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09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属于车辆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每当雨水过后,在泥泞的土路上,经常有一些车辆陷入淤泥中。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离村庄不远的地方,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可以找来胎花较大、抓地能力非常强大的拖拉机将陷入淤泥中的车辆拽出来。但是,如果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就必须麻烦专业人员及专用器械才行,这种情形由于时间及人的忍受能力的限制,常常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很多时候,人们必须能够自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其时,细想一下陷入淤泥中的车辆,所需要的外界辅助并不是太多,有时,只要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石块垫在车轮下,就可能达到自救的目的。怎样让陷入淤泥中的车辆在危急时刻能够自救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发明一种利用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让陷入淤泥中的车辆能够自救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陷入淤泥中的车辆在危急时刻怎样自救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出淤泥窝装置,该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借助嵌入片、双层帆布面、横撑杆和纵撑杆的协助,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让陷入淤泥中的车辆能够自救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包括嵌入片1、封杆缝2、双层帆布面3、长横撑杆5、片后凸6、央纵撑杆16、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组成,嵌入片I为楔形板,前缘厚度为O. 3厘米,后缘厚度为I厘米,嵌入片I的后缘后方向上凸起1-2厘米,形成片后凸6 ;双层帆布面3设置在嵌入片I后部,长3-4米,宽2-3米,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4道封杆缝2将双层帆布面3划分为左区、中区和右区;中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央纵撑杆16 ;双层帆布面3与嵌入片I相对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横撑杆5,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间纵撑杆18,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9个短横撑杆17,相邻短横撑杆17间距相等;所述的左区和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上述方案中,双层帆布面3分上层帆布面13和下层帆布面14,长横撑杆5、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和央纵撑杆16缝制连接在双层帆布面3中。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连接锁扣7,所述的连接锁扣7由锁扣杆大头8、锁扣转轴9、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锁扣杆小头颈12组成,锁扣杆大头8为圆弧形钳状槽体,钳状顶端为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卡入锁扣杆大头8钳状槽体中,锁扣杆大头槽10对应锁扣杆小头11的锁扣杆小头颈12位置,锁扣转轴9穿过锁扣杆小头11且两端固定在锁扣杆大头8上,嵌入片1、长横撑杆5在中间两道封杆缝2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锁扣7,连接锁扣7将嵌入片1、长横撑杆5分为三节。
上述方案中,间纵撑杆18在任意相邻两个短横撑杆17之间设置有连接锁扣7 ;央纵撑杆16上也设置有连接锁扣7,位置与间纵撑杆18上的连接锁扣7位置——对应。上述方案中,短横撑杆17中央有纵撑杆孔15,间纵撑杆18从纵撑杆孔15穿过;央纵撑杆16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上,间纵撑杆18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下。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栓系绳4两根,分别设置在长横撑杆5两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车辆出淤泥窝装置使陷入淤泥中的车辆借助嵌入片、双层帆布面、横撑杆和纵撑杆的协助,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连接锁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过横撑杆中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嵌入片,2.封杆缝,3.双层帆布面,4.栓系绳,5.长横撑杆,6.片后凸,
7.连接锁扣,8.锁扣杆大头,9.锁扣转轴,10.锁扣杆大头槽,11.锁扣杆小头,12.锁扣杆小头颈,13.上层帆布面,14.下层帆布面,15.纵撑杆孔,16.央纵撑杆,17.短横撑杆,18.间纵撑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一种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包括嵌入片1、封杆缝2、双层帆布面3、长横撑杆5、片后凸6、央纵撑杆16、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组成,嵌入片I为楔形板,前缘厚度为O. 3厘米,后缘厚度为I厘米,嵌入片I的后缘后方向上凸起1-2厘米,形成片后凸6 ;双层帆布面3设置在嵌入片I后部,长3-4米,宽2-3米,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4道封杆缝2将双层帆布面3划分为左区、中区和右区;中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央纵撑杆16 ;双层帆布面3与嵌入片I相对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横撑杆5,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间纵撑杆18,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9个短横撑杆17,相邻短横撑杆17间距相等;所述的左区和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嵌入片I是前端宽度为5-10厘米的铝板制成,前缘厚度为O. 3厘米,后缘厚度为I厘米,后缘后方向上凸起1-2厘米,形成片后凸6,使用时,将前缘塞入车轮前下方,片后凸6则为车轮提供一个较大固着点,以便车轮顺利滚向车辆出淤泥窝装置上面;双层帆布面3构成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主体,可以增加车体与淤泥之间的接触面积;嵌入片1、长横撑杆5、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和央纵撑杆16是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骨架。上述方案中,双层帆布面3分上层帆布面13和下层帆布面14,长横撑杆5、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和央纵撑杆16缝制连接在双层帆布面3中。双层帆布面3长3-4米,宽2-3米,分上层帆布面13和下层帆布面14,双层帆布面3之间缝制有长横撑杆5、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和央纵撑杆16,双层帆布面3整体被分成中央部和两侧部三部分,短横撑杆17和间纵撑杆18位于两侧部,央纵撑杆16位于中央部中间。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连接锁扣7,所述的连接锁扣7由锁扣杆大头8、锁扣转轴9、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锁扣杆小头颈12组成,锁扣杆大头8为圆弧形钳状槽体,钳状顶端为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卡入锁扣杆大头8钳状槽体中,锁扣杆大头槽10对应锁扣杆小头11的锁扣杆小头颈12位置,锁扣转轴9穿过锁扣杆小头11且两端固定在锁扣杆大头8上,嵌入片1、长横撑杆5在中间两道封杆缝2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锁扣7,连接锁扣7将嵌入片1、长横撑杆5分为三节。嵌入片I在中间两条封杆缝2下相应处通过连接锁扣7被分成三部分,以便不用时折叠存放。上述方案中,短横撑杆17中央有纵撑杆孔15,间纵撑杆18从纵撑杆孔15穿过;央纵撑杆16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上,间纵撑杆18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下。短横撑杆17由直径为O. 3-0. 5厘米的钢筋制成,长度为O. 5米-1米,中央有直径为O. 11-0. 21厘米的纵撑杆孔15,供由直径为O. 1-0. 2厘米的钢筋制成的间纵撑杆18穿过,两条短横撑杆17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长横撑杆51条,位于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后缘,中间被两个连接锁扣7平均分成三段,每段的长度等同于短横撑杆17的长度;央纵撑杆16位于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正中央,每隔10厘米设置I个连接锁扣7,连接锁扣7的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上;间纵撑杆18每隔10厘米设置I个连接锁扣7,但是连接锁扣7的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下,这种设计可以在双层帆布面3两侧部叠向中央部后,还可以从嵌入片I向长横撑杆5方向卷起,达到折叠的目的;当车辆出淤泥窝装置被撑开后,央纵撑杆16和间纵撑杆18可防止车辆出淤泥窝装置被车轮缠绕而失去摆脱功能。上述方案中,间纵撑杆18在任意相邻两个短横撑杆17之间设置有连接锁扣7 ;央纵撑杆16上也设置有连接锁扣7,位置与间纵撑杆18上的连接锁扣7位置——对应。栓系绳4有2根,分别设置在长横撑杆5两端,由公知的麻绳制成,长度为2-3米,直径为O. 3-0.5厘米,用于栓系折叠后裹成圆柱状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包括嵌入片(I)、封杆缝(2)、双层帆布面(3)、长横撑杆(5)、片后凸(6)、央纵撑杆(16)、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组成,其特征在于:嵌入片(O为楔形板,前缘厚度为0.3厘米,后缘厚度为I厘米,嵌入片(I)的后缘后方向上凸起1-2厘米,形成片后凸(6);双层帆布面(3)设置在嵌入片(I)后部,长3-4米,宽2-3米,沿双层帆布面(3 )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4道封杆缝(2 )将双层帆布面(3 )划分为左区、中区和右区;中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央纵撑杆(16);双层帆布面(3)与嵌入片(I)相对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横撑杆(5),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间纵撑杆(18),左区、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9个短横撑杆(17),相邻短横撑杆(17)间距相等;所述的左区和右区沿双层帆布面(3)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层帆布面(3)分上层帆布面(13)和下层帆布面(14),长横撑杆(5)、短横撑杆(17)、间纵撑杆(18)和央纵撑杆(16)缝制连接在双层帆布面(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锁扣(7),所述的连接锁扣(7)由锁扣杆大头(8)、锁扣转轴(9)、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锁扣杆小头颈(12)组成,锁扣杆大头(8)为圆弧形钳状槽体,钳状顶端为锁扣杆大头槽(10),锁扣杆小头(11)卡入锁扣杆大头(8)钳状槽体中,锁扣杆大头槽(10)对应锁扣杆小头(11)的锁扣杆小头颈(12)位置,锁扣转轴(9)穿过锁扣杆小头(11)且两端固定在锁扣杆大头(8)上,嵌入片(I)、长横撑杆(5)在中间两道封杆缝(2)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锁扣(7),连接锁扣(7 )将嵌入片(I)、长横撑杆(5 )分为三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其特征在于:间纵撑杆(18)在任意相邻两个短横撑杆(17)之间设 置有连接锁扣(7);央纵撑杆(16)上也设置有连接锁扣(7),位置与间纵撑杆(18)上的连接锁扣(7)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其特征在于:短横撑杆(17)中央有纵撑杆孔(15),间纵撑杆(18)从纵撑杆孔(15)穿过;央纵撑杆(16)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上,间纵撑杆(18)的连接锁扣(7)锁扣杆大头槽(10)的槽口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栓系绳(4)两根,分别设置在长横撑杆(5)两端。
全文摘要
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属于车辆附件技术领域,由嵌入片、封杆缝、双层帆布面、栓系绳、横撑杆、片后凸、连接锁扣、锁扣杆大头、锁扣转轴、锁扣杆大头槽、锁扣杆小头、锁扣杆小头颈、上层帆布面、下层帆布面、纵撑杆孔、纵撑杆组成,其特征在于嵌入片是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前端由宽度为5-10厘米的铝板,前缘厚度为0.3厘米,后缘厚度为1厘米,后缘后方有片后凸,使用时,将前缘塞入车轮前下方,片后凸则为车轮提供一个较大固着点,以便车轮顺利滚向车辆出淤泥窝装置上面;双层帆布面可增加车体与淤泥之间的接触面积;横撑杆和纵撑杆,是车辆出淤泥窝装置的骨架。车辆出淤泥窝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E01C9/08GK103074838SQ2013100337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谢桂林, 谢天正, 程波, 谢桂伟 申请人: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