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3245发布日期:2018-08-01 00:27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路面的优点是强度高,寿命长。不过,城市道路中大部分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常规的做法是一条道路全线采用同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因为沥青路面具有以下优点:沥青材料可压缩性大,可以缓冲车辆的竖向震动,具有更高的舒适性;不必像水泥路面那样,为了增加抗滑性能,在道路表面刻槽;不必像水泥路面那样,为了提供可供材料伸缩的空间,设置伸缩缝。相比于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虽然使用年限相对较短,但是维修时间短,维修时对交通的干扰较小。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从使用功能来分,大致可以分为行车道和公交停靠站,其中公交停靠站就一直使用沥青路面,并具有早期损坏问题;因为公交停靠站的车辆需要刹车和启动,沥青路面受力不均匀且集中力。具体地,刹车和启动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和拉应力,公交停靠站位置车轮下方的沥青路面在重复较大压力作用下发生竖向向下的变形,累积起来就形成车辙;在较大的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横向裂缝,水由裂缝进入路面结构内部,在行车荷载压力施加和消失的过程中,形成动水压力,将粘附在碎石上的沥青剥离,发生损坏。这就是公交停靠站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形成过程。总体来说,停靠站的早期损坏主要是车辙、推移等变形类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充分利用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的优点,避免早期损坏。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路基上设有一段停车路面和两段混合路面,两段混合路面分别处于停车路面的首尾两端,两混合路面的高度平齐停车路面,两混合路面均包括处于下侧的水泥层和处于上侧的沥青层,停车路面与各水泥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停车路面与各水泥层之间设有连接网,各水泥层靠近停车路面的一侧高于远离停车路面的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水泥层为斜坡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水泥层为阶梯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连接网包括若干平行分布的螺纹钢筋,部分连接网处于停车路面内,部分连接网处于水泥层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停车路面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的停车路面内含有碳粉。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部分连接网处于停车路面的上层和下层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停车路面的长度为400~600cm,两混合路面的长度均大于300cm,各个螺纹钢筋的长度为70cm,各螺纹钢筋的型号为φ25@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把停车路面作为公交车启动和停止的位置,利用了停车路面抗车辙特性和温度稳定性,混合路面作为行车路面,保留了沥青路面高舒适性的优点,改造后的公交停靠路面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行车舒适;连接网可以增加停车路面与混合路面的连接强度,避免两者分离;而水泥层从靠近停车路面的一端逐渐变薄,公交车逐渐驶出公交站时不会因路面结构突然变化而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为一种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包括路基1,路基1上设有一段停车路面2和两段混合路面3,两段混合路面3分别处于停车路面2的首尾两端。两混合路面3的高度平齐停车路面2,确保路面平整。两混合路面3均包括处于下侧的水泥层5和处于上侧的沥青层4,本实施例中,停车路面2和水泥层5的结构和材质相同,均由c30混凝土浇筑成型,为钢筋混凝土。停车路面2和混合路面3的厚度为标准厚度。此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把停车路面2作为公交车启动和停止的位置,利用了停车路面2抗车辙特性和温度稳定性,不会像传统的沥青路面那样容易产生车辙;混合路面3作为行车路面,保留了沥青路面高舒适性的优点,改造后的公交停靠路面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行车舒适。附图1中仅仅画出了单侧的停车路面2和混合路面3,不应理解为对本方案的技术限定。这种组合结构还可以用在车辆载重较大的场合,比如厂矿道路、施工临时便道等。

停车路面2与各水泥层5之间设有连接网6,可以增加停车路面2与混合路面3的连接强度,避免两者分离。各水泥层5靠近停车路面2的一侧高于远离停车路面2的一侧,有两种实施方式,其中一种是水泥层5为斜坡状,另一种是水泥层5为阶梯状,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水泥层5从靠近停车路面2的一端逐渐变薄,公交车逐渐驶出公交站时不会因路面结构突然变化而晃动。

参照图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网6包括若干平行分布的螺纹钢筋,相邻两螺纹钢筋的间距为40cm,部分连接网6处于停车路面2内,部分连接网6处于水泥层5内。

为解决混凝土与沥青颜色不统一的问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停车路面2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的停车路面2内含有碳粉。因为公交车停靠站是道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公交车停靠站使用钢筋混凝土路面后,混凝土的白色和沥青的黑色形成较大的反差,不利于道路景观。在实施上述方案后,碳粉的黑色使得混凝土的颜色变深,可以控制碳粉的比例,直到接近沥青的黑色,最终道路表面的外观具有更好的统一性。通常地,碳粉比例不低于0.4%;而且停车路面2分为上下两层后,在此基础上,还能避免碳粉的过度使用,节约成本。

由于停车路面2分为了上下两层,部分连接网6处于停车路面2的上层和下层之间。通常地,上下两层的厚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停车路面2的长度为400~600cm,两混合路面3的长度均大于300cm,各个螺纹钢筋的长度为70cm,各螺纹钢筋的型号为φ25@40。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停靠站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路基上设有一段停车路面和两段混合路面,两段混合路面分别处于停车路面的首尾两端,两混合路面的高度平齐停车路面,两混合路面均包括水泥层和沥青层,停车路面与各水泥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停车路面与各水泥层之间设有连接网,各水泥层靠近停车路面的一侧高于远离停车路面的一侧。把停车路面作为公交车启动和停止的位置,利用了停车路面抗车辙特性和温度稳定性,混合路面作为行车路面,保留了沥青路面高舒适性的优点,改造后的公交停靠路面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行车舒适。此发明用于道路建设结构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熊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4.04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