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综合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34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路面综合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构造,尤其涉及一种路面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道路上需进行排水的水分来源主要有6个部分,包括路表径流水、路面面层渗透水、中央分隔带渗透水、人行道面砖渗透水、路基基层排水、地下毛细水等。常规的道路雨水排水系统通常采用在道路上每隔40m在侧石处设置一个雨水口的方式来收集道路雨水,其中每个雨水口和排水窨井相连,通过纵横向排水管的方式对雨水进行疏解。上述传统的点式雨水口排水模式具有以下缺点1)排水能力弱;2)需要进行三面找坡而造成地面不平整、地表呈波浪和漏斗形,道路沿线不满足0. 3%纵向排水的地方必须通过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3)坡度和施工比较复杂;4)由于管道需要一定的埋深,因此施工开挖量比较大;5)排水不畅,出现地面积水的风险比较大;6)管道易于堵塞并造成整个排水系统的失败;7)管道的维护成本较高;8)可能与其它埋地管线系统冲突。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排水能力强、施工简单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水能力强、施工简单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包括靠近人行道或/和非机动车道处间隔设置的第一雨水口窨井或/和第二雨水口窨井;在车行道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全线设置有雨水管;车行道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管连通的雨水管窨井。较佳的,车行道靠近人行道的边线外侧沿路面的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三雨水口窨井;路面的下部沿路面的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连通的横向碎石盲沟;所述横向碎石盲沟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水管。较佳的,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与所述雨水管窨井连通。较佳的,所述第一雨水口窨井或/和第二雨水口窨井分别与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连通。较佳的,分别位于路面的中心线左右两侧的第三雨水口窨井错位设置。较佳的,沿路面纵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雨水口窨井之间的纵向距离为相邻的两个第三雨水口窨井纵向距离的两倍。较佳的,所述横向碎石盲沟外包裹有防渗土工布。较佳的,所述雨水管窨井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空隙面积;车行道在所述雨水管窨井30cm的范围外,其上面层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下面层为粗粒式浙青混凝土 ;车行道靠近所述雨水管窨井30cm的范围内,其上下面层均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较佳的,路面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所述纵向碎石盲沟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水管。较佳的,人行道的上面层为透水面砖,基层为水泥处治排水基层;人行道在基层的最低处沿纵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雨水口窨井连通的第三透水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综合排水系统更好地排除了路面的径流水和渗入铺装层的层间水,避免了滞留的雨水形成水膜造成的车辆漂滑、路面反光等问题,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2、本发明的综合排水系统有效地排除了滞留在铺装层内的层间水,减少了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综合排水系统使路面更为平整,并且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总之,本发明使得道路排水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车辆行驶安全,保护了道路的结构层。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行车道靠近雨水管窨井处的立面图。图4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横向碎石盲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7是图2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一具体实施例,主要包括靠近人行道1 处每隔40m间隔设置的第一雨水口窨井3。在车行道5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全线设置有雨水管6,在车行道5上每隔40m间隔设置有与雨水管6连通的雨水管窨井7。在中央分隔带的一侧,车行道5靠近人行道1的边线51靠近外侧,沿路面的纵向, 每隔40m间隔设置有第三雨水口窨井9。而分别位于路面的中心线13左右两侧的第三雨水口窨井9错位设置。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中,分别位于路面的中心线13左右两侧的第三雨水口窨井9 也可设置在同一横向截面上,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雨水管窨井7与第三雨水口窨井9通过DN300的雨水连管16连通。本实施例中,位于中心线13两侧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三雨水口窨井9之间的纵向距离为20m。路面的下部沿路面的横向,每隔40m设置有与第三雨水口窨井9连通的横向碎石盲沟8,横向碎石盲沟8的底部设置有Φ 10强速型软式透水管81。如图3所示,箭头表示雨水的流通方向。雨水管窨井7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空隙面积(图中未示出)。车行道5在雨水管窨井30cm的范围外,其上面层51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0GFC),下面层52为粗粒式浙青混凝土。车行道5靠近雨水管窨井30cm的范围内, 其上下面层均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人行道1的上面层14为透水面砖,基层15为水泥处治排水基层。人行道1在基层的最低处,沿纵向设置有与第一雨水口窨井3连通的软式透水管11。在中央分隔带的二分之一处,其下部沿路面的纵向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10管。人行道1的下部靠近第一雨水口窨井3处,设置有与各横向碎石盲沟连通的纵向碎石盲沟10。在第一雨水口窨井3和第三雨水口窨井9之间,靠近第三雨水口窨井9处,沿路面的纵向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10。各纵向碎石盲沟10的底部设置有Φ 10强速型软式透水管。各纵向碎石盲沟和各横向碎石盲沟被防渗土工布12包裹。各横向碎石盲沟和各纵向碎石盲沟设置的位置必须在高水位的标高之上、在路面结构之下。本发明的排水原理如下
第一雨水口窨井3收集雨水后排入第三雨水口窨井9中,然后排入雨水管6中,因此通过第一雨水口窨井3、雨水管窨井7和雨水管6来完成路表径流水排水;利用OGFC的透水性能对路面面层的渗透水进行排放;通过中央分隔带下的纵向碎石盲沟来排放土壤中的雨水和绿化灌溉水;通过人行道基层底部的软式透水管11来收集人行道的雨水,排入第一雨水口窨井3中;通过横向碎石盲沟8中的Φ 10强速型软式透水管收集路基的基层和毛细水, 统一排入机动车道外侧的第三雨水口窨井9中,再经DN300连管排入机动车道下的雨水管窨井7中。实施例2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路面包括非机动车道2,靠近非机动车道2处每隔40m间隔设置的第二雨水口窨井4。第二雨水口窨井4 与第三雨水口窨井9之间通过DN300雨水连管17连通。第一雨水口窨井3与第二雨水口窨井4之间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10,第二雨水口窨井4与第三雨水口窨井9之间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10。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排水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包括靠近人行道(1)或/和非机动车道(2)处间隔设置的第一雨水口窨井(3)或/和第二雨水口窨井(4);其特征是在车行道(5)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全线设置有雨水管(6);车行道(5)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管(6)连通的雨水管窨井 (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车行道(5)靠近所述人行道(1)的边线(51)外侧沿路面的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三雨水口窨井(9);路面的下部沿路面的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9)连通的横向碎石盲沟(8);所述横向碎石盲沟(8)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水管(8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9)与所述雨水管窨井(7)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雨水口窨井(3)或/和第二雨水口窨井(4 )分别与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9 )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分别位于路面的中心线(13)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9)错位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沿路面纵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雨水口窨井(3)之间的纵向距离为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雨水口窨井(9)纵向距离的两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横向碎石盲沟(8)外包裹有防渗土工布(12)。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雨水管窨井(7)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空隙面积;所述车行道(5)在所述雨水管窨井(7)30cm的范围外,其上面层(51)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下面层(52)为粗粒式浙青混凝土 ;所述车行道(5)靠近所述雨水管窨井(7) 30cm的范围内,其上下面层均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路面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设置有纵向碎石盲沟(10);所述纵向碎石盲沟(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水管。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行道(1)的上面层为透水面砖,基层为水泥处治排水基层;所述人行道(1)在基层的最低处沿纵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雨水口窨井(3 )连通的第三透水管(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包括靠近人行道(1)或/和非机动车道(2)处间隔设置的第一雨水口窨井(3)或/和第二雨水口窨井(4);在车行道(5)的下部沿路面的纵向全线设置有雨水管(6);车行道(5)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管(6)连通的雨水管窨井(7)。这种综合排水系统使得道路排水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车辆行驶安全,保护了道路的结构层,也使路面更为平整,并且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文档编号E01C11/24GK102322094SQ20111022496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童毅, 蒋珮莹, 高汴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