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48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化带的设计方法,确切地说是在亚热带地区一种有利降低噪声的道路绿化隔离带设计方法,属于风景园林学科领域。
背景技术
交通噪声声源流动性大,影响范围广,随着交通工具和种类的大幅增长,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道路交通噪声产生于转动车轮与路面的接触摩擦、发动机转动、排气、排风和传动悬挂系统的振动、车体带动空气形成的气流等。其中噪声主要来源是转动车轮与地面接触。交通噪声按其声源特点表现为点声源,根据所测道路噪声倍频程图,交通噪声由多种频率组成,并均以中、低频为主(如图1)。当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媒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声波能量会在界面上发生反射,一部分声能量则透射到第二种媒质中。绿地可看作是由植物构成的相对均质媒质,当声波从空气传播到植物体时,会发生声能量的反射和透射。绿地降低噪声主要通过植物体对声波反射和衍射以及对声波的吸收等作用产生,并以前者为主。具体地说,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协同作用。(I)当声波入射到植物体时,植物体具有屏障效应,使声能发生反射和透射。这部分声衰减主要为高频段声波,波长较短,而障碍物(植物)的几何尺寸比波长大,形成绕射不明显,在植物体另一侧形成声影区,使透射声能减弱;(2)部分声能被植物体吸收,并使植物体产生阻尼振动,转化为植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导致声衰减;(3)绿地土壤和地被植物能反射和吸收低频声波,产生声衰减;(4)绿地形成的小气候导致温度、湿度的梯度变化也会产生声衍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降噪的道路绿化隔离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道路侧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在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之间开设一条宽度为2 5米的排水沟,其中
第一种植带的宽度为2 4米,在第一种植带种植珊瑚树篱,在珊瑚树篱下层种植夹竹
桃;
第二种植带的宽度为12 20米,第二种植带的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植株高度5. 5 6米、树冠覆盖度> 40%、叶面积指数> O. 5 ;灌木植株高度I 2米、树冠覆盖度> 50%、叶面积指数>1. 5;乔木为广玉兰、女贞或池杉中的至少两种,灌木为蚊母、麦冬、侧柏、八角金盘或常春藤;
第三种植带的宽度为4 6米,第三种植带的群落垂直结构为香樟一八角金盘一常春藤。
所述第二种植带的乔木为广玉兰、女贞或池衫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二种植带的灌木为蚊母、麦冬、侧柏、八角金盘或常春藤。所述的第二种植带位于中部具有I 2米坡高的坡面上,在与第一种植带连接的上坡面上的群落垂直结构为广玉兰-石楠和或蚊母-常春藤和或广玉兰-蚊母-常春藤;在与第三种植带连接的下坡面上的群落垂直结构为女贞-蚊母-麦冬或侧柏-八角金盘-常绿油麻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道路旁设置由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形成的绿化带,并在不同的种植带上种植不同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从而形成一个降噪的隔离带,不同的种植带通过选配和优化组合,利用吸收、漫反射等过程明显降低了噪声。


图1公路噪声倍频程图。图2为本发明降噪绿化隔离带设计示意图。其中1、第一隔离带,2、第二隔离带,3、第三隔离带,4、排水沟,5、坡地,6、高速公路,7、规划道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依据道路绿化设计要求和环境噪声控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香樟、女贞、喜树、木芙蓉、美人蕉、洒金桃叶珊瑚、枫香、常春藤、枇杷和结香等优良降噪植物为优势种的、绿化隔离带乔、灌、地被三层垂直结构的,群落叶面积指数2. 0-2. 5、郁闭度>70%等,尽量降低群落冠层高度(枝下高和平均高度)和形成一定坡度坡地的道路绿化隔离带。隔声效果好的植物种类主要有香樟、珊瑚、木芙蓉、夹竹桃、国槐、广玉兰、杨梅、喜树、红豆杉、杜仲、美人蕉、荚莲、苦枥木、女贞、构树、三角枫、枫香、常春藤、黄檀、臭椿、银杏、无患子、紫荆、枇杷、乌桕、石楠、八角金盘、蚊母等。相关设计参数为
道路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少于20米,并营建一定坡度(例如,30米宽绿化带1. 5米坡高可降噪近7 dB (A)左右)效果更好。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如图2所示,群落结构设计可以通过结构剖面图来显示,结构设计根据降噪林带的实际宽度进行,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I)第一种植带选择枝叶稠密的常绿树种珊瑚树,以树蓠的栽植形式进行种植,珊瑚萌发力强,枝叶生长紧密,耐性强,是适宜的交通绿地降噪树种。选择珊瑚高绿篱在离声源最近处将声源进行隔断,高度选择在6M左右。在下层种植两行同样萌发力极强的夹竹桃,夹竹桃枝叶繁茂,同时花期较长有比较好的观赏性、抗污染能力强,适合在道路绿地种植。利用道路排水道作为减震沟,并增加噪声的反射空间。水系边因地制宜的种植池杉,池杉可亲水种植,利用绿带空间。(2)第二种植带竖向设计在不影响到高速公路路基安全的前提下,营造了高度为I 2的坡地,在本实施例中坡地的高度为1. 5M。在树种选择上,乔木主要考虑植株高度、树冠郁闭度、叶面积指数等,在设计中应用的植物有夹竹桃等。灌木层的植物主要考虑在种植密度相对比较大的乔木林下生长良好的、常绿及枝叶相对稠密的,如石楠、八角金盘、蚊母等。群落结构以乔灌草复层结构为主要类型,主要营造的群落有女贞一蚊母一麦冬;侧柏一八角金盘一常绿油麻藤;广玉兰一蚊母一常春藤。群落的设计闻度在5. 5M以上,在群落生长基本完成后群落郁闭度在80%以上。群落垂直结构模式和参数见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道路侧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在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之间开设一条宽度为2 4米的排水沟,其中 第一种植带的宽度为2 4米,在第一种植带种植珊瑚树篱,珊瑚树篱高度5 — 6米,在珊瑚树篱下层种植夹竹桃; 第二种植带的宽度为12 20米,第二种植带的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植株高度5. 5 6米、树冠覆盖度> 40%、叶面积指数> 0. 5 ;灌木植株高度1 2米、树冠覆盖度> 50%、叶面积指数>1. 5;乔木为广玉兰、女贞或池杉中的至少两种,灌木为蚊母、麦冬、侧柏、八角金盘或常春藤; 第三种植带的宽度为4 6米,第三种植带的群落垂直结构为香樟一八角金盘一常春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植带的乔木为广玉兰、女贞或池杉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二种植带的灌木为蚊母、麦冬、侧柏、八角金盘或常春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种植带位于中部具有I 2米坡高的坡面上,在与第一种植带连接的上坡面上的群落垂直结构为广玉兰_石楠和或蚊母_常春藤和或广玉兰_蚊母_常春藤;在与第二种植带连接的下坡面上的群落垂直结构为女贞-蚊母-麦冬或侧柏-八角金盘-常绿油麻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亚热带地区降低道路噪声的绿化隔离带,包括从道路侧依次向外设置的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在第一种植带和第二种植带之间开设一条宽度为2~4米的排水沟,其中第一种植带的宽度为2~4米,在第一种植带种植珊瑚树篱,在珊瑚树篱下层种植夹竹桃;第二种植带的宽度为12~20米;第三种植带的宽度为4~6米,第三种植带的群落垂直结构为香樟-八角金盘-常春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道路旁设置由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形成的绿化带,并在不同的种植带上种植不同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从而形成一个降噪的隔离带,不同的种植带通过选配和优化组合,利用吸收、漫反射等过程明显降低了噪声。
文档编号E01F8/02GK103046491SQ20121054814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弋, 刘小钊 申请人: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