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及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

文档序号:226377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及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交通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为方便在主路行驶的车辆进出辅路以及在辅路行驶的车辆进出主路,每隔一定的距离便设置有只能从主路进入辅路的出口以及只能从辅路进入主路的入口,出口和入口间隔设置以方便车辆进出主路。在出口处主路上行驶的需要进入辅路的车辆向临近出口的车道并线以便驶入辅路,而主路上行驶的不需要进入辅路的车辆均倾向于往远离出口的车道并线以便避让需要驶出主路的车辆,尤其是主路上在临近出口的车道行驶的车辆必须选择并线才能继续向前行驶;辅路上行驶的车辆均倾向于往远离出口的车道并线以避让从主路上驶出的车辆,尤其是在辅路上临近出口的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必须选择并线才能继续向前行驶。在入口处主路上行驶的车辆均倾向于往远离入口的车道并线以避让从辅路上驶入的车辆,尤其是在主路上临近入口的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必须选择并线才能继续向前行驶;辅路上行驶的需要进入主路的车辆向临近入口的车道并线以便驶入主路,而辅路上行驶的不需要进入主路的车辆均倾向于往远离入口的车道并线以便避让需要驶入主路的车辆,尤其是辅路上在临近入口的车道行驶的车辆必须选择并线才能继续向前行驶。因此,在出口处和入口处会由于向前行驶车道暂时减少以及车辆并线而导致拥堵现象发生;而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处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出口或入口,使得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处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会有一个拥堵节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这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降低进出主路和/ 或辅路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的拥堵节点数量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进而提供一种利用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设置在主路与辅路的交界处,其包括出口通道、入口通道和平衡桥体;所述出口通道和所述入口通道二者中的任意一条沿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设置在所述平衡桥体上,另一条位于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下方;所述出口通道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主路延伸至所述辅路,所述入口通道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辅路延伸至所述主路。上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位于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或所述入口通道的路面沿所述主路和所述辅路所在的地面设置。上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位于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或所述入口通道的路面沿低于所述主路和所述辅路所在的地面延伸设置。
上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位于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或所述入口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3米、高度大于等于2米。上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出口通道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与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入口通道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沿车辆行驶方向在所述主路与所述辅路的交界处交替间隔设置。利用上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所述主路与所述辅路的交界处设置连通所述主路与所述辅路桥下行驶通道;(b)在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上方设置连接所述主路与所述辅路的所述平衡桥体;(C)在所述平衡桥体上沿所述平衡桥体的上表面设置自所述主路驶入所述辅路或自所述辅路驶入所述主路的桥面行驶通道;(d)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二者中的任意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主路驶入所述辅路的出口通道,另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辅路驶入所述主路的入口通道;(e)在所述主路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出口通道驶入所述辅路,在所述辅路上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入口通道驶入所述主路。上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所述桥下行驶通道的路面沿所述主路和所述辅路所在的地面施工设置。上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位于所述平衡桥体止下方的路面低于所述主路和所述辅路所在的地面。上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均从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高度小于两米的车辆从所述桥下行驶通道或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上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沿车辆行驶方向,在所述主路与所述辅路的交界处间隔交替设置有作为所述出口通道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作为所述入口通道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在不降低进出主路和/或辅路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的拥堵节点数量;例如在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上进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上的拥堵节点减少一半。本发明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利用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能够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尤其是能够非常好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人们的出行成本,由于拥堵、等待而消耗的石油、电力等能源。本发明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加出入口通行能力、减少道路节点、增加道路使用面积(即提高道路路面使用率)、路面行驶车辆均能有序通行、极大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并且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进出主路和/或辅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口通道,2-入口通道,3-平衡桥体,31-上表面,4_主路,5_辅路,6_主路与辅路隔离带,7-主路反向车道隔离带,8-禁行及禁停区域,9-平衡桥体上表面下方车道路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设置在主路4与辅路5的交界处,其包括出口通道1、入口通道2和平衡桥体3 ;所述出口通道1和所述入口通道2 二者中的任意一条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在所述平衡桥体3上,另一条位于所述平衡桥体 3的上表面31下方;所述出口通道1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主路4延伸全所述辅路5,所述入口通道2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辅路5延伸至所述主路4。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2的路面沿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设置。如图3所示,为了降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距离地面的高度,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2的路面也可以沿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延伸设置(即图中虚线所示的平衡桥体上表面下方车道路面 9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其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主路4临近所述平衡桥体3的车道以及所述辅路5临近所述平衡桥体3的车道连接以便车辆行驶通过),这样使得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2的路面沿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延伸设置时低于地面的高度就等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降低的高度,在城市主辅路建设中避免到处高桥林立。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2的路面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地面的数值可以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对车辆的高度限制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施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比如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2的宽度等于3米、高度等于2米,这样足以使城市道路上小汽车通过。为了便于大客车、货车等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通行并且降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的高度,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所述出口通道1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与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所述入口通道2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 这两种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沿车辆行驶方向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交界处交替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大客车、货车等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均在所述平衡桥体3上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行驶,在所述主路4上行驶的大客车、货车等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能够方便地从所述平衡桥体3上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驶入所述辅路5,在所述辅路5上行驶的大客车、货车等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能够方便地从所述平衡桥体 3上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驶入所述主路4。在具体生产实施的时候,所述平衡桥体 3可以在车间或工厂等预制生产出来,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到位,大大缩短工期,施工方便。
此外,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之间的所述主路与辅路隔离带6也可以为护栏等隔离设置;当然,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之间的所述主路与辅路隔离带6也可以仅仅为一条设置地面上的隔离线;所述主路与辅路隔离带6的具体形式均不影响本实施例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的实施和应用,并且也不影响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目的的实现。本实施例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主要作用是增加出入口通行能力、减少道路节点、增加道路使用面积(即提高道路路面使用率)、路面行驶车辆均能有序通行、极大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以及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实施例2如图2所示,利用实施例1中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交界处设置连通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桥下行驶通道,并且所述桥下行驶通道的路面沿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施工设置;(b)在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上方设置连接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所述平衡桥体 3,所述平衡桥体3可以在车间或工厂等预制生产出来,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到位,大大缩短工期,施工方便;(c)在所述平衡桥体3上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自所述主路4驶入所述辅路5或自所述辅路5驶入所述主路4的桥面行驶通道;(d)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二者中的任意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主路4驶入所述辅路5的出口通道1,另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辅路 5驶入所述主路4的入口通道2 ;(e)在所述主路4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出口通道1驶入所述辅路5,在所述辅路5上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入口通道2驶入所述主路4。如图3所示,为了降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正下方的的路面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即图中所示的平衡桥体上表面下方车道路面9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其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主路4临近所述平衡桥体3的车道以及所述辅路5临近所述平衡桥体 3的车道连接)。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正下方的路面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所在的地面的数值可以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对车辆的高度限制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施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此外,为了在降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的高度的同时方便大客车、货车等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通行;可以规定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均从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高度小于两米的车辆从所述桥下行驶通道或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一般城市道路路面主要行驶的是总高度2米以下的车辆)。并且为了方便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进出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5,沿车辆行驶方向,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交界处间隔交替设置有作为所述出口通道1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作为所述入口通道2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 (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使得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能够从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非常顺利地进出主路和辅路。本发明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在不降低进出主路和/或辅路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的拥堵节点数量;例如在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上进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上的拥堵节点减少一半。本发明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利用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大幅度减少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的拥堵节点数量,能够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尤其是能够非常好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于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来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拥堵,平衡了主路与辅路行驶车辆,整体提高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减少由于拥堵、等待而消耗的石油等能源。
权利要求
1.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设置在主路(4)与辅路(5)的交界处,其包括出口通道(1)、入口通道(2)和平衡桥体(3);所述出口通道⑴和所述入口通道( 二者中的任意一条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在所述平衡桥体⑶上,另一条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所述出口通道(1)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主路(4)延伸至所述辅路(5),所述入口通道( 沿车辆行驶方向自所述辅路(5)延伸至所述主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O)的路面沿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 所在的地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O)的路面沿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 所在的地面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下方的所述出口通道(1)或所述入口通道O)的宽度大于等于3米、高度大于等于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其特征在于,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3)的上表面(31)设置所述出口通道(1)的主铺路进出口平衡桥与具有沿所述平衡桥体C3)的上表面(31)设置所述入口通道( 的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沿车辆行驶方向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交界处交替间隔设置。
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交界处设置连通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 桥下行驶通道;(b)在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上方设置连接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5)的所述平衡桥体⑶;(c)在所述平衡桥体C3)上沿所述平衡桥体C3)的上表面(31)设置自所述主路(4)驶入所述辅路( 或自所述辅路( 驶入所述主路的桥面行驶通道;(d)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二者中的任意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主路(4)驶入所述辅路( 的出口通道(1),另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所述辅路(5)驶入所述主路⑷的入口通道(2);(e)在所述主路(4)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出口通道(1)驶入所述辅路(5),在所述辅路 (5)上行驶的车辆自所述入口通道( 驶入所述主路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下行驶通道的路面沿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 所在的地面施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下行驶通道位于所述平衡桥体(3)正下方的路面低于所述主路(4)和所述辅路( 所在的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的车辆均从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高度小于两米的车辆从所述桥下行驶通道或所述桥面行驶通道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 在所述主路(4)与所述辅路( 的交界处间隔交替设置有作为所述出口通道(1)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和作为所述入口通道O)的所述桥面行驶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主辅路进出口平衡桥包括出口通道、入口通道和平衡桥体;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连通主路与辅路桥下行驶通道;(b)在桥下行驶通道上方设置横跨桥下行驶通道的平衡桥体;(c)沿平衡桥体的上表面设置自主路驶入辅路或自辅路驶入主路的桥面行驶通道;(d)桥面行驶通道和桥下行驶通道其中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主路驶入辅路的出口通道,另一条为沿车辆行驶方向只能自辅路驶入主路的入口通道;(e)自出口通道驶入辅路,自入口通道驶入主路。本发明在不降低进出主路和/或辅路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沿主路和辅路的交界线的拥堵节点数量,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182125SQ20111006885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凤奇 申请人:张凤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