,而不需要等待过街时间。
较已有的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机动、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在十 字路口直接向其要到达的各个方向通行,而不必等待红绿灯提示过街时间, 这样既不需要红绿灯和交通协管员进行交通指挥,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又可大大提高车辆通行速度,避免交通堵塞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它包括架设于纵横向道路交汇处十字路口地面上方的高架环岛、中间层和底层,所述的高架环岛用于连通十字路口横向的横向高架通道与纵向的纵向高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架环岛中间为一个圆形结构,在圆形结构与环岛结构周围无通道相连接的地方设立围栏;高架环岛下方设有横向直通车道的中间层,在中间层的下方设有两条成对角线交叉的底层通道;横向高架通道与高架环岛相连接;纵向高架通道贯穿高架环岛的整条纵向高架通道、并与中间层的整条纵向公路连通,且在纵向高架通道与横向非机动车道交汇处的纵向高架通道底下有条非机动车道,底层通道的四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两条成对角线交叉的底层通道在底层交汇处设置环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中间层为地面公路层,所述的底层为位于中间层下方的地下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其特征在 于橫向高架通道位于中间层横向公路两侧,并且逐渐上行一直延伸至与高 架环岛相连接。该横向高架通道在横向公路两侧各有一条且为两条车道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其特征在 于横向直通车道位于横向公路的中间部分,且横向直通车道微微下沉,车道 最低点位于环岛中心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底层通道出入口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底层通道在地下交汇 于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中间为一根圆形柱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缓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高架通道,它由高架环岛、高架环岛上的横向高架通道和纵向高架通道,中间层的横向直通车道以及底层通道构成,高架环岛位于十字路口中间,在高架环岛中间为一个圆形结构。圆形结构与环岛结构周围无通道相连接的地方竖立围栏。四个方向高架通道与高架环岛连接,横向直通车道从高架环岛下穿过,高架环岛地下有地下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减轻交通压力,缓解交通堵塞达到通畅交通的效果,且该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E01C1/00GK201245803SQ20082014522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
发明者郑勤民 申请人:郑勤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