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道路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清扫车主要是依靠液压泵驱动位于车身两侧的塑料扫盘将道路上的垃圾扫起,然后借用离心风机的吸力将垃圾吸入并过滤到垃圾厢内。根据实际情况,其在工作中有下列不足之处I、位于车身两侧的塑料扫盘是靠液压泵驱动旋转工作的,此要求整车的液压伺服系统较为复杂,成本较高。2、旋转塑料扫盘的毛刷在工作中,直接作用于地面,其极易磨损,需定期更换,日 常维护成本较高。3、根据旋转塑料扫盘的工作特点,并受驾驶员实际驾驶水平的限制,对于侧边有台阶的道路,台阶死角处的垃圾不能清扫干净。4、离心风机的进气口提供吸力将垃圾吸入并过滤到垃圾厢内,但其出气口直接对外排气,导致垃圾扬起程度加大,清扫效率降低,且能耗增加。5、旋转塑料扫盘的毛刷是软毛的,对于较大或较重颗粒的垃圾,则无法清扫。6、传统旋转扫盘式道路清扫车,工作速度慢,清扫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I,波纹连接管2,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主吸风口 9,倒吹风帘装置8,风压过载调节窗10,底部后段导流板11,底部前段导流板12,底部阻隔板13,所述主风道I通过波纹连接管2分别与右侧主吹风装置
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相连;所述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分别通过波纹连接管2与倒吹风帘装置8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主风道I的进风口接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右侧主吹风装置3和左侧主吹风装置4均由吹风机构41,洒水喷嘴42和防撞缓冲机构43组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吹风机构41固定于防撞缓冲机构43的里侧滑动轨道上,其接受来自主风道I的高速气流,经其内部的结构,将气流分成三路通向三个吹口。第一吹口倾斜朝外下方向,主要是吹起有台阶的道路死角处的垃圾。第二吹口、第三吹口朝向后中方向,目的是将底盘下方的垃圾强力吹起,并辅以后推力,使垃圾快速地流向位于车辆尾部的主吸风口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撞缓冲机构43包括外侧轨道431,中间滑动轨道432,里侧滑动轨道433,滚轮434、滚动轴承435、缓冲弹簧436和双向液压缸437。外侧轨道431固定于车辆底盘上,其一端焊接有支架,用于安装双向液压缸437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两侧安装有滚动轴承435,滚动轴承435卡在外侧轨道431的轨槽里。中间滑动轨道432的中间部位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的上侧面焊接有一固定支架,用以安装双向液压缸437的外侧端。里侧滑动轨道433的两侧也安装有滚动轴承435,滚动轴承435卡在中间滑动轨道432的轨槽里,其里侧端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外侧端,里侧滑动轨道433的外端安装有滚轮4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呈对称结构,均固定于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两侧,接收来自主风道的高速气流,经其内部结构,将气流分成四路。其中的三路气流在装置的最外侧向下吹出,形成一整道风帘,阻隔垃圾向外侧散发。另一路气流经装置的尾部排气口流向倒吹风帘装置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主吸风口 9和倒吹风帘装置 8两者做成是一体的,位于车辆的尾部。主吸风口 9的下端略贴近地面,上端接垃圾厢入口,垃圾厢的另一端接离心风机的进气口。当离心风机工作时,主吸风口的下端产生强大吸力将垃圾吸入到垃圾厢内部。为防止垃圾在主吸风口下方漏吸,主吸风口 9的后方有一个倒吹风帘装置8。倒吹风帘装置8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与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的尾部排气口相连接,从而形成一股向前吹的气流,以保证垃圾更容易从主吸风口 9中吸入到垃圾厢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部导流板由底部前段导流板12和底部后段导流板11两部分组成,位于车辆底盘的下方,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部固定于主吸风口(9)上,其前端部与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后端部相连接,并与地面保持适当的高度。底部导流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垃圾向底盘上方飞扬;前、后段导流板的两侧向下均有合适高度的折边,可防止垃圾向外侧飞散;另外,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前端较大,可收集大面积的垃圾,而向后则逐渐缩小至主吸风口 9适当大小,因此有利于垃圾向主吸风口 9方向流动,从而提闻垃圾的吸收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安装有一个网孔状的风压过载调节窗10,其主要目的是,当主吸风口发生过载的情况,多余的气流可以从风压过载调节窗10的网孔通过,以减小垃圾输送腔内的负压,保证垃圾顺利被主吸风口 9全部吸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部阻隔板13位于底部导流板下方的左右中心位置,其前端和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最前端基本平齐,后端收于风压过载调节窗10的前端。底部阻隔板13由转动支架及橡胶板组成,支架前端有拉索控制机构,当非扫地状态时,驾驶员控制拉索,底部阻隔板13处于水平位置,当扫地状态时,则处于竖起状态,此时阻隔板把底部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吹吸空间,有效减小了吹吸涡流产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垃圾的吸收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道路清扫装置与传统盘式扫路机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充分利用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产生高速气流,避免了空排能量的浪费,降低了能耗。2.利用离心风机的高速气流产生的强力吹吸力,可吹吸颗粒较大的垃圾,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3.两侧采用非接触式吹风装置,大大减小了吹口装置的磨损概率,日常维护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同时,两侧的液压伺服也较原来的盘式清扫装置较为简单许多。4.两侧的防撞缓冲机构有效降低了主吹口机构撞击路边台阶的可能性。[0024]5.吹吸式清扫装置工作效率高,清扫速度快,极大的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盘式清扫车的3飞倍左右,节能降耗,大大节约了清扫成本,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路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路清扫装置的主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路清扫装置的防撞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路清扫装置的阻隔风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路清扫装置的主吸风口及倒吹风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风道,2-波纹连接管,3-右侧主吹风装置,4-左侧主吹风装置,5-右侧阻隔风帘装置,6-左侧阻隔风帘装置,8-倒吹风帘装置,9-主吸风口,10-风压过载调节窗,11-底部后段导流板,12-底部前段导流板,13-底部阻隔板,41-吹风机构,42-洒水喷嘴,43-防撞缓冲机构,431-外侧轨道,432-中间滑动轨道,433-里侧滑动轨道,434-滚轮,435-滚动轴承,436-缓冲弹簧,437-双向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速强风吹吸式道路清扫装置,包括主风道1,波纹连接管2,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主吸风口 9,倒吹风帘装置8,风压过载调节窗10,底部后段导流板11,底部前段导流板12,底部阻隔板13。所述主风道I通过波纹连接管2分别与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相连;所述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分别通过波纹连接管2与倒吹风帘装置8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风道I的进风口接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主风道I由中段主风道和两端的分流罩构成。高速气流经中段主风道分成两路,分别流向车身左、右两侧。对于同一侧的高速气流经分流罩再分成两路气流,经波纹连接管2分别流向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右侧主吹风装置3和左侧主吹风装置4均由吹风机构41,洒水喷嘴42和防撞缓冲机构43组成。两侧主吹风装置对称位于车身两侧,其提供主要吹力,将车身两侧及下部的垃圾强力吹起。洒水喷嘴42要起到洒水目的,以减小垃圾的扬起程度,其由驾驶员根据路面的情况手动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吹风机构41固定于防撞缓冲机构43的里侧滑动轨道上,其接受来自主风道I的高速气流,经其内部的结构,将气流分成三路通向三个吹口。第一吹口倾斜朝外下方向,主要是吹起有台阶的道路死角处的垃圾。第二吹口、第三吹口朝向后中方向,目的是将底盘下方的垃圾强力吹起,并辅以后推力,使垃圾快速地流向位于车辆尾部的主吸风口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防撞缓冲机构43包括外侧轨道431,中间滑动轨道432,里侧滑动轨道433,滚轮434、滚动轴承435、缓冲弹簧436和双向液压缸437。外侧轨道431固定于车辆底盘上,其一端焊接有支架,用于安装双向液压缸437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两侧安装有滚动轴承435,滚动轴承435卡在外侧轨道431的轨槽里。中间滑动轨道432的中间部位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的上侧面焊接有一固定支架,用以安装双向液压缸437的外侧端。里侧滑动轨道433的两侧也安装有滚动轴承435,滚动轴承435卡在中间滑动轨道432的轨槽里,其里侧端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外侧端,里侧滑动轨道433的最外端安装·有滚轮434。当车辆工作于路边有台阶的道路上时,驾驶员通过控制双向液压缸437工作,使主吹口向外移动,直到滚轮434与道路边侧的台阶接触,且缓冲弹簧有一定的压缩量。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很难保证车辆一直与道路台阶平行行驶,如车辆外偏,则里侧滑动轨道433在缓冲弹簧436的作用下,使滚轮434仍与台阶接触,亦保证了吹风机构41的第一吹口能始终吹到道路死角。如车辆内偏行驶,则缓冲弹簧受到压缩,内侧滑动轨道433亦跟随移动。此时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轨道的伸缩情况,调整行驶方向,从而可有效防止道路台阶撞击到吹风机构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固定于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两侧,接收来自主风道的高速气流,经其内部结构,将气流分成四路。其中的三路气流在装置的最外侧向下吹出,形成一整道风帘,防止垃圾向外侧散发。另一路气流经装置的尾部排气口流向倒吹风帘装置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吸风口 9和倒吹风帘装置8两者做成是一体的,位于车辆的尾部。主吸风口 9的下端略贴近地面,上端接垃圾厢入口,垃圾厢的另一端接离心风机的进气口。当离心风机工作时,主吸风口的下端产生强大吸力将垃圾吸入到垃圾厢内部。为防止垃圾在主吸风口下方漏吸,主吸风口 9的后方有一个倒吹风帘装置8。倒吹风帘装置8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与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的尾部排气口相连接,从而形成一股向前吹的气流,以保证垃圾更容易从主吸风口 9中吸入到垃圾厢内。为提高清洁效果,主吸风口 9的两侧,及倒吹风帘装置8的后边侧,共三周边安装有橡胶皮,有效保护倒吹风不向后方散发;同时主吸风口是上下可调高度的,由驾驶员根据路面的清洁度情况人为地调节主吸风口 9的高度。上述左右阻隔风帘及主吸风口 9和倒吹风帘装置8取代了传统式周边垂挂橡胶皮来阻止垃圾外泄。传统方案中,因周边的贴紧地面,橡胶皮与地面始终接触,极易磨损,需频繁更换新件,故日常维护工作量,且使用成本较高。采用阻隔风帘,利用强力吹风形成一道屏障,可有效防止垃圾外泄。由于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相应装置无磨损,使用寿命较长,使用成本较低。该项技术是清扫机械行业中前所未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部导流板由底部前段导流板12和底部后段导流板11两部分组成,位于车辆底盘的下方,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部固定于主吸风口
(9)上,其前端部与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后端部相连接,并与地面保持适当的高度。底部导流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垃圾向底盘上方飞扬;前、后导流板的两侧向下均有合适高度的折边,可防止垃圾向外侧飞散;另外,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前端较大,可收集大面积的垃圾,而向后则逐渐缩小至主吸风口 9适当大小,因此有利于垃圾向主吸风口方向流动,从而提高垃圾的吸收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安装有一个网孔状的风压过载调节窗10,其主要目的是,当主吸风口发生过载的情况,多余的气流可以从风压过载调节窗10的网孔通过,以减小垃圾输送腔内的负压,保证垃圾顺利被主吸风口全部吸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部阻隔板13位于底部导流板下方的左右中心位置,其前端和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最前端基本平齐,后端收于风压过载调节窗10的前端。底部阻隔板13由转动支架及橡胶板组成,支架前端有拉索控制机构,当非扫地状态时,驾驶员控制拉索,底部阻隔板13处于水平位置,当扫地状态时,则处于竖起状态,此时阻隔板把底部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吹吸空间,有效减小了吹吸涡流产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垃圾的吸收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1),波纹连接管(2),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主吸风口(9),倒吹风帘装置(8),风压过载调节窗(10),底部后段导流板(11),底部前段导流板(12),底部阻隔板(13),所述主风道(I)通过波纹连接管(2)分别与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相连;所述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分别通过波纹连接管(2)与倒吹风帘装置(8)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I)的进风口接离心风机的排气口。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主吹风装置(3)和左侧主吹风装置(4 )均由吹风机构(41),洒水喷嘴(42 )和防撞缓冲机构(43 )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41)固定于防撞缓冲机构(43)的里侧滑动轨道上,其接受来自主风道(I)的高速气流,经其内部的自身结构,将气流分成三路通向三个吹口,第一吹口倾斜朝外下方向,第二吹口、第三吹口朝向后中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机构(43)包括外侧轨道(431),中间滑动轨道(432 ),里侧滑动轨道(433 ),滚轮(434 )、滚动轴承(435 )、缓冲弹簧(436 )和双向液压缸(437 ),外侧轨道(431)固定于车辆底盘上,其一端焊接有支架,用于安装双向液压缸(437)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两侧安装有滚动轴承(435),滚动轴承(435 )卡在外侧轨道(431)的轨槽里,中间滑动轨道(432 )的中间部位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里侧端,中间滑动轨道(432)的上侧面焊接有一固定支架,用以安装双向液压缸(437 )的外侧端,里侧滑动轨道(433 )的两侧也安装有滚动轴承(435 ),滚动轴承(435)卡在中间滑动轨道(432)的轨槽里,其里侧端焊接有固定座,用以安装缓冲弹簧(436)的外侧端,外侧端安装有滚轮(434)。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 )均固定于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两侧,接收来自主风道(I)的高速气流,将气流分成四路,其中的三路气流在装置的最外侧向下吹出,形成一整道阻隔风帘,另一路气流经装置的尾部排气口流向倒吹风帘装置(8 )。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吸风口(9)和倒吹风帘装置(8)两者做成是一体的,位于车辆的尾部,主吸风口(9)的下端略贴近地面,上端接垃圾厢入口,垃圾厢的另一端接离心风机的进气口,倒吹风帘装置(8)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与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 )、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 )的尾部排气口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导流板由底部前段导流板(12)和底部后段导流板(11)两部分组成,位于车辆底盘的下方,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部固定于主吸风口(9)上,其前端部与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后端部相连接,前、后导流板的两侧向下均有合适高度的折边,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前端较大,向后则逐渐缩小至主吸风口(9)适当大小。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后段导流板(11)的后端安装有一个网孔状的风压过载调节窗(10)。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阻隔板(13)位于底部导流板下方的左右中心位置,其前端和底部前段导流板(12)的最前端基本平齐,后端收于风压过载调节窗(10)的前端底部阻隔板(13)由转动支架及橡胶板组成,支架前端有拉索控制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强风吹吸式道路清扫装置,包括主风道1,波纹连接管2,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主吸风口9,倒吹风帘装置8,风压过载调节窗10,底部后段导流板11,底部前段导流板12,底部阻隔板13。所述主风道1通过波纹连接管2分别与右侧主吹风装置3、左侧主吹风装置4、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相连;所述右侧阻隔风帘装置5和左侧阻隔风帘装置6分别通过波纹连接管2与倒吹风帘装置8相连。
文档编号E01H1/08GK202767015SQ2012204332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李纪福, 陈恒卫, 王彦伟, 龚永江 申请人:苏州益茂电动客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