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电渗技术处治已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桥头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遭到破坏,从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及人们对公路的总体评价。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深受桥头跳车病害的影响,而且处治效果一般,在处治过后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会发生桥头跳车现象。
在软土地区,桥头跳车现象更为严重。由于软土地区的土质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质土的主要特点是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渗透性小、固结系数小等。如果在桥台与路堤连接处,路堤没有进行有效的压实,则非常容易发生桥头跳车现象。针对桥头跳车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换土法、振动碎石桩法等方法,都不能彻底根治桥头跳车病害,施工复杂,需要的时间长,而且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
因此,目前在道路工程中亟需寻求一种能够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且快速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区的桥头跳车的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电渗技术处治已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方法。
这种利用电渗技术处治已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插设电极棒;在桥台处的隔离带、路肩、路趾和路肩与路趾中间位置引孔插设电极棒,电极棒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并在电路中设置电压表、电流表和开关;隔离带处的电极棒连接较高电压的电源,路肩处的电极棒连接的电源电压比隔离带处低,然后依次降低;
步骤二、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将在路堤外侧的软土路基中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将导电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导电塑料排水板作为阴极;
步骤三、连接真空泵;将真空泵通过排水管连接至导电塑料排水板顶端;
步骤四、电渗排水;关闭开关,连通直流电源,并打开真空泵,使路堤和软土路基中的孔隙水在电渗作用下流向导电塑料排水板,在真空泵的作用下,通过排水管排出软土路基;
步骤五、持续电渗;持续进行电渗,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直至导电塑料排水板没有水排出,软土路基承载力达到要求;
步骤六、修复路面;在车流量稀少的一段时间,在桥头跳车处用柏油、沥青铺平路面,形成桥台处路面找平层,先铺设一半路面,再铺设另一半路面,使车辆能够正常通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的导线为铜芯绝缘导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处治已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整个过程中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通过电渗作用处治桥头跳车,施工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处理软土地区桥头跳车问题,效果显著,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3)本发明中电渗作用能对软土中的孔隙水产生作用,在真空泵的作用下通过导电塑料排水板排出土体,且在电渗作用下在阳极和阴极处形成氢氧化物和胶结物质,提升了软土路基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桥头跳车修复施工示意图;
图2是桥头跳车修复电路布置图;
图3是桥台处路基示意图;
图4是施工完成后桥台处路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极棒;2—导电塑料排水板;3—真空泵;4—排水管;5—路肩;6—路趾;7—直流电源;8—导线;9—路堤;10—路面;11—软土路基;12—桥台;13—面层;14—基层,15—桥台处路面找平层,16—电压表,17—电流表,18—开关,19—护栏,20—隔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利用电渗技术处治已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插设电极棒。在桥台12处隔离带20、路肩5、路趾6和路肩与路趾中间位置引孔插设电极棒1,电极棒1通过导线8与直流电源7正极相连,并在电路中设置电压表16、电流表17和开关18。隔离带20处的电极棒连接较高电压的电源,路肩5处的电极棒连接的电源电压比隔离带20处低,然后依次降低。
(2)、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将在路堤9外侧的软土路基11中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2,将导电塑料排水板2通过导线8与直流电源7负极相连接。导电塑料排水板2作为阴极。
(3)、连接真空泵。将真空泵3通过排水管4连接至导电塑料排水板2顶端。
(4)、电渗排水。关闭开关18,连通直流电源7,并打开真空泵3,使路堤和软土路基中的孔隙水在电渗作用下流向导电塑料排水板3,在真空泵3的作用下,通过排水管4排出软土路基。
(5)、持续电渗。持续进行电渗,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直至导电塑料排水板2没有水排出,软土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
(6)、修复路面。如图4所示,在半夜车流量稀少的一段时间,在桥头跳车处用柏油、沥青铺平路面,形成桥台处路面找平层15,先铺设一半路面,再铺设另一半路面,使车辆能够正常通行。