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0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包括桥面现浇层和沥青筒桥面铺装层,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桥面现浇层和所述沥青筒桥面铺装层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多层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防水剂层,多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所述防水剂层之间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防水层中的防水剂涂料可以渗透到桥面现浇层,起到填充和粘结作用,同时采用的防水层中的短纤维增强层加入了符合GB/T18369要求的无碱短纤维,对面层开裂引起的防水层破坏起到很好的防治措施,且提高了防水层在高海拔地区的抗老化、抗破坏能力。
【专利说明】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特殊桥面,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
【背景技术】
[0002]桥面防水层是指为了防止雨水进入桥面,雨水、雪水下水渗入桥体、桥梁,以及其它用水对桥体破坏等而设的材料层。桥梁在公路建设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和地位,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诸如立桥面渗水、铺装层剥落、桥面板破碎等问题,因此桥面防水层的作用非常重要。
[0003]对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部分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以达到-30°以下,夏季因强烈的日照,气温可以达到30°左右,同时昼夜温差非常大,多冻融循环环境,常规的桥面防水层在本地区多容易产生老化、裂纹,影响桥梁混凝土强度及降低桥梁的使用年限。
[0004]纤维增强桥面防水层,能更好的适应青藏地区的环境特点,提高桥面防水层的耐久性,进而增强桥面防水能力,提高桥梁使用年限。近年来随着桥梁防水层在国内受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型防水层在青藏地区也有应用,如青海西宁环湖赛道桥面改造工程中使用的AMP-100 二阶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剂,不过仍多采用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对于防水卷材,多采用粘结的方式与桥面铺装层进行连接,在冷热交替、桥梁顶面车辆来回碾压反复受力经年累月后容易出现卷材与桥面铺装层粘结部分松动、脱离情况,严重时影响其防水功能。对于防水涂料,涂抹干燥完毕后形成膜状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之上做浙青混凝土面层。在青藏地区温差大,冻融交替频繁地区面层容易产生隙缝开裂,进而拉裂破坏防水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包括桥面现浇层和浙青筒桥面铺装层,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桥面现浇层和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多层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防水剂层,多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所述防水剂层之间交错设置。
[0008]具体地,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包括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防水剂层包括第一层防水剂层、第二层防水剂层和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喷涂在所述桥面现浇层上,所述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二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依次喷涂在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上,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上设置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0009]具体地,每一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或每一层所述防水剂层均为400-500g/m2。
[0010]作为优选,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内的短纤维长度小于或等于15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内的短纤维长度为5_15mm。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防水层中的防水剂涂料可以渗透到桥面现浇层,起到填充和粘结作用,同时采用的防水层中的短纤维增强层加入了符合GB/T18369要求的无碱短纤维,对面层开裂引起的防水层破坏起到很好的防治措施,且提高了防水层在高海拔地区的抗老化、抗破坏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0017]图中:1-浙青筒桥面铺装层,2-防水层,3-桥面现浇层,4-防水剂层,5-短纤维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包括桥面现浇层和浙青筒桥面铺装层,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桥面现浇层和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多层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防水剂层,多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所述防水剂层之间交错设置。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包括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防水剂层包括第一层防水剂层、第二层防水剂层和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喷涂在所述桥面现浇层上,所述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二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依次喷涂在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上,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上设置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每一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或每一层所述防水剂层均为400-500g/m2。作为优选,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内的短纤维长度为5-15mm。
[0020]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流程示意图,安装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21]①在进行涂料喷涂施工前应先将桥面水泥混凝土进行铣刨处理,桥面水泥混凝土固化后,在养护期间会溢出一种白色的表面水化物Ca(OH) 2 (即水泥浮浆),这种浮浆成分比较复杂,因为水及水泥外加剂中的部分氯化物也会在震捣过程中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较薄的面层附着在水泥混凝土表面。这层浮浆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产品反映生产碳酸钙,碳酸钙可遇水膨胀。这样一旦做好防水层被车辆碾压后就会形成粉状物,防水层与水泥混凝土就会形成隔离。此面层用水洗、吹风是清除不掉的,必须用机械方法进行强力清除,QM30型拉毛除渣机已在平原地区得到试验及应用,能较好的解决掉上述问题。
[0022]②清除结束后,表面浮尘用WF-2.6型路桥防水层专用强力吹风机鼓风吹除,在吹除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隐蔽处,应吹除干净,以免影响防水层的粘结力。
[0023]③喷涂防水涂料:涂料施工应遵循涂刷均匀、厚薄一致的原则,做到“薄、均、匀”。为避免污染防撞墙,防撞墙约0.3米处用草根刷进行人工涂刷,涂刷完毕后再进行防水层喷涂。每次涂刷间隔时间约2-5小时(根据当时天气状况而定),每遍用料约400-500g/m2,喷涂时应顺风施工,并将没有喷涂均匀的地方用棕刷涂刷均匀。
[0024]④喷洒纤维增强层:应用3WU-3型背负式短纤维喷洒机,喷涂时可以达到“薄、均、匀”的要求,短纤维应按规程要求不得长于5-15mm,要随第一遍、第二遍防水涂料同时喷洒。
[0025]⑤喷涂防水涂料时必须有培训合格的工人进行操作,一般喷嘴应离喷涂面50-60cm进行垂直喷涂,其高度也可根据风向适当调节。
[0026]施工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0027]①基层表面应压实平整,必须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浮浆现象,应符合设计要求。
[0028]②新旧面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和灰尘,以免影响粘结力。
[0029]③防撞墙拆模后,应彻底清除防撞墙和混凝土桥面交接部位的模,钢筋铁丝等杂物。
[0030]④桥面含水率不应大于10%,桥面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时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0031]施工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0032]①用于路桥表面拉毛除渣:QM30型拉毛除渣机;
[0033]②用于路桥表面灰尘吹风清理:WF-2.6型路桥专用强力吹风机;
[0034]③将桥面防水剂均匀喷涂的机械:ZL型无气路用喷涂机;
[0035]④防水剂增强用短纤维喷洒机械:3WU_3型背负式短纤维喷洒机。
[0036]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它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包括桥面现浇层和浙青筒桥面铺装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桥面现浇层和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多层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防水剂层,多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和多层所述防水剂层之间交错设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包括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防水剂层包括第一层防水剂层、第二层防水剂层和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喷涂在所述桥面现浇层上,所述第一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二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二层短纤维增强层、所述第三层防水剂层、所述第三层短纤维增强层和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依次喷涂在所述第一层防水剂层上,所述第四层短纤维增强层上设置所述浙青筒桥面铺装层。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短纤维增强层或每一层所述防水剂层均为400-500g/m2。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内的短纤维长度小于或等于15mm。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的纤维增强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增强层内的短纤维长度为5-15mm。
【文档编号】E01D19/12GK203782565SQ201420129588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范晓明, 李伟, 王金爽, 邓小春 申请人:北京中交通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